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心声·2024】学术研究是与社会和公众的对话

2025-01-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我的一位朋友在新加坡一所知名高等学府担任教职。今年,他的英文学术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并在我国出版。几个月前,他携家人来上海度假,我向他提及了这本书中文版的出版。他和他的家人听闻后都感到非常欣喜。不久,他发来一条信息,向我分享了一件令人触动的事情:他购买了一本中文版的译本,赠送给刚经历手术、正在医院康复的岳母。他的岳母是新加坡的华人,只会说汉语,而我的朋友只精通英语。因此,他们之间的交流一直依赖于他的妻子作为翻译。他在信息中写道:“我和妻子携手走过多年,我们的孩子也已大学毕业。如今,我的岳母终于能够通过这本中文译本,阅读我所撰写的书籍,了解我多年来的研究工作。我感到无比的喜悦,并深深感激你告知我这个好消息,同时也要感谢中国的译者和出版社。” 
  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有两点却令我深受触动。第一,我们往往忘记,除了国内读者,全球华语圈,尤其是海外的华裔群体,对中文出版物也有着广泛需求。例如,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裔群体中,对中文出版物的需求就广泛存在。当前中国出版的中文书籍,除了服务国内读者,还应扩展至全球华语市场。这不仅能提升中国学术作品的国际影响力,还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华文化在全球的传播。
  第二,对于我们这些在研究机构中工作的人,语言似乎从未构成过障碍,对我们而言,获取知识仿佛是天经地义之事。然而,这件小事再次提醒我,能够无障碍地接触知识,实际上是一种珍贵的“特权”。对于许多人来说,语言不仅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而且往往是探索新知的主要障碍。在学术界,这一现象变得日益明显。近年来,中国的翻译出版行业面临挑战,特别是在学术著作翻译领域。翻译出版市场总体上呈现出增长放缓的趋势,同时伴随着翻译周期的紧迫性、质量控制的难度增加、成本的快速上升以及市场的萎缩等问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高质量学术翻译作品数量的逐渐减少。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中,翻译作品似乎逐渐被边缘化,不再被看作是重要的学术贡献。尽管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投入,但翻译作品往往难以获得与原创作品同等的学术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术成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随着翻译工作在学术圈的弱化,学术成果的传播途径也在逐渐变得狭窄。学术界普遍认为,许多外文学术专著主要是面向专业领域的研究者,因此翻译并非必要;然而,这种认识无形中将许多不懂外语的群体排除在外,限制了知识的传播。在我们讨论研究主题时,通常会强调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目标。然而,许多研究成果,却因为语言和传播平台的局限,未能与那些与研究主题最为相关的公众群体产生共鸣。
  语言不应成为知识的障碍,学术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理论创新和象牙塔内的交流,更在于如何将这些创新服务于社会。正如托马斯·库恩所言,科学的发展并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累积,而是通过与社会的互动,促进社会的变革。学术研究不仅是学者之间的对话,更应是与社会和公众的对话。通过语言与传播平台的选择,研究者可以帮助知识突破语言的壁垒,惠及更多的群体。
  在经历了这件小事后,我和我的印尼同事们做出了一个决定:我们正在合作编写的一本关于中印尼关系的英文著作,将会推出印尼语译本。这将使印尼的普通大众能够在书店买到这本书,轻松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内容。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的研究更加贴近社会,触及更多与研究主题直接相关的普通人。  
  学术研究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揭示新的理论和知识上,更在于这些知识如何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作为学者,我们的研究应当超越学术圈的界限,关注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我们每位学者都应采取行动,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加开放和透明,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