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评价

2025-09-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政府投资基金是促进高质量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金融工具。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优化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改革完善基金考核、容错免责机制,健全绩效评价制度。

  一、创新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的导向

  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政府投资基金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新时代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创新涉及基础型、应用型和“卡脖子”型三类。对焦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发布的重点科技创新领域,分类评价政府投资基金促进科技创新效果,发挥基金引导撬动作用,聚合社会资金精准投向未来产业创新生态体系中的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引领科技创新的标志性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

  聚焦新质生产力,推动政府投资基金壮大耐心资本。耐心资本是新时代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聚焦长期性、稳定性、价值投资等维度,重点评价政府投资基金对壮大耐心资本的促进效果,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成为耐心资本,向具有长期增长潜力和创新能力的光电芯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硬科技”和未来产业领域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推动资本市场形成长期投资理念,发展壮大耐心资本,加速新质生产力成长。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政府投资基金促进实体经济数智化。实体经济数智化发展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新的关键途径。从智能化生产、供应链协同、智慧物流、数字营销、全渠道运营、智能管理决策等环节剖析实体经济数智化转型的表现,瞄准5G技术、大数据、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关键领域,设置考察政府投资基金推动实体经济数智化转型发展效果的评价指标。

  二、创新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的指标

  区分基础型、应用型、“卡脖子”型,设置基金促进科技创新绩效指标。基础型科技创新:投向研发类企业和科研单位的次数和金额及其占比;被投企业和科研单位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及其引用率;配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重要项目支持的数量、金额及其占比;被投企业的研发投入、培育专业技能人员数量及其占比等。应用型科技创新:被投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专利被引用次数、专利成果转化价值及其增长率;被投企业新产品数量、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及其增长率等。“卡脖子”型科技创新:投资芯片制造、工业软件、数控机床、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的次数和金额占比,“卡脖子”技术重大突破情况,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进口依赖程度等等。

  重视长期投资和容错免责,设置基金支持耐心资本绩效指标。减少“基金年度投资回报率”等短期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和占比,增加“投资于初创企业、中小企业的次数和金额、基金投资周期内整体投资收益率、关键领域投资时长”等指标,提高“投早投小”的亏损允许率,激励基金做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投资决策,激励政府投资基金着重于初创期和中小科技型企业,着眼公共政策和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规避短期化、商业化目标,发展壮大耐心资本和长期投资。

  突出社会效应和持续发展,设置基金支持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绩效指标。设计“企业就业人数增长率、企业ESG表现、企业声誉、企业行业影响力提升、媒体关注度、企业获得表彰和奖励情况”等指标,强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考察政府投资基金发挥的社会效应和持续发展效果。设计“投资于地区重点支持产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的金额、产业链‘链主’企业支持力度、目标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增加值”等指标,促进地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专注共性和特性,设置通用标准化和特色差异化绩效指标。基于政府投资基金的共性,设置通用标准化绩效指标。针对政府投资基金的类别及特点,设计特色差异化绩效指标。例如,产业引导类政府投资基金,突出衡量基金对地区产业的引导功能和放大效果等绩效,设计“投资重点产业比重、目标产业放大倍数”等指标;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突出基金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的促进效果,以及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作用,设计“创新创业投资占比、本地企业增长情况、初创企业成活率”等指标。

  三、创新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的举措

  制定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评价清单制度。对焦政府投资基金设立文件规定的价值导向、投资范围和运作规范,不仅制定政府投资基金投资运作的负面清单,而且拟定体现科技创新、耐心资本、实体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等相关重点领域和企业的正面清单,定期发布,推动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的新导向和新指标落实落地,确保基金投资活动符合国家政策目标和风险控制要求。

  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评价指南指引。由财政部门牵头,联合发改、经信、科技、金融等部门,完善本级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各环节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操作指引,包括绩效评价前的准备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绩效评价资料清单目录、绩效评价指标的统计口径和指标计算方法、绩效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应用、绩效评价问题的反馈和披露等,为基金的绩效评价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框架。

  健全政府投资基金绩效信息披露机制。上级财政部门负责主导下级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结果审核和信息披露。锚定政府投资基金的新导向和新指标,健全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的信息收集,包括财务数据、行业数据与标准、政策文件等,确保绩效评价新指标所需原始数据和资料全面、准确。利用区块链、智能算法等技术,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系统,实现基金绩效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动态追踪,提高信息处理和分析效率。智能化自动反馈、报送、报备、审核基金绩效评价结果,在指定平台(如政府网站),定期披露基金绩效,接受社会监督。

  (李耀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徐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