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跨文化语言读懂中国与世界

2024年“理解中国——国际青年学者研讨会”在珠海举行

2024-05-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想 通讯员 彭蓓)5月11—12日,“理解中国——国际青年学者研讨会”在期待中迎来第三次学术聚会。来自13个国家的22位杰出专家学者和青年学者们共聚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以“文化记忆中的未来方向”为主题,深入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保护、传承和发展。

  以跨文化传播推动文化记忆

  11日的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德籍特聘研究员大卫·巴拓实(David Bartosch)主持。他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开场,热烈欢迎各位学者的到来。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李家永代表主办方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基本情况和学院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工作开展情况,强调了文化记忆和中华文化传承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晓源通过视频致欢迎词,感谢各国学者的参与,并呼吁跨学科跨文化的交流,共同推动全球文化记忆研究,并期待未来与各位专家学者合作共赢。

  中国前驻冰岛大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济南大学客座教授王荣华表示,我国经典传承工作虽然一直在有组织的进行,但是对经典文本的选择仍然体现出一定的问题,对一些核心经典文献的推广仍然远远不够,呼吁研究界和教育界对经典文献进行更加严格的筛选和更广泛的推广并强调在文化传承中要重视并激活被忽略了的文化现象。

  埃及米尼亚大学考古学教授、考古系前系主任马哈茂德•马苏德•易卜拉欣•阿卜杜勒穆明通过大量考古资料和历史事实,分析了中国与埃及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合作可以追溯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历史上,两国曾经进行过友好的文化交流和商业往来,建立起了跨越时代的相互理解与合作。他以苏伊士运河为例,认为通过文化艺术交流、历史和经济的纽带,中国与埃及可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创造出合作的新机遇,克服新的挑战。

  商务印书馆编辑、郑振铎研究会副会长、青年历史学者及策展人郑炜昊结合大量历史图片,介绍了从20世纪20—50年代,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和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先生,通过文物收购小组和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保护了大量中国文物、古籍善本、乐器、陶俑和古建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音乐、印刷技术的事迹。通过研究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时至今日我们可以还原历史、深挖文化根源,同时从古老文化的根源出发,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增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文化记忆塑造“新的文化动态”

  青年学者演讲第一场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陈雅荣博士后主持。

  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黄立志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探讨了中、非审美观有相似哲学基础。在她看来,二者的美学体系都生发于农业文明及其生产,两者都推崇集体主义价值观。但历史经历塑造了两者不同审美倾向。了解中非审美之间的同构与差异,更能促进双方的沟通与理解。

  克罗地亚籍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学院高山关注了轴心时代东亚、中、东欧和东南欧以及地中海地区的镜子。根据本体论,将“拟反射”定义为究破损镜子的概念,认为镜子不仅仅是被动反射的工具,而是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发挥着作用。有意打破镜子的行为反映了人类、人工制品和非人类实体之间复杂的互动,重新塑造了镜子的本体地位。这种观点挑战了传统对于镜子破损的解释,提出镜子是自主实体,为理解镜子的意义和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塞尔维亚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那塔莎(Nataša Radosavljević Gaberova)介绍了塞尔维他著作《哈扎尔辞典》和中国小说《马桥词典》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归纳了一些评论家的见解,还展示了文化记忆与传统如何塑造这两部小说的后现代特征。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历史小说与魔幻现实主义如何交织,以及两部作品在结构、形式和语言上的异同。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凤凰书院项目来自非洲的六位青年学者,从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与自源文化的比较出发,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报告和圆桌讨论。分别是来自卢旺达的安诺(Annuarite Aradukunda)、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孙娜(Sena Duga Jebessa)、来自马拉维的李爱博(Tamanda Patience Liabunya)、来自莱索托的彭素(Potso Pono Mapefane)、来自纳米比亚的焦娜(Johanna Jepekano Nekwaya)、来自乌干达的周芬(Josephine Uwimana)。

  在全球视域下推动跨文化传播

  浙江万里学院中德品牌学部德籍副教授克里斯朵夫·施塔勒认为,AI时代,人类文明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革。他以AI图片生成为例,分析了AI系统通过访问庞大的人类知识库已经在某种意义上书写未来的文化史。他认为,AI系统尚无法准确地描述和再现人类文化历史元素,其在文化背景下的能力应该被批判地看待。

  新加坡籍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常委沙尔玛从自己跨文化的生活经历出发,提出印度和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为过去、现在和未来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第二场青年学者演讲由高山主持。巴基斯坦学者、全球化智库研究员明竺认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贡献和国内发展模式不仅仅关乎基础设施和经济,也体现了文化遗产在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中的重要性。全球文明倡议为多文明对话创造了空间,展示了融入文化特征的现代化模式。

  陈雅蓉从南音的乐器批判出发,讨论了丝绸之路音乐的交流史。以及南音如何闽南人传播到台湾、香港、澳门等其他地区,甚至东南亚地区,成为整个东南亚甚至欧美闽南人社区的乡音,成为连接世界各地讲闽南人的文化记忆。她还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和丝绸之路话语如何促进中国地方当局、中国学术界、南音社区和从业者在新的背景下在中国内外对南音的推广和创新。

  韩国籍复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李知妍(Jeeyeon Lee)探讨了中国社交媒体在重塑电子商务实践和促进中韩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探讨了中国独特电子商务模式的更广泛全球影响。

  新加坡籍北京舞蹈学院林家怡(Lim Jia Yi)以自己田野调查成果为实例,探讨了原始舞蹈与当代创作的交汇,以及这两种舞蹈形式如何作为具身记忆,保存并传播文化、历史和个人生命事实。她还举例了传统萨满教原始舞蹈和当代舞蹈作品的具体案例,提出舞蹈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具身体验和记忆。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