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概念——未来产业空间
产业空间是城市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当前转型升级业已由城市发展的普适倡议转变为城市进阶的核心主题,产业空间无疑是各类城市空间中的主战场。回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产业空间的进化过程,无论是早期作为地方招商引资载体的进出口加工区、综保区、经开区、高新区等各类开发区,还是伴随城市转型升级步伐蓬勃兴起的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创业园、科技园、科学园、(产业型)特色小镇、(创新/产业合作)示范区等产业载体,城市产业空间所承载的行业类型不断更迭,反馈的功能需求日趋多元,是城市由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过渡、由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过渡的见证者和实践地。
时至今日,在城市产业空间内部,“隐形冠军”“头部企业”“智能工厂”“黑灯工厂”等新生产主体在“新版”产业空间中不断涌现,并逐步成长为园区生产活动的“弄潮儿”;从业人员各类新生产与生活诉求不断衍生和成长,“单生”空间演变为“双生”空间。城市产业空间逐步从城市外围“孤岛”转变为城区空间,乃至成为许多城市主城区的核心板块,大开大合与精细化治理并行,未来与当下碰撞。
事实上,在产业空间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其发展延续追求经济增长诉求的同时,所关注的焦点却并非一成不变,这些变化的关注焦点既反映了城市、区域、国家乃至全球发展的特定阶段属性,也回应了产业空间自身发展理念的演绎。不同城市、不同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以产业空间为抓手,催动自身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跃迁。审视新时代,未来产业空间已不再是城市毕其功于一役的个别旗舰空间,也不是城市高端资源的无序堆砌空间,而是在城市内部广泛分布、充满活力且动态有序的人、企活动空间。
二、三个转变——核心治理内涵
新时代的国家治理对迈入存量优化阶段的城市提出了空间现代化治理要求,聚焦到城市产业空间,亟需系统推动以开发区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空间升级换代,实现高效、精细化和可持续利用;广泛调动科技城、科技园、产业型特色小镇等新型产业空间的创新创业氛围,更新空间利用“生态”,形成科学的未来产业空间治理方案,全面激发城市产业发展活力。就方案核心内涵而言,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
思维认识的转变。改变以往“划定特定产业空间,控制企业去哪里”为今后“构建多种产业空间单元,吸引企业来这里”。这一“转变”的难点在于微观需求的把握,需要综合考虑地方禀赋条件、企业所属产业特点、生产性服务配套等显性影响因素和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环境等隐性影响因素,摸排微观主体的多元需求,探索自下而上的现代化治理手段,并与当前自上而下的成熟管理经验相结合,在推动地方工业化水平高质量进阶的同时,反哺高质量的城市化进程。
组织方式的转变。打破城市产业空间组织的“大区块”传统,代之以功能配置多元、空间组织灵活的“小单元”。这一“转变”的难点在于单元的划分,需要系统考察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活动特点,打破各类产业载体的空间边界,因地制宜地引导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活动与城市各类主体活动的融合,从功能上强调配套生产与生活服务及设施的全覆盖,化“有形”于“无形”,回应当下城市空间存量优化要求,推动城市产业空间精细化治理,加快产城深度融合,进而全面释放城市活力。
利用要求的转变。从狭义的准入性门槛到广义的综合性要求,将产业空间早期相对单一的高经济产出、基础的生活配套和基本的环保标准等准入性门槛升级为集约高效、以人为本、绿色生态的综合性要求,形成系统化的要求体系。这一“转变”的难点在于综合性要求的落实,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分级分类响应“企业+人”需求,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动产业空间利用的指导政策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营造城市产业空间新生态和人民工作与生活新场所。
三、四组关系——治理行动依据
围绕新时代未来产业空间治理方案中的三个“转变”核心内涵,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厘清四组基本关系,即生产与生活链接的理念(“双生”链接),供给与需求联动的视角(“供需”联动),刚性与弹性衔接的机制(“软硬”衔接),遴选与自荐协同的制度(“点面”协同),以此作为治理行动的依据。具体指引方向如下:
“双生”链接,即同步聚焦产业空间治理的全生产链与全生活链建设。在产业空间治理过程中树立高质量生产与高品质生活的双重指导理念。一方面,基于既有成熟的产业链一揽子优化经验,针对具体产业空间单元继续强化全生产链的建设与保障意识;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地推动生产与生活功能的融合,探索构建产业空间的全生活链场景。二者同步,打破产业空间利用长期以来只关注生产的固化意识,疏通人、物等各类要素的流动通道,化解空间的有界与功能的无界矛盾,从根源上解决产业空间内部企业布局模式单调、从业者归属感不足、配套服务及设施分布不均等问题。
“供需”联动,即系统整合产业空间治理涉及的多方主体供给与需求。一方面,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广泛摸排当前城市产业空间内部人企主体的微观需求,系统刻画不同主体的微观需求“脸谱”,建立多元需求脸谱库;另一方面,分级分类构建城市产业空间治理的单元体系,并以多元需求为导向,梯度有序地供给相关生产与生活配套设施。通过供需双侧的有效匹配与科学调配,提高产业空间利用效率和多方主体综合满意度。
“软硬”衔接,即有序把控产业空间治理的准入、使用及更新机制。结合城市产业空间属性及定位,差异化强调不同产业空间治理环节的刚性与弹性标准使用强度,在准入与更新(含退出)阶段注重发挥刚性标准对于“扎牢”产业空间利用“进出口”的控制作用,在使用阶段注重发挥弹性标准对于提高地方产业发展韧性的引导作用。同时,在城市内部以区县为统筹产业空间单元的基础层级,综合研判其发展阶段及前景,明确其刚性控制与弹性引导适用标准,提高城市产业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和执行落实程度。
“点面”协同,即全面完善产业空间治理标杆建设及经验推广制度。一方面,在中央和省级层面有目的和目标地遴选产业空间治理试点,以省份为单位分批次、滚动式开展试点工作;另一方面,在地方城市允许的政策框架内,广泛鼓励产业空间治理方案自荐,并建立相应的方案可行性评估工作小组。双轨并行、整合经验、防范风险,树立产业空间治理标杆,加大示范宣传力度,广泛调动各级地方的参与积极性,彰显政府与市场高质量协作效应。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2NDQN208YB)成果】
(作者系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