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共话工商管理学科新发展

2025-10-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段丹洁)1023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工商管理学科发展大会暨商学院75周年院庆系列活动,聚焦“传承与创新:最懂中国管理 贡献全球智慧”,总结回顾学校工商管理学科发展历程,推动构建中国管理学派。期间,第五届国际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委员聘任仪式举行。 

  加快建构管理理论“中国范式”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于建校之初“八大系”的商学院,历经75载发展成为新中国工商管理学科开拓者、奠基者、引领者。当前,“两个大局”交织激荡,为大学提出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历史之问、人类之问、未来之问,希望委员会和各位委员以全局视野把脉方向、以长远思维谋划未来、以无私奉献助力育人、以宝贵经验推动发展,立足中国实践、放眼人类未来,在建构管理理论“中国范式”中挖掘理论深度;搭建开放平台,在推动文明“全球对话”中拓展合作空间;贡献育人智慧,在培养引领未来的“商业英才”中传递人文温度,与学校、学院携手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支晓强宣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关于聘任第五届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的决定》。来自意大利、日本、西班牙、德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学界的权威学者,国内外优秀企业家及知名校友29人受聘成为本届顾问委员会委员。 

  与会人员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商学院的目标与路径”“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管理的故事”“AI时代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商学院数字化转型”“交叉学科建设与有组织科研的开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科研实验设施建设”五大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以工商管理学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75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与时代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开启了中国工商管理教育之先河、铸就了“最懂中国管理”的卓越品牌,积极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大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呼唤着思想与体系的重塑,希望商学院和各位校友紧跟时代大势、坚持守正创新,在科学研究上追求“顶天立地”的格局与“融通中外”的智慧,在立德树人上践行“开放创新”的精神与“知行合一”的担当,在服务实践上彰显“紧跟战略”的自觉与“引领时代”的视野,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奋力谱写“成为最懂中国管理的世界一流商学院”新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校长威勒特·普里瓦特(Wilert Puriwat)作为海外高校代表发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朱方伟、南京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作为国内高校代表发言。大家表示,进一步与人大商学院深化交流与合作,应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挑战,共同肩负工商管理学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使命与担当。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易靖韬从“红色传承、学科卓越、立德树人、文明互鉴、达善社会、未来布局”六个方面全面总结和展示了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发展成就和学院办学成绩。他表示,学院将积极拥抱数智时代变革,坚持扎根中国大地,深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以建构数字原生商学院生态系统重塑学院和学科建设,创新提出未来工商管理学科布局的“钻石模型”,引领全球商科人才培养创新,为世界贡献中国管理智慧,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奋力书写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的新篇章。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成果发布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系教授杨杜发布“矛盾管理学”系列研究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教授戴德明发布“会计管理活动论”系列研究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贸易经济系教授王晓东发布“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中国化”系列研究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市场营销系教授张泽林发布“中国人民大学品牌评价体系(人大标准)”。   

【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