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非产业合作与跨境电商发展论坛在浙师大举行

2025-11-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117日下午,2025中非产业合作与跨境电商发展论坛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以数字赋能与电商迭代下的中非产业合作新模式为主题。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林一钢,金华市政协副主席祝伦根,中铁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张文锦,博茨瓦纳议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主席卡特彼勒·希库阿马出席开幕式。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院长陈宇峰主持开幕式。 

  林一钢强调,在全球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深化中非合作是时代的重要使命,产业合作与跨境电商已成为连接中非市场、促进包容性增长的关键桥梁。浙江作为数字经济高地,为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浙江师范大学依托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等平台,持续为中非合作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持,连续九年发布中非产能合作系列报告,牵头研制了国内首个中非贸易综合月度指数——中非贸易指数。浙师大愿进一步发挥桥梁作用,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祝伦根指出,非洲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热土,与金华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可期,在市场与产品、需求与技术上互补。金华市要持续优化对非合作政策环境,为企业搭建更便捷的服务平台。深化政策创新,简化对非贸易通关流程,建立跨境电商合作机制,推动标准互认、监管互信,组织企业参加非洲展会,推动更多金华企业走进非洲、更多非洲客商走进金华。 

  张文锦指出,当前全球数字浪潮方兴未艾,中非合作正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与货物贸易,迈向数字基建、产业协同与平台共建的新阶段。本次论坛的主题契合时代发展需求,意义深远。中铁建作为最早进入非洲的中国企业之一,长期深度参与非洲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见证了中非合作的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正推动合作从硬联通迈向智联通,为非洲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中铁建将以本次论坛为新起点,继续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助力中非产业合作向更高质量、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发展,共同谱写中非合作共赢新篇章。 

  卡特比勒·希库阿马表示,博茨瓦纳作为非洲的发展中国家,高度认同并支持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深化产业协作与数字贸易合作。近年来,博茨瓦纳电子商务稳步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多元化与民生改善的新力量,通信基础设施完善让更多民众用手机参与线上交易,为电商成长筑牢根基;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中非合作迎来战略机遇期,中国领先的跨境电商生态与大市场,是博茨瓦纳特色产品出海的重要依托。期待博茨瓦纳与中国拓展电商合作空间,支持非洲电商展示平台在中国发展,加强产业链对接与基建互联互通,共同提升贸易便利化与标准化水平。 

  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中非经贸产教协同育人共同体成立暨签约仪式。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联合34家涉非企业、商会、金融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开展中非经贸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及合作研究。 

  本次论坛还发布了浙师大中非经贸研究团队最新成果《中非产能合作发展报告(2024—2025)》,并升级迭代含发展、预测、风险三大指数的中非贸易(金华)指数体系。 

  中铁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非洲联盟工程院外籍院士张文锦指出,中非合作已迈向产业协同新阶段,跨境电商是关键引擎,中非市场在消费需求与供应链上高度互补。中铁建发展集团通过 精准选品 + 本地化调研”“物流 + 支付闭环”“本土化运营三位一体策略深耕市场,未来集团将推动产业协同与数字赋能,呼吁同行共促合作。 

  企业圆桌对话环节,经管学院经济学系系主任李一鸣等就数贸生态与中非产业合作新机遇展开深度探讨,围绕数字化对中小企业、医疗产业的影响及人才培养作进一步讨论,共同探索中非产业融合与数字贸易发展新路径。 

  最后,浙师大经管学院副院长郑小碧作闭幕总结时说,本次论坛聚焦基建融合、数智经济、跨境电商及产教协同等前沿议题,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与中非经贸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论坛的举办为中非双方携手推进公正合理、开放共赢、以人为本、多元包容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益思路与坚实的智力支持。 

  (主办方/供稿) 

【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