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质量发展 活力在企业

2024-08-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湖南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日照港……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的每一站考察几乎都有一家企业,正迸发着创新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企业是市场需求的温度计。需求是企业创新的原动力。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方向是先和新,先要以人民为先,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向往为先;新要以生产力的前进方向为新,要以人民群众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方向为新。因此,企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先导,提升研发水平,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和现实产品的转化,实现以市场为创新的方向。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是最具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的创新主体。截至2023年末,我国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798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606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376家。这些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家底”。高质量发展,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更以传统产业为基点。科技创新既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速发展,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传统产业企业加快技术革新、加速发展转型,搭乘新质生产力“高速列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是对企业既有科技创新的肯定,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企业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践行者。全要素生产率是指投入生产系统中的所有要素的综合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发展效率的标志,更是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象征。企业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生产过程,在不同科技水平的推动下,生产效率表现出巨大差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从粗放型增长向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集约型增长的重要特征。智能化、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武装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突出了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生产的推动作用。企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要在技术进步中,优化和创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组合,激发巨大生产潜力。

  企业是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源,要求政府用好“看得见的手”,全方位助力企业创新。一是用好税收政策,为企业创新减负。绿色节能、智转数改领域的税收优惠力度是企业轻装上阵的底气。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科技成果转化税收减免等政策是企业创新的底气。二是用好金融政策,为企业创新助力。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低成本信贷支持、尤其是支持长周期科技研发,科技与金融相互赋能,才能实现新质生产力的跃升。三是用好产业政策,为企业创新指向。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解决中小企业和传统企业“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的问题,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四是用好教育政策、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为企业创新提速。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企业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才能一体化实现,真正为企业创新提质增效。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源泉。创新是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加速器,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时不我待。“看准了就抓紧干”。走出实验室、走出科研所的创新成果,搭乘企业的东风,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全面深化改革,通过集中解决制度性问题,大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才能实现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跨越式提升。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升研究”(19BKS134)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