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华轩)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华南理工大学组织全校师生通过电视直播、网络转播、新闻报道等多种渠道展开学习,并结合各自的学习、工作经历畅谈感想。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说,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备受鼓舞、倍加振奋。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这为华南理工大学进一步全面深化办学综合改革、加快挺进全球百强大学指明了前进方向。将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国家队”作用,持续驱动“双一流”建设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双引擎”,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力,持续做强“三个有组织”,充分利用广州国际校区优质的教育资源,扩大631综合评价招生规模,加快培养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关键领域急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源源不断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硬核支撑广东教育强省和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当好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排头兵,奋力书写“强国建设、华工有为”新篇章!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在现场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全国人大代表、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唐洪武说,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是一个主题鲜明、亮点纷呈,目标清晰、任务明确的报告。 报告明确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为我们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定调把向。要锚定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中找准新方位,在“四链”融合中展现新作为,汇聚一流学科,引育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特别是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把培养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所需人才作为重中之重,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机器人+”行动,加强跨学科人才自主培养,升级国家大学科技园,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做大做强有组织科研,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挑起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大梁,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工新篇章!
全国人大代表、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车文荃说,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聚焦民生福祉、关注发展质量,是过去一年来,国家在国内外多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巨大挑战下,向全国人民提交的一份满意答卷。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前瞻性、系统性、灵活性特色鲜明,特别强调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其中,报告还提到“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等真招实招,向科教领域的工作者传递了强烈信号,鼓舞各类人才潜心钻研。“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和科研一线的高校代表,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信心满满。”她说,接下来,将把这一使命担当融入到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具体工作中,崇尚科学家精神,厚积薄发,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繁荣昌盛贡献一己之力。
收看全国两会开幕后,全国模范教师、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江焕峰说,作为一名从教42年的教育工作者,感触很深,感想很多。过去的一年,国际形势变化万千,全球经济险象环生。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顶住了外部压力,克服了内部困难,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民生保障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排头兵,在诸多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亮眼成绩。他表示,将继续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把立德树人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继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尽力为年轻教师的发展和成长建言献策、搭梯铺路,同时发挥科研专长,致力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