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中国与东盟国家深化国际产业合作的前景

2024-10-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成效显著,双方连续四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产业合作领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的背景下,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深化国际产业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与东盟国家深化国际产业合作的新机遇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加强合作机制建设和政策协调,逐步消除生产要素跨境流动的制度障碍。从区域制度环境、产业变革趋势和经济发展需求等因素来看,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技术创新、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等领域面临产业合作的新机遇。

  (一)工业4.0与技术创新合作

  当前,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面临着推动经济复苏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挑战。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东盟各国相继推出工业4.0战略,以推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中国与东盟国家对科技创新合作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国与东盟国家于2023年9月签署了《中国—东盟技术合作协议》。同时,RCEP协定的全面实施也为成员国之间的技术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与东盟应进一步加强在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政策对接和经验分享,共同探索适合本地区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二)数字技术应用与数字经济产业合作

  数字技术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正在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变革。其融合应用不仅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也在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此背景下,东盟国家正在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2018年以来,东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如《东盟数字一体化框架》《东盟数字总体规划2025》等,旨在将东盟打造成“由数字技术、服务和生态系统驱动的领先数字经济体”。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数字经济产业领域具有显著的互补性。近年来,中国对东盟制造业的直接投资保持增长趋势。其中,电子产品制造已成为中国对东盟制造业直接投资的三大流向之一。这种投资布局不仅为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创造了机遇,也促进了东盟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数字产品制造、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要素驱动等领域保持积极合作态势。中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而东盟国家则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丰富的数据资源以及吸纳新技术的潜力,双方在拓展数字经济合作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三)区域公共产品需求与基建项目合作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为支撑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关键支柱。为满足区域公共产品需求,东盟国家制定了《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在“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的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基建合作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合作项目涵盖了交通、能源、信息和产业园区等多个领域。例如,中老铁路、雅万高铁,越南小中河水电站、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中越、中缅、中老跨境光缆,泰中罗勇工业园、中马“两国双园”等。这些项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伴随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务实合作持续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空间持续拓展。在既有合作成果的示范作用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基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实现从硬联通到软联通、从传统基础设施到新型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合作。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落实《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而且将推动更广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四)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绿色发展合作

  近年来,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等问题日益严峻,各国都在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绿色发展道路。在此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推动绿色发展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正在积极落实《中国—东盟环境合作战略及行动框架(2021—2025)》,并已就成立清洁能源合作中心达成基本共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清洁能源产业领域优势互补。例如,东盟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清洁低碳能源资源,而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和开发建设等方面拥有先进经验和雄厚实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绿色转型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将为双方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此外,中国与东盟国家正在探索绿色金融合作,未来将对东盟绿色转型形成重要助力。中国与东盟国家将推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绿色产业政策、绿色金融产品信息等数据交流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参与跨境绿色金融活动。

  持续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国际产业合作的对策

  基于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中国与东盟国家应从改善国际合作环境、对接东道国经济发展需求、夯实产业合作的民意基础等方面发力,以科技合作和高水平双向开放为杠杆,持续深化和拓展国际产业合作。

  (一)营造开放共赢的国际产业合作环境

  开放共赢是深化国际产业合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中国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为各国开放合作提供新机遇。开放共赢不仅体现在扩大市场准入,更体现在加强技术交流、深化治理合作、扩大信息共享等方面。首先,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进程,持续推动RCEP高质量实施和扩员升级。其次,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不断完善人才交流、联合研究和技术转移等相关合作机制。最后,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东盟与中日韩(10+3)、RCEP等合作框架下加强各国产业部门之间的政策沟通和信息共享,提升各方产业治理框架和规则的可操作性。例如,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跨境数据流动合作框架、提升中国与新加坡绿色金融分类法的互操作性。

  (二)因地制宜打造跨境产业集群

  在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同时,聚焦双方经济发展需求,因地制宜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网络。特别是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等领域为重点,发挥龙头企业对合作伙伴及供应商的引领作用,打造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近年来,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出台税收优惠、购车补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支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在这一趋势下,以中资车企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正在东南亚地区发展壮大。

  (三)夯实国际产业合作的民意基础

  为确保跨境产业合作持续深化发展,夯实双方合作的民意基础尤为关键。首先,加快区域国别学理论与学科建设。在全球产供链重构背景下,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历史文化是深化国际产业合作的必要前提。中国应通过加强区域国别研究,提升中国话语在东盟地区的亲和力、传播力和感召力。其次,调动官产学民媒各界力量,进一步优化各领域人文交流形式和机制。以文化、教育、卫生、科技、体育、青年和妇女交流为抓手,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在交流合作中增进相互理解和认同。最后,引导企业在跨境产业合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要充分实施本土化战略,加强本地化人才队伍建设,深度融入当地社会和市场;另一方面,要切实履行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在当地社会建立诚信可靠的企业形象。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后TPP时代亚太区域经济治理中的制度博弈与中国对策研究”(19CGJ04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