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10月31日,第五届城市治理学术研讨会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举行,会议主题为“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曾峻教授致辞。开幕式和主旨演讲环节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李猛教授主持。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深刻把握超大城市治理和发展规律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曾峻教授作学术致辞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城市已经成为中国人口的主要承载区、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曾峻表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本次研讨会主题与这个目标高度契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作为中国特大城市的专家学者,肩负着重要学术使命和时代责任,要深入扎根超大城市实践,深刻把握超大城市治理和发展规律,把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纳入研究视野。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城市工作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上海市委党校要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把“城市治理学术研讨会”打造成为城市治理研究的重要平台,把上海市委党校打造成城市治理研究的重要阵地,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构筑新时代城市工作的系统化理论框架

主旨发言专家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郁建兴作题为“数字治理的无尽前沿”的主旨演讲。数字技术推动了公共管理范式的革命,需要将技术向善的共识转化为制度向善的行动。要建立与数字时代相匹配的治理模式,不仅要用技术治理,还要对技术开展治理。不断探寻与技术的共赢共治之路,从单一中心到多元多维主体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实践。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作题为“城市更新与上海建设人民城市”的主旨演讲。他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了上海城市发展的进程,认为人民城市建设要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发展多元共治机制,以人民福祉为目标,开展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从增量发展转向提质增效。上海应当明确自身定位,抓住发展机遇,合理规划发展进程,在城市更新中融入上海文脉,实现居住空间升级优化。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吴建南作题为“构建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理论:基于城市工作会议的思考”的主旨演讲。他比较了历次城市工作会议的要点,深入系统阐述了人民城市理念,认为城市治理的顶层设计发生了重要转变,目标体系不断完善、实践路径不断丰富、理论进一步升级,形成了中国城市治理的现代化范式,构筑了新时代城市工作的系统化理论框架。

圆桌论坛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本次论坛还围绕“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设置了两场圆桌论坛,圆桌论坛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董幼鸿教授主持。

平行分论坛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党校副校长张武君主持主论坛会议总结,董幼鸿做大会总结。会议还设立了聚焦“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着力推进以城市更新为抓手的宜居韧性城市建设”“着力培育富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三个平行分论坛。
会议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主办,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和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党校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