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太平洋岛国语言文化多样性的创新之作

2025-01-09 来源:《大连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摘 要:梁国杰等合著的《太平洋岛屿国家语言文化概论》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探讨太平洋岛国语言文化多样性的著作,集中研究了11个建交太平洋岛国的语言状况、语言政策、语言教育、传统文化及社会发展等,揭示了这些岛国语言生态的复杂性和本土传统文化的独特性。该书采用跨学科、在地化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结合田野调查和案头研究,为读者们呈现了太平洋岛国语言文化的多维度形象,其中还特别探讨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与太平洋岛国之间的人文交流与发展合作,以及太平洋岛国对濒危语言的保护和振兴等问题。该书不仅为小岛屿区域国别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也为促进跨文化理解与交流合作提出了对策建议,对于服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太平洋岛国;语言多样性;传统文化传承;小岛屿区域国别研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面向太平洋岛国的中国形象话语建构与传播研究”(22CYYJ04)。

  作者简介:林娜(1982— ),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国别学、太平洋岛国、日本问题等研究。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许多传统文化、民间故事、历史记载和地方知识都依赖于语言得以保存和传承。对他国的语言文化开展研究,有助于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是构建良好国际关系的重要基础。通过语言文化交流,可以增进国与国之间的友谊和信任,促进和平发展与友好合作。太平洋岛屿国家(简称太平洋岛国)指的是散落在太平洋上的14个独立岛屿国家,早在公元前便有人类的活动。虽在近代受到了西方殖民活动不同程度的影响,大部分太平洋岛国的官方语言(之一)为英语,但由于各个国家大小岛屿众多,且族群各异,岛屿之间往来不便,族群之间交流甚少,故仍保留着较为传统且复杂多样的语言与文化格局。了解这些岛国独特的语言文化状况,有助于我们跨越文化障碍,深化中国和太平洋岛国的相互理解与交流合作。

  此外,太平洋岛国地处世界东西、南北两大战略通道的交汇处,地缘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太平洋岛国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时代中国完善大周边外交格局的重要对象。《太平洋岛屿国家语言文化概论》(梁国杰等著,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24年出版。以下简称《概论》)深入剖析各个太平洋岛国的语言文化,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学者对太平洋岛国的研究领域已经从最初的政治、历史、对外关系等宏观层面,逐渐扩展到包括语言、文化、教育、文学、音乐、农业、民族等多个微观层面,但后者仍然属于少见,尤其对该地区传统的语言文化研究明显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概论》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方面的研究空白,为人们深入了解太平洋岛国地区的语言多样性和文化复杂性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数据。

  该书共包括11章,分别研究和探讨了与中国建交的11个太平洋岛屿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汤加王国、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库克群岛、基里巴斯、纽埃和瑙鲁)的语言文化状况,研究探讨了太平洋岛国在语言政策、语言教育、传统文化、社会发展以及与中国的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总体而言,《概论》一书是构建小岛屿区域国别知识体系的一个创新性尝试,主要有以下三个显著特色。

  一、首次对太平洋岛国语言文化进行整体性的综观和研究

  首先,《概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各个太平洋岛国的语言状况。每一章都从语言的基本情况入手,详细描述了各国的语言分布、语言种类及其使用情况等。例如,巴布亚新几内亚被称为世界上语言最多样化的国家之一,拥有超过800种语言,这种多样性在《概论》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斐济的语言情况也非常之复杂,主要包括斐济语、斐济印地语和英语三大语言体系。该书对这些语言状况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描述,使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个岛国的语言生态。

  其次,书中对太平洋岛国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的探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语言政策不仅影响到语言的使用和传播,还会对教育体系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书中详细分析了各国的语言政策及其实施情况。例如,斐济的语言政策在促进多语言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如何平衡不同语言群体需求的挑战。所罗门群岛的语言教育体系则经历了多次变革,逐步形成了以英语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这些分析不仅揭示了各岛国语言政策与规划的发展和问题,也可以为其他同类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

  再次,书中对太平洋岛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的探讨丰富了对岛国本土知识的理解。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岛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例如,萨摩亚的传统文化在其语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萨摩亚语不仅是日常交流的工具,也是传承本土文化的重要手段。汤加的传统文化同样丰富多彩,其语言政策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探讨,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太平洋岛国的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发展状况。

  此外,书中还特别关注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文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语言文化交流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例如,该书详细介绍了中国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萨摩亚等国在语言文化交流方面的具体项目和取得的成绩。这些内容不仅展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影响,也为中国与太平洋岛国未来进一步开展语言文化交流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采用跨学科、在地化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语言文化研究本身即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语言学、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和民族志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概论》通过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对太平洋岛国的语言、文化、历史和社会结构进行了系统性、综合性的探讨,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太平洋岛国文化形象。例如,在探讨基里巴斯的语言文化时,作者描述了基里巴斯的语言种类、语言结构、语言使用情况等,这涉及到语言学的基础研究;在论述该国的语言教育时,作者利用教育学的理论分析了基里巴斯的教育体系如何影响语言的学习和传播,以及语言教育如何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尤其从国际关系的视角,阐释了基里巴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如何开展与中国的语言文化交流。这种跨学科的宽阔视角和研究方法,不仅丰富了读者对语言文化的理解,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另外,该书的研究工作不仅基于广泛的文献回顾和田野调查,还结合了作者的个人观察和体验,使得论述更加具有说服力,能够为理论探讨提供有力的支撑。例如,在论述萨摩亚语言文字状况与中萨交流合作的章节中,作者之一梁国杰博士曾任萨摩亚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首任中方院长,其在萨摩亚当地的工作经历使他有机会进行田野调查,直接观察和记录当地的语言使用情况和社会文化实践。这种第一手资料和在地经验对于理解萨摩亚的语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作者亲身参与或组织了文化交流项目,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萨文化交流系列活动等,深入体验和了解语言在促进两国关系中的作用,以及文化交流对语言传播和跨文化理解的影响。再如,在论述汤加王国语言文化概况的章节中,作者之一崔艳嫣教授曾受教育部国际司派遣,作为聊城大学教育援外小组教师赴汤加开展为期一年的教育援外工作,担任汤加学院汉语教师。作者对汤加的语言使用以及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进行了田野调查,研究了汤加语tapu和mana在传统仪式、口头文学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在实际的中文教学活动中,作者发现“师生都对汉语教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认为汉语学习有助于对外交往和未来发展”。这些当地经验有助于深入研究语言教育与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关系,以及如何将语言教学与当地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种跨学科的在地研究可促进深入理解太平洋岛国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结构,有助于实现岛国研究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三、展现了对太平洋岛国濒危语言的人文关怀

  太平洋岛屿地区是语言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地区,也是很多民族(或部落)语言濒临灭绝或者正在走向灭绝的地区。如《概论》指出,巴布亚新几内亚的853种单独语言中,12种语言已经灭绝,剩余的841种语言中,有840种为民族语言,其中40种语言处于严重危险状态,104种处于困境中,36种濒临灭绝。语言的消亡意味着人类失去了一种文化和一个信息的载体,是珍贵的历史遗产的丢失。因此,研究并保护濒危语言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概论》通过对某些太平洋岛国濒危语言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如何通过教育、政策和社区参与来保护和振兴这些语言。例如,在论述瓦努阿图的语言文化与教育时,作者分析了该国主要土著语言的特点和使用情况,梳理了瓦努阿图独立后,国家对土著语言,尤其是濒危语言的保护政策。书中提到,瓦努阿图文化部建立了由本地人组成的志愿者网络,这些志愿者“负责用当地土著语言记录一些重要的或濒临灭绝的文化知识,用当地语言中特有的词汇来记录传统故事”。瓦努阿图还于2020年12月正式发布《瓦努阿图共和国国家语言政策》和《国家语言服务部语言政策》两份文件,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制定了针对土著语言的语言政策。再如,为避免民族语言逐渐消失,巴布亚新几内亚于20世纪80年代便在一些省份和地区尝试设立使用民族语言的幼儿园,并在一些学科中增加民族语言内容。90年代起,随着民族语言教育的发展,土著方言融入教育体系中。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还制定了相关指导方针,颁布了《巴布亚新几内亚语言发展》政策文件,对民族语言学习作出了具体规定。进入21世纪,虽然新语言政策主张英语取代民族语言成为新教育语言,但新政策并未忽视对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保护,强调在基础教育中加强民族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民族语言作为一门科目纳入小学教育中。这些措施不仅对其他太平洋岛国具有借鉴意义,也对全球其他面临类似问题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参考。该书强调了语言多样性对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体现了对小岛屿国家和地区本土语言文化遗产的人文关怀。

  总之,《太平洋岛屿国家语言文化概论》是一部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具有较高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创新之作,其对各太平洋岛国本土语言文化的详细描述和深入分析,不仅为语言学、文化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数据,也为对太平洋岛国研究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岛国知识的机会,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太平洋岛国知识体系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它对各太平洋岛国语言政策、语言教育和本土传统文化的探讨,揭示了语言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太平洋岛国语言文化传承与保护、语言文化教育与交流等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另外,该书还关注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各太平洋岛国的交流与合作,展示了语言文化在国际交流合作中的独特价值,对于促进中国—太平洋岛国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