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1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与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研讨会暨《统一发展经济学初论》出版座谈会”在沪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晓霞,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格致出版社社长范蔚文分别致辞。
为中国经济建设实践提供学理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晓霞致辞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王晓霞谈到,《统一发展经济学初论》回应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可以说是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新探索,出版后即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成果发布。倪鹏飞研究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入选“长城学者”计划的知名专家,也是上海研究院的知名学者,长期支持并参与上海研究院的学术研究工作,积极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王晓霞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市各高校、智库、出版机构等深度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的力量。
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格致出版社社长范蔚文致辞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范蔚文认为,《统一发展经济学初论》是一部关于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创新之作,该书从标识性概念、术语,到分析工具、前提假设都有颇多创新,构建“统一”的分析框架更体现了作者的理论自觉和学术追求。这一成果得到了蔡昉、樊纲、刘世锦、周振华等多位专家的积极评价和推荐,也因此列入“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当代经济学文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经济学文库”在丛书主编陈昕先生的运筹帷幄下,始终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进程,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学学科建设,展现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果,培养了几代中国经济学人;进入新时代,格致出版社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学学科的建设,特别是把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作为“当代经济学文库”责无旁贷的新的使命。
《统一发展经济学初论》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倪鹏飞研究员作研究成果介绍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统一发展经济学初论》的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倪鹏飞研究员作研究成果介绍。他表示,基于这些年的研究思考,他从中国当代和中国历史发展的事实出发,并比较了世界历史和世界现代发展的事实,反思和突破了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分析工具、前提假设、分析范式方面的局限性,同时也借鉴了经济学、物理学和心理学的一些思想,使用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即“力量”的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将经济发展的主体、行为、资产等的相互作用内生化,通过力量的形成和作用机理,系统地解释和预测人类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空间、不同资产的总量增长和结构转化,从而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经济增长由慢转快,为什么不同空间的增长有所不同,以及为什么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获得了奇迹般的发展。在术语运用上,也使用了中国一些古典的成语、术语,以此尝试构建发展经济学的中国知识体系。目前这一研究成果还处在“初论”阶段,未来还要进行大量细化、实证等工作。
从国家视角推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原总裁、“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主编陈昕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从“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编辑出版的角度出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原总裁、“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主编陈昕表示,最近十多年,丛书鼓励中国经济学家创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在自主的理论框架内消化和吸收世界上最优秀的理论成果,并把它放到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实践当中,来进行筛选和检验,进而寻找属于中国又面向世界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理论。倪鹏飞研究员的这部著作也是丛书这一目标的体现。他希冀中国经济学家一起努力,百家争鸣,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使中国经济学真正立足于世界经济学之林。
复旦大学文库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谈到,构建自主知识体系须从中国几千年的国家传统、文化、思想、哲学层面来理解。如果说中国古代以来传统的知识界关注的是“道”,今天我们做的则是“术”的研究。古代思想家谈得多的总体上是治国的思想,因此,构建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考虑如何跨越、超越治国思想,到“术”的层面。东亚经济、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成功发展,不是因为市场替代国家能力,而是因为国家能力与市场形成相互帮衬、相互支持的关系。应当结合中国乃至东亚发展的现象,在国家的议题之下找到一些重要的题目,进而发展出自主理论。
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首任院长周振华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首任院长周振华认为,《统一发展经济学初论》这本书把心理学意义上人的行为、人的行为的力量,纳入统一的经济发展的框架,不仅是概念的创新、原理的创新、一般的方法创新,还做到了范式创新。这一研究的潜力是很大的,比如在本体论假设上可更加明确,此外,可以进一步考虑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与结合等问题。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提出,社会科学知识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来源于个人的知识或群体的共识。由于社会发展过程是复杂、多样的,对一种社会的认识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也正是由于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差异性,从研究一种社会获得的知识很难等同于对另一个社会的认识。为此,他针对社会科学自主知识和自主知识体系的界定,提出了一个认识框架。他建议,为建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知识体系,要形成自由的学术研究环境,实现信息的充分性,提供可靠的学术资源保障,建立学者的学术研究共同体,进行开放式的研究。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沈坤荣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沈坤荣认为,《统一发展经济学初论》这本书迈出了很好的一步,提供了一个参照,值得进一步完善。如果能把发展的过程再深入的学理化、逻辑化、形式化,就会更好地实现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作出更大的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殷德生作交流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殷德生表示,《统一发展经济学初论》最大的特点是,从需求的内生增长、供给的内生增长、交互的规模经济出发,把长期的经济发展规律刻画出来了。中国正在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发展,并以“四个全面”为推动“力量”。《统一发展经济学初论》中涉及的力量概念以及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为新时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习近平经济思想学理化、体系化研究做了很好的基础工作。在统一发展经济学的进一步构建中,可更多地纳入结构、科技等内容。
主持人嘉宾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交流发言嘉宾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在出版座谈会的下半部分,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钟宁桦、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教授陈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宋弘、上海财经大学城乡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锦华、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赵红军、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魏婕等专家学者,围绕统一发展经济学理论要回答的问题、应用的场景、理论价值的挖掘、分析框架的充实等展开了探讨,也围绕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交流了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科研处处长郭志法、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姚玲珍、清华大学教授毛其智分别主持会议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