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陈雅静)12月16日,第三届中国环境经济学论坛(2023)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成功召开。此次论坛主题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碳中和研究中心协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和在校学生参加会议,与会专家围绕如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发展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展开深入讨论。
开幕式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赵家章主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明确要求“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本次论坛恰逢其时,与会学者从碳排放核算、碳排放权交易、环境经济政策评估、环境会计、资源与环境税、资源与环境立法等多个方面入手,深入研究我国环境经济问题,旨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王文举在致辞中表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以绿色发展回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让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融入发展全域的深层次变革。长期以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从碳排放核算、碳排放权交易、环境经济政策评估、ESG、环境会计、资源与环境税、资源与环境立法等多个方面入手,长期深耕于双碳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相关研究,服务国家和北京市高质量发展需求。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巴黎协定》确定了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并争取控制在1.5℃之内的目标,而《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而不是2℃或更高的温度,可以避免一系列气候变化影响。因此,应识别全球实现2℃和1.5℃温升控制的碳排放轨迹,以2℃温控为底线、以1.5℃温控为目标确定我国合理的碳中和排放轨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范英从成本公平性原则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异化协调碳价机制,用这种机制来分配各国的减排责任,在实现相同的全球减排目标的情况下,这种方案相比于恒定比例方案或统一碳价方案能够更有效地减少竞争力扭曲、保持各地区之间的相对竞争力、促进地区间公平。
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数字技术是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新的力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用户与市场研究所所长林琳表示,物联网、AI大数据、5G等新技术在整个节能减排双碳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移动也为实现双碳目标构建了一个“三能六绿”的模式,“三能”包括节能、洁能、赋能,“六绿”包括绿色网络、绿色用能、绿色供应链、绿色办公、绿色赋能、绿色文化。而刚刚过去的亚运会就是采用分布式的新能源调整,通过典型的5G赋能从而实现社会减碳。
在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王兆华看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对保障国际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在循环经济和碳中和耦合融合的过程中还面临很多理论困境,资源—环境—经济协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体系还不是很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机制有待进一步拓展。因此,未来循环经济需要着力发展四个方面,一是完善重点循环经济制度,二是加强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三是建立循环经济的碳减排核算方法,四是强化科技创新及应用转化。
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体现了大国担当,而企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点。王兆华也强调,环保产业、资源循环产业、再制造产业、逆向物流等企业的一些资源类循环利用都会大大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减少对于环境的依赖。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杜雯翠研究发现,不同规模企业达到最高减排效率时的规制强度是不一致的,通过政策调整,针对不同规模企业制定不同档位税率,才能实现经济整体的最高减排率。
发挥环境经济学学者力量
下午平行论坛在11个分会场同时进行。分论坛涉及“气候变化与绿色金融”“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绿色创新”“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环境经济政策的效果评估”“企业环境绩效”“绿色金融与绿色转型”“污染防治的成本与效应”“碳排放与碳交易”“环境规制的效应评估”共11个主题,70位作者汇报入选论文,互相点评、深入交流,开展激烈的思想碰撞。
闭幕式由杜雯翠主持。“中国环境经济学论坛”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与管理世界杂志社共同创办的一个学术交流平台。论坛服务于国家和首都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旨在为中国环境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起高水平、高规格的学术交流平台,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三届。近年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整合多个学科方向的优势资源,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特色研究方向之一。2020年,“低碳与环境经济学”研究团队入选校级青年学术创新团队,2021年,组建成立“碳中和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在碳排放权交易、碳排放核算、环境经济政策的效果评估等可持续发展相关领域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形成了优势特色。
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