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4,几许恍惚,几许茫然,却也似乎不甚慌乱。不惑之年,依然常惑,但已能更平静地去拥抱大时代和个体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尽力去听辨每一次面临选择时来自内心声音的指引。踽踽前行中,持续的阅读、思考和写作依旧是建设和葆有个体主体性的可靠之锚,助力个体小我去克服种种表象的抑或结构性的困顿,把目光与心力聚焦于那些真正重要的课题。构思本文时,恰好想起阅读《全球城市性:知识、权力和城市》(Global Urbanism: Knowledge, Power and the City)一书时,贯穿其间的关于地理、日常和共鸣的分析方式,既有学思,又不失轻盈,权且撷作这一年行走和思考的关键词吧。
地理
全球化时代,地理因素在社会科学的解释中曾一度降温,但在今日又颇有重回主流之势,盖因其解释力仍具持续之基础与条件。将城市作为关注国际力量与国内力量的互动机制的切入点,更无法摒弃地理思维和地理想象。City Walk对城市研究者而言,常常是将研究对象置于时空情境中进行显影层叠的场景性实践过程,发现一个具有历史元素的路牌或井盖都会激动万分。阅读与行走相互激发,一方面在阅读中还原地理之境,另一方面将在地情境进行理论化,哪怕是极其熟悉的常年生活其间的城市肌理,都有取之不竭的灵感之源。地理思维也带来专业阅读领域的情境化意识。近年来,国际关系专业领域对“全球南方”之南部理论的思考自觉和讨论热度渐起,全球城市研究也要跳出新自由主义的一家之言,更多地在非西方的地理情境中重思理论叙事。
日常
学术训练所带来的对边界的敏感、对规律和秩序的追寻和寻求因果解释的执念,与日常性的公共和私人生活领域形成复杂的对照。公共政策学说乃至谈判理论在电梯安装等楼宇政治中毫无用武之地,全球发展理论在大家庭成员现实处境的解决中亦无济于事,此类落差每每使我陷入概念和原理搭建的思想王国与坚硬现实的巨大裂隙之中,拔剑四顾心茫然。但分明地,我也常常庆幸,在那些不得不蒙头迎接生活暴击的时刻,躲入富有美感的理论世界总能瞬间找到平静,自辟一方安宁的结界。那些看似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屠龙之技”亦一次次证明了其在构筑自我内在堡垒与透过现象看本质时所贡献的强大的认知之维。如果说,在理论视野中,全球城市研究的重要关切是“寻求在社会与生态上更为正义的城市未来”,那在日常现实中,不回避裂隙和反差所反映的城市问题和议程,以谦逊的态度面对和重建我们的“身边”,用日常的、松散的实践去打磨精细化治理的细节,即是值得珍视的“学以致用”。
共鸣
此处的“共鸣”,是关于特定问题的“多种知识与行动模式的呼应和联动”,亦即“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之意。这一年,在城市国际行为研究领域,两个向度的拓展耕耘带来了一定的共鸣。一是具体的行为体领域之青年群体的外交参与。特别是通过参与将青年议题纳入所在城市服务主场外交场域之国际论坛的答辩历程,切实体会到个体、城市,乃至区域在国际制度中有效发声和有效对话的重要性。二是具体的内容领域之文化遗产的国际合作,尤以历史文化名城为关注重点。围绕此题的共鸣更来自于与法学、考古学、艺术史等不同学科同仁的交流砥砺。又及,关于社会科学研究与历史研究之间共鸣的寻求,亦是近年来工作中颇为着力之处,二者虽殊异于研究旨趣、目标、对象、方法和资料偏好等方面,但从来也并非泾渭分明,近来随着社会科学研究“走入历史”的趋势进展,更多的学科间对话得以进行,将问题意识和因果图景置于具体时空情境中进行更审慎地观察,应有助于涵养绵厚持重的品质,心怀谦逊,格物致知。
行文至此,各大平台的年度关键词已推送至眼前,无论是跳脱的“抽象”,还是微温的“疗愈”,似乎都烙刻着一丝丝因应不确定性时代的游离。“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站在坚实的大地上,以问题和关怀为共同的面向,秉持初心地适度游离,又何尝不是一种安放和抵达?
(作者系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