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香樟经济学论坛举行

2024-08-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刘越 通讯员 胡清元)城市群和都市圈作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新发展格局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建立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培育现代化的城市群和都市圈是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必由之路。8月17日,第六期香樟经济学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本期论坛由“香樟经济学术圈”、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津市城市经济学会、“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高校智库联盟”联合主办。论坛以“都市圈与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设“区域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发展”“区域高质量发展”等三组分论坛展开研讨活动,吸引了近百人现场参会。 
  论坛开幕式由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密主持。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维林代表南开大学向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开幕式上,来自《社会科学辑刊》《城市问题》《南开经济研究》的三位期刊编辑部主任田华、刘嫒君、王乃合分别对期刊的风格特点和未来重点议题进行了介绍。 
  在分论坛论文报告环节,来自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北京物资学院的青年学者分别进行了论文汇报和学术讨论。 
  关注区域绿色发展的实践路径 
  都市圈与城市群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地区,促进区域和城市群绿色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环节。绿色金融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细胞”,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关键行动者,受到绿色金融的直接影响。汇报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本科生郭嘉芸在《主动求变还是压力使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的文章中提出,利用三重差分模型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污染企业的绿色转型。汇报人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凯玥聚焦《绿色信贷政策与企业适度金融化》,以绿色信贷贴息政策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发现绿色信贷贴息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适度金融化;绿色信贷贴息政策对企业适度金融化的促进效应降低了企业金融资源错配与财务风险,并提高了企业创新投资。 
  政府环保政策预期引导和实际规制的配套实施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绿色发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王韧以《环境治理“言行”与区域绿色发展:城市群的异质性诊断》为主题,聚焦环境保护政策不同模式的影响机制及异质性,发现地方环保政策的“言”与“行”对区域绿色发展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促进区域绿色发展,需要同时关注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言”与“行”,推动预期引导和实际规制的配套。 
  城乡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汇报人北京物资学院硕士研究生李兴元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了吗?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为主题,重点关注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指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够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地区创新水平提升有效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 
  探索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发展 
  都市圈和城市群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主阵地,数字经济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对于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不可或缺的战略意义。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绿色增长动能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和重要支撑。汇报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乔钰容以《中国数实融合的时空分异及对城市绿色发展福利的影响》为主题,指出数实融合对提升城市绿色发展福利水平具有显著作用,且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随着政府数字治理变革的蓬勃兴起,基于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外的数字空间开辟,产生了数实融合的治理新情景。汇报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黄旭以《数字治理能否激发城市数字创新活力?基于要素跨区流动的视角》为主题,以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发现数字治理变革显著激发了城市数字创新活力,且数字治理的创新激励效果与数据要素化措施存在协同效应。 
  城市群和都市圈创新驱动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和韧性。汇报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毛乙合以《开发区政策、专利质量与创新绩效——基于开发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为主题,以位置识别作为开发区企业判定方式,从专利一般性指数、原创性指数以及专利被引排名指标三个方面衡量专利质量,发现开发区设立促进区内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了约7.8%,促进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了约15.6%,同时开发区政策对于企业专利的一般性指数与原创性指数分别有0.085和0.08的促进作用。汇报人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李一杰以《跨越历史的知识溢出:156工程对企业创新的长期影响》为主题,讨论了156工程对于创新的长期影响,指出156工程对于当前本土企业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对于国有企业创新的增量提质均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民营企业创新的长期积极影响主要在于质量提升。 
  加快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关键作用。城市与城市群借助资源集聚与制度建设,充分挖掘城市创新潜能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抓手。汇报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谭熙以《区域技术溢出的文化壁垒——基于方言视角》为主题,指出文化壁垒会阻碍区域双边经济来往,导致基础溢出效应低下,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城市间方言距离每增大一个标准差所导致的技术溢出效应损失,约为最大溢出效应的34%。 
  苏州大学商学院讲师蔡思远等以"Nothing Comes for Free: Place-based Tax Incentives and Firm Informal Tax Surge"为主题,考察了地方政府的税收激励对企业不同类型成本负担的影响,指出当企业以广义边际扩大投资并受益于地方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时,企业所得税的正式税负减少,而非正式税负增加。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外贸业态,是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助推器。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何丰等以《跨境电商综试区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为主题,指出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设立能够提高企业供应链的韧性。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通过提高教育投入增强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促进效应,珠三角城市群通过提高政府支出增强政策影响效应。 
  城市群的本质是要素在超越单个城市的城市体系内的集聚与空间配置。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群空间分工格局,是促进其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关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王媛玉以《虚拟与地理双重集聚视角下的城市功能专业化与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研究》为主题,基于产业链环节集聚形态与城市比较优势精准匹配的研究视角,发现城市群内虚拟集聚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具有更高的服务功能专业化水平,地理集聚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具有更高的生产功能专业化水平。 
  本期香樟经济学论坛基于我国在都市圈和城市群高质量发展领域的具体实践经验,秉承朴实、严谨的学术风格,立足学术前沿,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国内专家学者特别是青年师生提供了思想碰撞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进一步推动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科的学术研究,加强区域经济学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专业化的学术平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