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友梅(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上海市城市更新专家委员会委员)
今年全国两会再次提到“城市更新”的相关内容,这也是“城市更新”自2021年起连续第四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提高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城市更新行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勾连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以及高品质生活的关键之钥。
早在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时就提出“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城市建设“为了谁、依靠谁”。今年4月,习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进一步点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当前的上海城市更新正在高质量发展中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城市”理念,在更好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路径。
可以说,城市更新不仅是城市进入存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内在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上海城市社会结构、人口结构等出现了重要变化,促使社会需求结构也在快速变化,日益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变动性等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既要充分考量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下的现实需求并在异中求同,也要及时判断当下的这些不同需求中有多少是以前积累下来的,有多少是新生的,还有多少可能是未来的需求。我们不仅要关注本市户籍人口的需求,也要重视非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合理需求。总之,城市更新的实践者要善于协调、兼顾和统筹,并在此过程中构建起新的公共性,进而更好地践行为人民服务,为不同需求的人们相互间形成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创造条件,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有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让他们能够真正体会到“美好生活”。
在新一轮城市更新中,上海将实施更多社区层面的微更新,重点是推动广大居民生活和休闲环境的改造提质。各类直达社区的城市更新项目将超出设施改造范畴,孕育出新的公共产品,如新的文明规范、新的城市价值和新的社区生活秩序。以微更新的口袋公园为例,广大居民在家门口享受绿色、宜人自然空间的同时,也希望微更新的口袋公园能够形成传递正能量的内心交流、平静心态、怡然释怀的精神家园。这对城市更新的愿景规划和政策设计都提出了很高要求,也切实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新的社会期望。如何发挥这种新公共产品在社区的社会功能,需要我们具有深入贴近广大居民实际生活的社会学想象力。
上海的城市建设和更新正从“美丽空间”步入“美好生活”,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城市发展逻辑赋能传统的工业化逻辑,为推进“五个中心”建设打造新的“后方”。例如,在新的发展逻辑下,“工业上楼”不断推进,生产与生活深度融合、双向赋能;“15分钟社区生活圈”迅速普及,服务供给与生活消费在社区内有机对接。“美丽空间”打造了外观相似的社区形态,而“美好生活”的建设需要关注观念各异的社区生态,因地制宜地开展新一轮社区建设和更新。
空间是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实践载体。有研究者提出,社会生产关系仅就其在空间中存在而言才具有社会存在;社会生产关系在生产空间的同时将自身投射到空间中,将自身铭刻进空间。在这个意义上,空间性不是作为社会的环境或反映,其本身就是社会。城市更新所形塑的新空间,也必然将促成新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联结并由此产生社区新的共同体结构。作为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实践,城市更新是经由政府、社区居民以及规划师等多主体的参与、互动与协商并最终达致共识与认同的过程,不仅实现了公共产品的高质量供给,还在很大程度上为居民展示了新的社会行为范型:那就是在空间的再生产中相互协调、相互包容并由此产生社区共识;在最基层的日常生活层面回归了社会本源,建构了新的共同体关系与秩序。这一新的“社区共同体”或“社区治理共同体”概念,已经超越了社区的行政边界范畴,指向更具广泛意义的社会领域。这也是多主体介入城市更新所带来的“变化”,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社会也由此得以再生产出来。
从更深层次来看,城市更新的持续推进也能够推动社会“新公共性”的生产和再生产。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孕育而成的社会新公共性,其内核体现人民性,要求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并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也是城市更新的题中之义。当前的城市更新,一方面,需要通过更新实现新的空间载体,包括场地、绿化,以及结合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交通组织重新梳理等,把不方便变成方便,把不好看变成好看。另一方面,城市更新中多主体协商、协同、协作的实践也不断生产出一种新的社会生活秩序——建设前,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俱进为老百姓着想;建设中,要集民智、聚民力,充分动员人民参与并发挥其创造力;建成后,要接近大部分人民群众的期盼。作为城市更新的“公共领域”,不仅是为了某个人或某个群体,而是大家共同来参与、建设和维护。由此,城市更新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索形成中国式社会文明进步的实践。
综上所述,从社区微更新到城市片区更新,城市更新要在“人民城市人民建”这一逻辑主线进行思考,结合最基层的社会生活,提供公共产品,从“美丽空间”走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城市更新也是一个社会生活秩序再造的实践过程,影响并引导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工作方式,培育出社会治理共同体意识并将其融入城市精神,其最终指向形成中国社会的“新公共性”。这种“新公共性”是新时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实践呈现,也是城市更新的发展要求,诠释和回应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价值内核。上海在城市更新实践中生成的“新公共性”既是“地方性”的,也是“全国性”的,还是“世界性”的,将有效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
(访谈由上海大学上海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城市更新》编辑部主任王剑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