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打造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发展示范带

——第七届长江经济带发展高端论坛在武汉大学举行

2024-12-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明海英)12月7日,第七届长江经济带发展高端论坛在武汉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围绕数字生产力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绿色生产力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新型工业化发展、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与政策变迁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全面提升流域生态安全水平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发林致辞。论坛开幕式和大会报告第一阶段由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吴传清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主任王振认为,优化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布局,要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对口协作机制,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如何促进长江中游创新共同体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从发挥龙头企业在区域创新中的核心作用、理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推动跨地域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合作、设立长江创新基金等方面提出建议。湖北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常贤波认为,要聚焦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久久为功狠抓长江大保护、创新引领绿色低碳转型、协同融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王继源提出,要从高水平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服务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方面持续发力。云南大学教授文传浩建议,依托云南生态优势,全空间、全链条、全领域构建云南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推进全域绿色现代化发展。以民族文化交流为纽带,推进新滇“三交”和“三通”。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李琳以“三个长江”建设为突破口,联动打造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发展示范带,合力打造长江经济带“科创走廊”,合力建设“数字长江”,协同建设“绿色长江”。安徽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胡艳表示,要根据服务业产业功能的不同,分类进行产业政策规划;因地制宜,结合城市群发展特点制定服务业集聚发展策略;注重经济发展水平、明确市场与政府边界及推动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协作。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涂建军认为,要以“适度融合、错位发展”为遵循,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整体韧性;以“分工互补、合理布局”为原则,实现长江中游城市群韧性发展;以“强化核心、拓宽联系”为导向,推进成渝城市群韧性网络的形成;以“互动合作、共建共享”为准则,促进长江经济带韧性提升。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龚勤林表示,要充分考虑各省份发展的差异性,抓好提升生态安全的“着力点”。加强地区之间、省市之间生态保护联动,以区域联动方式推动生态安全格局优化。优化投入机制,构建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提升流域生态安全水平。

  依托统一大市场构建区域创新网络

  大会报告第二阶段由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教授黄永明主持。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陈长江认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生态环境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两手都要硬,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下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抓手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重庆工商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晗建议,政策引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促进产业科技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重视环境保护,推动产业绿色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湖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秦尊文表示,湖北在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量子科技、基因技术、6G、航空航天、氢能与储能领域等前沿创新重点领域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优势,呼吁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协同发力,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力量。湖北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彭智敏表示,湖北具有良好的科教、人才、产业发展与地理优势,省级和市级层面先后出台了多个政策文件,全方位鼓励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领域已初显成效。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白永亮认为,通过扩大市场空间、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区域合作等机制,有助于增强城市创新能力。长江下游地区市场一体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而中上游地区则存在负向溢出效应。

  为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新质生产力,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汪发元认为,可以通过区域一体化、科学分工和区域政策统筹赋能区域融合发展,通过创新生产力、数字生产力、数字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催生绿色高效的生产方式、提高节能减排效率、提升自然和谐水平赋能绿色低碳发展。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赵旭提出“经济导向型”“生态导向型”“科技导向型”“政府导向型”和“全面导向型”等五种实现高效协同治理效果的作用路径。他建议,整合多方协同治理机制,采取多元化政策路径,并因地制宜制定策略,以满足特定治理环境和发展需求。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罗胤晨认为,长江上游流域应从制度、市场、技术、主体、资源、组织、空间多方面协同塑造兼具产业数智化、绿色化和融合化特征的生态产业。将服务国家全局与体现川渝滇黔特色有机融合,协同锚定目标指向,补足产业资源集约利用、结构组织升级、空间分工协作等短板,构建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的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叶云岭说,长江经济带绿色技术转移是推动区域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他针对构建国内国际互联互通的绿色技术转移网络、营造绿色技术创新开放共享企业生态、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湖北经济学院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副院长李浩认为,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是修复生态本底、恢复生态系统韧性的过程,也是生态产品价值增值的过程,能够有效解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外部性问题。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黄磊说,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是全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阵地,承载了巨量经济活动和城镇人口集聚,把脉长江经济带三大核心城市群碳排放规律对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积极稳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杜宇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绿色化转型加速,绿色金融尤其是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污染排放行为的约束作用日益凸显。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邓明亮说,工业绿色发展是工业经济“降碳”“减污”“增长”等多重目标的综合体现,要求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实现工业产出“绿色增长”,工业经济增长和碳排放规模的相对增速是确定工业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的重要因素。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万庆说,根据历史数据检验,长江经济带战略显著推动了沿途区域经济增长,有效缩小了区域经济差距,促进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

  主旨报告环节后,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副主编吕新华同参会人员交流分享期刊相关信息,并就师生关切的问题做了现场解答。闭幕式上,吴传清做总结发言。

  会议由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主办,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承办。来自长江经济带沿线省份的专家学者与会。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