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经济实现了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跨越,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从发展方式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意味经济增长方式将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创新。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再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以及土地等传统要素驱动,而是转向以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型创新要素驱动,创新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从发展目标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将以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加安全为目标。在此原则下,首先,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更加关注人民生活质量、社会公平。其次,落后产能和技术将会被逐步淘汰,绿色新兴产业、资源再生产品生产技术得到发展,逐步形成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最后,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摆脱重大科技等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建设形成现代化的产业经济体系。
从发展的最终结果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收入分配制度更加公平,区域、城乡间的公共资源实现均等化,经济发展成果可以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并且能够高质量地服务社会与人民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此外,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立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结合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和特征,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第一,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将传统要素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创新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此,首先,我国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优化和调整科研经费投入结构,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其次,我国应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再次,我国应加快在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并形成新的动能。最后,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我国应加强对5G基站、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培养数字经济人才,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变。
第二,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摒弃以往那种以牺牲环境和子孙后代福祉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将绿色、低碳、环保与可持续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通过产业、财政、金融等组合政策推动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绿色新兴产业,促进资源再生产品生产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绿色消费品生产技术的提高;另一方面,要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发展,促进全产业链条低碳脱碳,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空间格局、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第三,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以经济安全为前提。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矛盾源于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要产业、重大科技等重要领域潜在的产业链、供应链断裂风险,这可能会造成“卡脖子”问题,同时经济“脱实向虚”现象引发的流动性风险也不可忽视。为了实现重要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安全可控,一方面,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技术支撑,推进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升级,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区域协调和分工合作,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强链补链”行动,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连续性。为降低流动性风险,我们要加快金融和税制改革,降低杠杆率,引导资金回流实体经济,防止经济“脱实向虚”,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安全的发展。
第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实现这一目标,一要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强再分配政策的调节力度,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二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推进区域、城乡间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特别是要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22ZDA049)的阶段性成果】
(汪伟,上海财经大学城乡消费与人口中心主任,讲席教授;崔亚东,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审核:李建军
编辑: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