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晏清)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民间组织是参与全球治理、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力量。为更好推动中国民间组织国际化发展,10月22日,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与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在京共同发布《中国民间组织国际化发展基线调研项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董强教授介绍项目情况 本网记者王晏清/摄
多维评价中国民间组织国际化发展及现状
随着中国参与全球事务的深入,中国民间组织也开启了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国民间组织在海外的发展如何?海外受益群体的评价如何?存在哪些障碍?未来如何更好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董强教授带领团队用三年时间在缅甸、尼泊尔、老挝、柬埔寨、印度、越南、泰国、黎巴嫩、巴基斯坦、阿富汗、肯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瑞士等15个国家展开调研,共收集到1547份受益民众问卷、39份合作机构访谈材料、36份受援国基层官员和社区领袖访谈材料。报告显示,中国民间组织在区域和国别层面均呈现逐年缓慢累积的过程,并没有出现区域覆盖和国别覆盖快速增加的趋势。
据反馈看,海外不同主体对中国民间组织国际化发展均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希望其未来能够更为深入地在受援国开展工作。中国民间组织国际化发展基于民生项目夯实民心相通基础,将发展中国家的民生需求作为项目设计出发点,为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全球发展倡议贡献了民间力量。调查结果显示,海外受益民众在生活中很容易通过电视、电影、网络等多重渠道接触到中国;此外,绝大多数受访者都使用过中国产品。超过一半的受益民众认为,“中国是一个帮助我们的友好大国。”但受益民众的“喜欢”主要停留在情感认同层面,行为互动层面较为薄弱。
推动中国民间组织更好走向世界
中国民间组织在海外工作的过程中,民心相通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但在投放资金规模、受益群体拓展、援助持续性、海外运作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障碍,规模数量与当地的民生需求形成了较大的反差。报告认为,未来中国民间组织可以吸收其他国际性民间组织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关注并积极持续建设海外公信力,以便更好地融入海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展现其在海外的中国影响力。同时,也需要官方层面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强化中国民间组织的国际化运营和组织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张强认为,中国民间组织要进一步深化共识,明确社会组织的参与空间和职能,在国内与国际两个方面形成双向循环、正向促进;要完善政策工具,打通政策断点,形成更好的政策推动力;要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实现中国青年人才的全球学习模式,深入社区,体会不同的发展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张强点评 本网记者王晏清/摄
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珂、爱德基金会副秘书长佘红玉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国际发展部主任伍鹏结合自身工作情况作经验分享。发布环节由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徐可欣主持。
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珂发言 本网记者王晏清/摄
爱德基金会副秘书长佘红玉发言 本网记者王晏清/摄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国际发展部主任伍鹏发言 本网记者王晏清/摄
中国民间组织国际化发展基线调研项目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指导,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支持,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联合13家国内民间组织、学术机构共同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