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指明了城市更新行动的目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而宜居、韧性、智慧正是生态文明城市的核心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以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为导向,建设新时代美丽城市。美丽城市是“美丽系列”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构成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生态篇”。城市既是产业和人口集中的发展高地,更是能耗和碳排放“大户”,美丽城市建设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 (原文阅读)
随着全世界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的加深,全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也逐步向绿色化转型,强调打造城市绿色空间,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节能减排水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国积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打好生态牌。自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已经完成了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实现良好开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新时代推进绿色化基础设施发展指明了方向。 (原文阅读)
数字孪生城市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全新技术路径,也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存在数据支撑不足、技术创新不够、应用程度较低、尚未形成数字孪生城市生态圈等诸多问题,导致总体建设成效极为有限。为此,需要从全面提升数据支撑能力、努力提高数字孪生技术水平、着力推进数字孪生城市深度应用、逐步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生态圈等方面入手,形成多措并举、协同推进的建设格局,逐步提高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水平。 (原文阅读)
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世界足球(蹴鞠)起源地。作为山东区域性的中心城市、现代工业城市和重要的石油化工及陶瓷产业基地,常住人口不到500万且特色优势并非特别明显,通过新时代市井文化的营建,充分挖掘在地性烧烤资源,一场久违的“人间烟火”让淄博频频“出圈”,被誉为“淄博模式”。“淄博模式”在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的同时,其背后井然有序、快速响应、既有温情又有力量的城市治理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原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