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正在有效落实。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好“县域经济”这一重要“蓄水池”,成为推进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的重要着力点。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具有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依托的区域经济特征,是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接口桥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蓄水池”。据《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843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38602个,数量庞大、辐射广泛的县域基础为县域经济预留了广阔发展空间。对比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县域经济的“蓄水池”作用发挥还不尽如人意。比如,虽然多数县域经济中都有相关产业支撑,但县域产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落后、产业层次较低、竞争力较弱等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县域产业综合承载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资源盘活、要素汇聚、人才吸引等问题也亟待完善。这就要求各县域在统筹县域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基础之上多措并举,进一步深挖县域经济发展增长点,蓄好“县域经济”的发展活水。
以“统”蓄志,统筹县域发展全局。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是全域一盘棋,这就要求构筑县域经济发展协同高度,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县域经济发展设计规划、统筹协调、政策保障全过程;打造县域经济发展专业精度,立足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产业条件、气候条件,不断挖掘县域在历史、地理、资源、建筑、民俗、饮食、技艺等方面的潜在动能,打造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个性县域经济;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同频进度,统筹县、乡(镇)、村在商贸流通网络建设、消费基础设施补充、教育资源供给、医疗卫生体系完善等工作的一体化进程;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统筹力度,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潜力和环境承载能力、公共资源配置和常住人口规模、市场调节和行政干预、引进现代生产要素与改造县域传统农业之间的关系。
以“业”蓄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培育县域经济活力的关键基础。当前,应在明确县域产业适配方向基础上,坚持“培育本地专业产业+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双管齐下,既要围绕本县域先进制造、农业生产、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优势培育县域本土产业,也要承接大城市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过度集中的公共服务等产业的疏解转移;实现“发挥传统农产品加工业优势+培育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优势”双轮驱动,在发挥农产品主产区县域原有优势基础上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农资供应、技术集成、仓储物流、农产品营销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县—乡(镇)—村”三级产业平台,实现县—乡(镇)—村产业功能衔接互补,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发挥县城的产业中心集聚作用;促进乡(镇)产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发挥乡(镇)连接县城、服务乡村的产业纽带连接作用;促进乡村公共服务提级扩能,发挥乡村对县城和乡镇产业的基础支撑作用,增强县域内产业综合承载能力。
以“才”蓄能,激发县域青年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献。”县域青年熟悉县情、乡情、村情,是县域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激发县域青年活力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引擎。县域经济发展涉及多个方面,要求挖掘懂农业的“县域青农”,发挥其在农业生产技术掌握、农业知识储备等方面的优势,塑造县域农业生产的“带头人”;挖掘懂技艺“县域青匠”,以能工巧匠传帮带助力培养高素质的县域技能人才队伍;打造懂管理的“县域青雁”,实施县域青年“领头雁”培养计划,形成“头雁竞飞、雁阵相随”的雁群效应;用好懂销售的“县域青主播”,为县域特产销售、文化传播、旅游推广等工作积累蓄力。在此基础上,县域外青年人才的“引育留用”也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一环。理顺“县城—乡(镇)—农村”引才架构,营造爱才、敬才、励才、助才环境,确保创业担保贷款、就业见习补贴、创业扶持政策落地落实,促进县域外人才向县城、乡镇和农村聚集,形成存量、增量、质量协调推进供给的县域人才格局,是当前发展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基本科研项目“数字时代辽宁省网络舆情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创新研究”(JYTQN2023227)成果】
(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