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学界丝绸之路研究代表性成果丰硕

2024-04-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丝绸之路“Seidenstrasse”这一概念一般认为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他和他的团队勘探挖掘的成果在西方引起轰动,对德国专业汉学的诞生起到了推动作用。从1909年起,汉堡殖民学院、柏林大学、莱比锡大学等相继建立汉学系,对中国各个方面的研究日趋深入,对以丝绸之路为中心的西域边疆以及当地少数民族研究也是汉学研究的重要层面。丝绸之路不仅是汉学的重要研究分支,同时成为东方学、蒙古学、中亚史等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对中国的研究愈加全面,汉学研究逐步细化,更具个人特色,普塔克、廉亚明和萧婷是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代表。
  海洋寻踪
  慕尼黑大学汉学系教授普塔克的研究围绕海上丝绸之路展开。他笔名葡萄鬼,研究方向为亚洲海洋史和中国海洋史。他的著作《海上丝绸之路》2007年出版,2019年出版中文译本。在这本书中,普塔克阐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诞生和发展历程,时间跨度从远古到16世纪,涉及范围涵盖东亚、南亚、西亚、东非的海域。普塔克在这本书中构建了以海洋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史,揭示了海上丝绸之路上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交流融合的过程和方式。他引用不同语种的史料,刻画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全貌。
  普塔克早年的研究以澳门为中心,2018年出版的《普塔克澳门史与海洋史论文集》收录了他澳门研究的10余篇论文。这些论文主要分为对澳门历史的研究和澳门对外贸易研究两方面,他将澳门历史分为6个阶段,分别阐述各个时期的人口发展以及贸易对象。对外贸易主要研究明代沿海地区,以及当地文化对海洋贸易的影响。普塔克还关注丝绸之路上的动物及其贸易。和《海南现存最早的鸟类名录》类似,普塔克研究中文古代文献中出现的动物,研究内容包括其物种分类、分布情况,及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特别是对外贸易以及对外交往史中的作用。普塔克将动物视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媒介,以动物为切入点,以小见大,进而梳理中国,特别是中国南部地区与海上丝绸之路上各国的交往和联系。
  除了对丝绸之路上城市和动物的研究,普塔克还对海洋研究范式有自己的思考。他强调海上丝绸之路是随着历史发展,由单独海域逐渐发展而成,每片海域自身特征在长时间的对外联系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变化。普塔克虽然没有提出探究海洋的精确模式,但他对研究范式的思考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西域寻迹
  对陆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是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教授廉亚明的研究重点。廉亚明早年学习波斯语,他的研究主要聚焦古代中国与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往历史。在《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关系:明朝和帖木儿帝国的政治与商贸》中,廉亚明以中外历史文献为基础,探讨帖木儿帝国和明朝对外政策的制定规则,以及对外政策对贸易的影响。他在研究中,运用政治学中国际关系问题的研究方法,结合汉学和东方学,分析导致两国关系恶化的深层原因,及其对两国文化、商业互动的影响。
  廉亚明善于运用各语种史料梳理丝绸之路上据点、港口的变迁,并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港口的交往历史。《元明文献中的忽鲁谟斯》和《波斯和阿拉伯史料中的海南岛》就是两篇这样的论文。前者为廉亚明与普塔克合著,原文发表在《法兰西远东学报》,2007出版中文译著,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元明两朝有关忽鲁谟斯的史料为基础,结合《瀛涯胜览》《星槎胜览》等航海游记中对忽鲁谟斯的记载,梳理了波斯湾沿岸小国忽鲁谟斯的兴亡历史。后者以法国汉学家费琅和蒂贝茨的著作为线索,结合波斯和阿拉伯文献,还原海南岛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功能和地位。廉亚明还善于在论文中考据文献的出处和真伪。在《元明文献中的忽鲁谟斯》中,作者探究了《岛夷志略》中汪大渊将忽鲁谟斯翻译为“甘埋里”的原因。在《波斯和阿拉伯史料中的海南岛》中,廉亚明用翔实的史料分析波斯语和阿拉伯语文献中有关海南岛的名称,逐一探究其来源,辨别其真实性。
  视角寻究
  萧婷是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历史系教授,她曾经在德国慕尼黑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任教。她的研究领域包括东亚史、日本史和汉学。在汉学研究方面,她主要关注宋代,从多视角研究宋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她将丝绸之路研究视为海洋史研究的新范式,为丝绸之路研究拓展了视野。 
  萧婷的东亚海洋史研究论文和著作包括《跨东亚地中海的贸易和转运》《超越丝绸之路:关于中国在东亚海洋史中角色的新论》《宋代中央政府和海洋贸易对立中的泉州》等。萧婷认为,不要分割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者应该结合起来研究。她关注泉州,因为泉州是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经济联系的典范。萧婷的研究聚焦经济同时也关注政治,并且结合技术史的研究视角,她认为,对宋代泉州地区技术革新的研究同样重要,因为当地产业结构和行业发展都对海洋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
  萧婷还从全球史的视角审视古代中国。她的论文《中世纪世界的大陆和海洋体系化》和《宋代:革命性转折时代》时间范围划定在10—13世纪。前者认为,这一时期全球化体系已初见端倪,宋朝此时已经发展成亚洲文化、经济的推动力量,影响力甚至扩展到欧洲,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宋朝金融体系对伊斯兰世界也产生重要影响。在《宋代:革命性转折时代》一文中,萧婷认为,10世纪是中国以及东亚历史的转折点,这种转折之所以称之为革命性转折,是因为从政治上,受到北方新政治力量的威胁;从经济上,海洋贸易空前发展,经济中心向南方转移,海洋贸易空前发展,尽管宋朝失去了大量北方领土,但当时盛行的新兴的儒学在东亚地区依然具有影响力。萧婷也尝试从东亚史的视角考察中国农业。
  以普塔克、廉亚明和萧婷三位为代表的德国汉学家秉承严谨的治学理念,将丰富的文献史料和多样的研究方法相结合,获得了有关丝绸之路研究的丰硕成果。从研究内容上看,德国汉学家的研究涉及丝绸之路上政治、贸易、文化、历史各个方面,具有跨学科特征。他们普遍精通多门外语,可以广泛参考不同国家的古籍文献。从研究方法上看,德国汉学家的研究采用了实证研究、文献分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既有以小见大,层层剥茧,对丝绸之路某一层面的深入探讨,也有对丝绸之路的整体性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与我国相关研究相互补充,有助于我国丝绸之路研究的推进。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讲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郭飞(报纸)闫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