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2024-06-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到2035年“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突显出中国特色的精神实质,打破了西方由资本主导的城镇化发展局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丰富和发展了城镇化理论,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人类城市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进步性。 

  所谓城镇化,是人口向城镇集聚、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过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历史唯物主义视角,遵循“人—实践—历史”相联系的内在逻辑,深刻阐述了城市发展的演变逻辑,认为“现实的人”是城市存在的基本前提,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社会分工是城市的起源,资本是城镇化的加速剂,城乡关系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关系。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物的城镇化是由人的城镇化引起的,需要为人的城镇化服务。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立足不同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遵循社会分工下的城镇化演变规律,聚焦解决城镇化中“现实的人”的发展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迈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立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调“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达成“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共识,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价值遵循。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城乡发展的新理念,将“人”而不是“物”作为发展和关注主体,“把城乡居民是否满意、人民福祉是否改善、发展成果是否共享作为衡量城镇化质量的基本标准”;同时,不仅关注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张,更关注城镇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完善了城镇化的顶层设计,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目前,我国城镇化空间布局持续优化,都市圈培育有序开展,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的同城化水平持续提高。截至2023年,城镇常住人口跃升至约9.33亿人,城镇化率达到66.16%,城乡居民收入比也降至2.25;19个城市群和都市圈以25%的土地承载了83%的人口,贡献了88%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有待提高,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破除,大中小城市发展仍不协调,城市基础设施仍存在短板弱项,城市治理体系与能力亟待完善与提升。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内在要求,也是以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城镇化的领导,核心在于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关键在于破解城镇化建设中的难点、堵点和淤点。 

  第一,要进一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关键在于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的问题。一是让转移人口“进得来”,增强“归属感”。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全面或有序放开除特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同时,完善全国公开统一的户籍管理服务平台,提升落户程序的便捷化。二是让转移人口“留得住”,增强“价值感”。要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劳动技能素质,优化政府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机制,通过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三是让转移人口“过得好”,增强“尊严感”。在依法保障进城农民的农村“三权”的同时,全面推动常住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在教育、就业、医保和住房等方面完善相应配套政策。 

  第二,加快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大中小城市发展格局的协调与否直接关系城镇化发展全局,亟需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构建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一是要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按照“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总体布局要求,立足城市资源禀赋、发展定位与方向,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二是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破除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三是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顺应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第三,加快转变城市的发展动力与方式。城市作为城镇化、现代化的“火车头”,是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空间载体,既要依靠改革、科技、文化“三轮”驱动,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也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一方面,以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加快城乡空间规划体系与体制机制改革;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以筑牢实体经济为落脚点,加快建设城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安全灵敏、运行高效的韧性与智慧城市;还要以文化塑造为着力点,立足地域特色、紧跟时代要求,推动城市文化形态现代化。另一方面,要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第四,推进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城市治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城市生命力、竞争力,也关系居民生活质量。要树立系统思维,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激发政府、社会、市民参与积极性,大力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一是以城市科学规划为引领,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规划和管控。二是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统筹城市功能区建设与布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进一步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三是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切入点,推动资源、管理、服务向基层下沉,积极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四是激发政府、社会、市民参与积极性,让政府、市场、市民三方之手形成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让城市秩序更井然,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第五,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城镇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要统筹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不能以农业萎缩、乡村凋敝为代价。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要把县域发展作为重要切入点,以新型城镇化为牵引力量,以乡村全面振兴为关键支撑,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一是要健全城乡统一要素市场,破除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制度壁垒,因地制宜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通过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二是要统筹县域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城镇开放、村落保护等空间布局,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服务能力和治理能力。三是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健全乡村衔接的养老服务网络,发展乡村互助式养老服务等。 

  (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