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use me, could you please get your menu to us?”我们走进一家悉尼餐厅正准备点菜。“这几道是我们店的特色菜品,你们也可以考虑点套餐。”一位亚洲面孔的服务员笑盈盈地把一本英文菜单递过来,操着一口闽南腔普通话向我们介绍。2024年12月,我有幸随团访澳,与位于悉尼的新南威尔士大学等机构的国际关系、社会学及法学等专业师生代表就中澳关系、地区安全等议题展开交流。上述对话是我们在悉尼多次遇到的场景,这座城市的亚洲面孔之多、中文普及率之高令我印象深刻。
中国与澳大利亚于1972年12月21日建交,双边关系的总体发展较为顺畅。据统计,澳大利亚国民中约有51.1%的英国裔及爱尔兰裔,华裔约占5.5%。该国的官方语言为英语,汉语是除英语外的第二使用语言。悉尼的华人比例更高,约占城市人口总数的20%,公共服务场所几乎均有一定比例的中文服务人员。这不仅为我们此行增添了许多便利,也常能使我在悉尼街头恍然产生一种身在国内的亲切感。
海外华人比例的增高不仅体现在客观的数据上,更体现在普通民众之间的深度融合中。记得有一次就餐时,一位澳大利亚服务员就对我们格外热情。后来攀谈时得知,他的妻子是一位中国人,那几日恰好回国探亲了。他与我们谈中国的美食、古迹与当代发展,那种眉飞色舞、如数家珍的神态,既饱含对妻子的思念,更有对中国数十年国际地位提升的真切感知与真心认可,令我既欣慰又感动,让我明白了民心相通的真正内涵!
国际关系的本质是围绕由“人”组成的“国家”开展的研究。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其一大魅力即在于能使人生发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人文关怀,并产生“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共情能力。我们这一代国际关系青年学者成长于一个和平与发展的年代,见证着世界同频共振,感受着祖国在各界前辈的共同努力之下,从过去置身于西方主流世界之外到逐步走向国际体系的中心。外部环境的总体趋稳向好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持续提升,塑造了我们世界观的底色,让我们能够以更加宏阔自信的视角观察和感知世界,并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导向塑造和改变世界。
我对于世界的认识,也在学术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这种从置身世外到与世界同频共情的蜕变。在最初接触这门学科时,我常为其宏大辽阔的时空纵深感所深深折服,沉醉于大国关系的翻云覆雨,纵横捭阖。而在学习和研究了国际关系十余年之后,我逐渐意识到,几十年的历史、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领土主权的变迁或许在教科书上只一笔带过,然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则可能深刻地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生命体验和价值追求。尤其是在一次次国际学术交流的过程中,我有机会接触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人。这些个体的喜怒哀乐是那么鲜活、生动、真实、立体,他们承担着各自的社会责任与家庭角色,而他们对于实现人生价值的诉求是共通的,对于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渴盼是能相互共情的。这让我对于国际关系有了感性的认知,深感从事这一领域学术研究的责任之重大。我认为国际关系作为一门学科的时代价值,绝不应仅限于指导政治家们开展“在餐桌上还是在菜单上”的冰冷博弈。这个学科真正的生命力,在于既赋予我们铺展全球视野的底气,亦能给予我们对芸芸众生施予关切的胸怀,在于引导我们对世界各国历史常怀“温情与敬意”,对于各国普通民众的疾苦与渴盼抱持理解与共情。我想这才是国际关系最触动人心的精神内核,也只有这样,世界各国才能真正走向命运互通,同频共荣!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