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2024-12-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与党的科学理论深入互动,展开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的国际公共产品,也是打造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智慧结晶。

  2024年11月7日,江苏大学举办“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全球文明倡议”学习大讲堂。江苏大学校党委书记李洪波,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张首映,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漆永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邢丽菊,江苏大学文学院院长任晓霏等参加活动,深入研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内涵和世界意义。

  一、 文化自信筑牢民族复兴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是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论断和重要任务,彰显了我们党鲜明的文化立场。

  文化自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李洪波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自信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首映表示,长江黄河流域产生的中华文明是唯一绵延数千年且从未中断的璀璨文明,经历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等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中华文明虽经历多次磨难,但始终保持着文化的同一性和政治上的统一性,同时展现出强大的包容性。

  文化自信为文明创新和民族复兴提供强劲动力。李洪波表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文化塑造着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影响着人们的一切行为活动,滋养着民族生命力,激发着民族创造力,熔铸着民族凝聚力。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世界文明同行共进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指出,中国有句古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这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共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引。

  文明交流互鉴为百花齐放的世界文明提供根本遵循。漆永祥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打破了中国传统思维中根深蒂固的“向后看”习惯,即过度依赖“祖宗之法”的束缚。在过去,这种思维模式无论是在国家层面的重大决策,还是在民众日常生活的细微选择中,都表现得尤为明显。人们往往倾向于回顾历史,将祖宗的成法视为行动的不二法门,却缺乏面向未来的勇气和创新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鼓励我们跳出历史循环的窠臼,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推动文化创新与交流互鉴。这一思想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尊重与包容。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不同文明间的包容共存、交流互鉴,为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不仅要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要将其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

  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进步注入强大动能。张首映认为,多元文明之间的接触、碰撞、彼此学习和相互吸收是文明进步的必经之路。古希腊哲学和科学在罗马帝国消亡后盛极而衰,却为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后的启蒙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埋下伏笔。中华文明以虚心向学的态度接纳外来文明的先进因素,集百家所长为己所用,并将其发扬光大。如佛教虽产生于印度,却在中国开枝散叶,并辐射至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马克思主义虽产生于西方,但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互鉴、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不断推进中国化时代化,进而成为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文明交流互鉴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拓展传播渠道。任晓霏以中国古代蒙学典籍为例,指出了中国古代蒙学典籍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的独特的历史作用。一方面,中国古代蒙学典籍是对汉字文化圈的构建。《急就篇》《千字文》《开蒙要训》《太公家教》《兔园策府》《三字经》等我国传统启蒙读物走出国门,成了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童蒙的案头书,并进一步演变、生发,形成了“童蒙读物子文化圈”;另一方面,蒙学典籍是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启迪。大航海开启了东西文明面对面交流互鉴的时代。从高母羡首次将蒙学典籍《明心宝鉴》译成西班牙语,到葡萄牙曾德昭、安文思选译“四书”“五经”;从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等人对孔子的顶礼膜拜,到翟理斯、裨治文在《中国丛报》《中国评论》中对蒙学典籍的系统阐释和译介;从俄罗斯罗索欣、俾丘林对《三字经》的连续译介,到英国当代汉学家鲁惟一、意大利汉学家白佐良对蒙学典籍的传播,中国古代蒙学典籍和儒家思想穿越时空,不仅对西方现代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激发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无限活力。

  三、全球文明倡议指引人类文明前进方向

  2023年3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全球文明倡议回答了不同文明如何相处、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等重大问题,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全球文明倡议打破“西方中心论”“文明优越论”等论调,为人类现代化绘就了新愿景。邢丽菊认为,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掌握着世界政治的主导权,在文明问题上坚持“西方中心论”“文明优越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现代化既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能搞简单的千篇一律、复制粘贴。中国式现代化主张从历史长河中把握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功能,并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为人类现代化绘就了宏阔图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确立,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国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极大丰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基本内涵。

  全球文明倡议主张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了正能量。邢丽菊表示,历史已经证明,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都无法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这就需要各国携起手来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其中既需要经济和科技的力量,也需要文化和文明的力量。文明交流互鉴是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路径。全球文明倡议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只有从多种不同文明中汲取营养、取长补短,才能跨越“文明冲突”的陷阱、摒弃意识形态纷争,共同为促进人类文明多元共存和世界和平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球文明倡议携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一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了新路径。邢丽菊认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动力,文明是发展与安全的土壤,发展与安全又是文明演进与前行的途径。全球文明倡议在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的基础上,凝聚了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共识,回应了各国加强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迫切诉求,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全球发展与安全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