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稳妥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

2023-04-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城郭新开秦郡县,山河元是汉金汤。”不同于历史上一些大都市的大起大落,县城长期保持着较好的稳定性,一直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虽然我国县域人口整体呈流出之势,但大多数县城的人口仍在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的现象比较普遍,县城在促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县城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新型城镇化的成效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成色。我国县城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各地在县城城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让县城城镇化建设不走偏路、少走弯路,需要尊重县城发展规律,把握县城发展趋势,在县城的建设和治理上进一步澄清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行动导向,扎实稳妥地加以推进。

  重在讲好小城故事,严控大拆大建

  受规划水平不高、投入相对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县城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配套等方面还存在不少欠账,居住和就业不匹配,功能与规模不协调,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的确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然而,在新一轮县城城镇化建设“破土”之际,还需要认真回答好为谁而建、建设什么、怎样建设等关键问题。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城镇化。县城城镇化建设需要围绕“人”字下功夫,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县城美好生活的期待,而扩大投资需求、改善县城面貌等则是在此前提下派生出的效应。县城物理空间的优化和功能设施的配置,都应服从和服务于人们在物质、精神、文化等领域的多元化需求。特别是对于进城农民而言,县城相比大城市更有亲切感和人情味,应当将这份对县城的眷恋通过城镇化建设具象化地加以回应,让县城更加包容、更有吸引力。县域城镇化建设要契合人的现实需求和经济发展实际,标准可以适度提高,但须注重靶向发力、滚动推进。如果全面开花式地乱铺摊子、争上项目,不仅会造成大量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更有可能因为与经济发展水平脱节而陷入债务陷阱,进而影响到县域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不少县城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改善县城人居环境须力戒“千城一面”,严防“贪大求洋”,将传统风貌与现代功能深度融合,强化建设品质和人文记忆的打造,保护好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留住本地文化的根与魂。

  重在谱写特色文章,谨防盲目求变

  产业是城镇化的支撑。农民进县城“化”为市民,关键要解决好“饭碗”问题,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提人气,构成了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逻辑。事实上,无论是邻近都市繁华还是周边乡野环绕,无论是人口日增还是趋于收缩,每个县城都满怀对发展产业的渴望,但多数县城也存在产业层次较低、产业规模较小、产业竞争力较弱的困扰。如果在强烈的“突围”冲动下急于求成,不顾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营理念,盲目跟风、不惜代价地引进、上马一批所谓的“新项目”,结果却可能事与愿违。项目落地后或者水土不服、发展效率偏低、就业吸纳能力弱,甚至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或者草草关门了事或沦为半拉子工程,造成发展资源的浪费和错配。

  县城产业发展面临瓶颈制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内生动力不足,在盘活资源、汇集要素、引人育人等方面有欠缺。根据反木桶原理,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着木桶的特色和优势,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竞争力、塑造新态势。县城产业发展固然要补齐短板,但更需要锻造长板,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在充分挖潜本地优势上,大力培育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提升。要对县城的产业发展优势开展前置性评估,对资源环境、要素禀赋、产业基础等发展条件进行综合测算,彰显真正的特色而非主观想象的特色。不管是“无中生有”式的扩大增量,还是“有中生优”式的盘活存量,都应科学聚焦特定的门类、行业和业态,瞄准细分赛道深耕细作,形成独具一格的比较优势。为了营造亲商、爱商、护商的良好环境,还要强化“店小二”意识,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特别是要克服规则意识淡薄、诚信氛围缺失等问题,吸引更多有技术、有想法、有闯劲的人才在县城干事创业。

  重在奏响治理合唱,力戒大包大揽

  从各地的情况来看,政府在县域资源的汲取和配置上普遍占据优势地位,既是城镇化的政策制定者,也是具体执行者。举凡规划选址、土地征收、投资融资、旧城改造、产业培育等,大都有行政权力的深度介入。在市场发展不充分、社会组织及广大民众参与能力和意愿相对偏弱的情况下,政府主导型的推进模式能够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点,在短期内达成城镇化的阶段性目标,但若过于依赖政府科层制的垂直命令体系,则容易出现政府失灵,导致城镇化的后续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城镇化建设融资渠道单一、失地农民利益诉求受到漠视、县城治理社会主体参与水平不高、进城农民社会融合度偏低等。

  县城虽小,但五脏俱全。制度与人情、政府与社区、集体与个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等构成了县城复杂的利益网络。县城城镇化建设涉及多方利益主体,政府事必躬亲显然力有不逮,有必要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力量,通过清晰的行动边界、畅通的对话平台和规范的互动逻辑形成共同理性,推动其行稳致远。对于“人、地、钱”要素流动等体现市场逻辑、反映经济效率的领域,应当积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对于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政府支持引导的公共领域,政府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来。同时还要留出社会中介和社会机构等社会力量的作用空间,积极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和广大公众参与县域治理。通过优化重塑县城治理结构,坚持德治、法治、智治多管齐下,构建以公共规则和公共利益为基础的合作机制,最终形成“共治推动共建,共建促进共享”的良性循环。

  重在搭建纽带桥梁,不搞独善其身

  我国的城镇化是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城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资源要素空间配置效率提升的过程,各类要素在不同空间单元的集聚和扩散,推动城与城、城与乡之间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互惠共生的空间格局。县城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上接大中城市、下连田野乡村,天然内嵌于这一空间格局之中。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当下,尤其需要以更加广阔的视角审视县城的发展。县城城镇化建设不等于县城本位主义,如果事事以县城为要,很可能会割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有机联系,陷入地方保护盛行、区域恶性竞争、城乡二元分割的窠臼,进而反噬县城发展活力和经济整体效率。

  县城的各项建设只有着眼于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合作、有力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当好“承上”与“启下”的桥梁和纽带,才能让县城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在“承上”方面,应当在城镇化布局中统筹谋划县城主体功能定位,引导县城积极融入城市群、都市圈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强化地区间的横向关联,有效承接大城市功能疏解和资源外溢,并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优化,推动县城产业发展由平向承接向链条嵌合转变。在“启下”方面,应当加强对县域的整体性把握,坚持县域规划建设“一盘棋”,在补齐县城各项功能短板的同时,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在县城龙头和引擎作用的影响下,催生以城带镇、以镇促村、城乡贯通的多级联动效应,推动县域层面实现城乡“不同类但等值”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

关键词:县域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闫琪)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