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浙江“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直面城乡二元结构现实,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一体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从制度上“撕开口子”,率先在全国走出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千万工程”实施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城乡融合的认识不断加深、改革不断深化、领域不断拓展的过程。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城乡要素流动更加活跃,要素投入结构得到持续优化。然而,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要求相比,城乡融合发展仍然不够充分。产权制度不完善、交易体系不健全、要素价格不真实、服务配套不到位等制约着城乡要素流动“结构红利”的释放,从而影响到城乡融合发展的成色。要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在城乡之间实现物畅其流、人畅其行,就需要探寻借鉴“千万工程”所蕴含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以改革之力有效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障碍。
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要素流动的本质是要素产权的市场交易,明晰的产权是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和融合发展的逻辑起点。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丰富完善农村产权权能,解决好农村要素资源产权缺失或产权界定不清的问题,有助于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盘活农村更多闲置资源。
在产权界定方面,紧扣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细化农村产权的权属和边界。在总体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摸清农村集体资产的基础上,依法规范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积极开展房地一体的宅基地确权颁证,加强对林权、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农业类知识产权等确权颁证,为广泛开展农村产权的股份化、抵押担保、入市交易等创造条件。在产权实施方面,赋予村集体、广大农民、农业投资者等农村产权主体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相应权能,提高其行使产权的行为能力。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健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收益分配机制,构建兼顾国家、集体和农民利益的土地增值收益有效调节机制,积极探索进城落户农民“三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转让的实现形式,切实维护好农民财产权益。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强化农民之间的联合与合作,通过有组织地管理和经营产权,提高农民在产权交易中的议价能力。
协同推进城乡要素市场化改革
城乡融合发展涉及城与乡两个地理空间。随着城乡联系的日益密切和城乡形态的深刻调整,畅通要素流动、促进城乡融合的各项举措要充分考虑到城乡空间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需要协同推进城乡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促进城乡各类要素良性互动。
围绕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建设,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在城乡全域流转探索,丰富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的实现形式,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同等接受监管,引导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跨省域流转。围绕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打破城乡户籍藩篱,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破除城乡劳动力在就业准入、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着力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竞争力。围绕城乡金融、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建设,加快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体系,弥补农村要素市场功能,推动城乡要素市场在交易平台、交易规则、交易监管等方面实现无缝衔接,使相关要素能够更多地依托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根据市场供需进行弹性配置。
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总是由边际收益低的地区向边际收益高的地区流动。人口、资金等要素之所以长期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农村经济增长乏力、农业生产效益偏低。要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吸引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集聚,除了外部助力外,更需要通过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苦练内功,促进农村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整体性提升。
其一,着力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化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在市场竞争中促进农产品品质提升,以市场机制降低各类生产和经营成本。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多维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强农业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其二,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在农业强国建设中的重要性,大力推进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进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机制,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其三,着力构建以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统一经营等形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组织化水平,着力破解长期制约农业发展的“小、散、弱”问题。
进一步优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机制
对医疗、卫生、教育、基础设施等社会公共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能够有效降低要素流动成本,是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特别是人的自由流动的润滑剂。相比城市而言,各类公共资源对农村的覆盖面和支持度还有欠缺。要让要素流动更为便利、更有保障,让农村更能涨“人气”、聚“财气”,就需要加快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根据要素流动的趋势和需求,统筹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强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为人口等要素在城乡间可进可退保驾护航。
一方面,将县域作为连接工农、融合城乡的重要纽带,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引导和服务城市要素入乡、农村要素进城;着眼于在县域内打破城乡界限,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权,推动公共资源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加快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建管格局。另一方面,坚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积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稳步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备度、公共服务的便利度和人居环境的舒适度,使农村逐步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成为留得住人、兴得起业的美丽家园。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
审核:李建军
责任编辑: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