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关于全球治理变革和建设的中国方案》公布,明确提出中国将同非方深化团结协作,共同落实“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切实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塑造商业与投资的未来》报告中指出,过去20年间非洲农业产值年均增长4.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农业是非洲经济的重要支柱,非洲各国正不断加大农业扶持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努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推动农业向规模化和现代化迈进。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内容。中方将加强对非洲国家特别是最脆弱国家的支持与合作,为非洲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收入增长和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的推动力。
加快投资进程,挖掘开发潜力
非洲国家经济基础落后,对农业生产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难以保障非洲粮食安全。《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显示,2012年以来,中国与20个非洲国家及地区组织签署农业合作文件31项。2019年中非举办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成立中国—非盟农业合作委员会,启动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和行动计划编制工作。中国对非洲农业产业的投资规模逐渐扩大,缓解了非洲国家资金不足的困境,为非洲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迫切需要的资金支持。中国企业积极布局非洲农业,对推动非洲农业现代化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20年底,中国在非农业投资企业超200家,涉及非洲国家共35个,投资存量11.1亿美元,投资范围涵盖农产品种植、动物养殖、粮食仓储、农产品加工等领域,促进了非洲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延伸,提高了非洲农业的商业化和规模化水平。
中国应加快对非洲农业的投资与合作进程,促进非洲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应加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等中非种植业合作,推动养殖业合作,向非洲提供现代化种植业、养殖业技术和设备。支持非洲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促进非洲农业产业链发展,提升非洲农产品附加值。支持建设中非农业生态观光基地,打造具有非洲风情的“餐饮+住宿+休闲”田园综合体,鼓励非洲农牧民探索特色农产品、饮食、节目表演以及越野车、骑马、森林探险等生态游项目,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实现产业链延伸,增加就业。支持中方金融机构、银行与非洲国家开展农业金融合作,向非洲涉农企业提供贷款、保险和投资基金等,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拓展贸易渠道,促进互利共赢
通过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中非双方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促进两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2020年至2022年,中非农产品贸易额由76.7亿美元增长至89.2亿美元,年均增长7.8%。中国积极扩大非洲农产品市场准入,非洲的水产品、蜂蜜、芝麻、花生、大豆、玉米、咖啡、水果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已实现稳定对华出口,非洲农产品输华绿色通道运转顺利。中非农产品贸易供需对接顺利。湖南、浙江、海南等多地通过举办“非洲好物网购节”、中非主播直播带货、非洲原产地直播连线等形式,让来自20多个非洲国家的200多款特色产品同中国消费者见面,咖啡、红茶、坚果、辣椒等非洲特色农产品热销,推动非洲减贫惠农,满足中国多元化需求。非洲电商网购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激发中非农产品贸易的合作潜力。
中方应积极与非洲国家进行双边贸易洽谈,促进中非双方农产品互惠贸易。首先,应进一步加强中非海关合作,中国与非洲可以通过扩大农产品贸易协定的额度和范围、减免关税、降低非关税壁垒等方式,推动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深化检验检疫合作,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的合作与对接,优化非洲农产品输华准入评估程序,加快农产品准入进程,扩大输华农产品种类,共同推进中非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非互利共赢。其次,应促进中非农产品供需对接和交易,继续开设农产品“绿色通道”项目,共建中非农产品跨境电商平台,利用电商畅通内贸货物跨境运输渠道,持续扩大非洲农产品输华规模。支持举办中非农产品贸易洽谈会、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和推介活动等方式,促进中非农产品贸易对接,为中非农业经贸合作搭建桥梁。最后,支持非洲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确保农产品新鲜运输,降低农产品损耗率,提高农产品运输物流效率,促进非洲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共享现代技术,优化产业结构
进入中非合作的新时期,中国对非粮农合作的方式也逐渐从“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中国同非洲国家共享现代农业技术可以帮助非洲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自动化水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有来自中国19个省份的21家单位在23个非洲国家建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开展了300多项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活动,集中展示了中国先进农业技术,对非洲国家开展“授渔”工作。中国与非洲国家正不断加强中非可持续农业、数字农业、绿色智慧农业、蓝色经济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依托省域“以省包国”农业援外新模式对口非洲国家在关键领域深入试点合作。如海洋强省浙江与非洲国家开展海洋资源合作开发、海洋保护行动,农业大省湖南为多个非洲国家提供农业技术援助等。
推进中非农业合作,中方应进一步同非洲共享现代化技术。借助中国丰富的数字农业经验,可以合作推进数字化农业技术在非洲农场的应用,包括农业物联网、远程监控、精准农业和农业大数据分析等。中方可以向非洲分享先进的农业生态技术,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等,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完善农业领域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农业数字人才常态化交流培养机制,鼓励中非高校、农企、农业研究机构合作举办农业现代化青年论坛、研修班等。推进对非产学研用合作,建设非洲农业技术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形成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建立中非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开展诸如土壤质量改善、病虫害防治、气候变化适应等联合研究项目和农业技术合作,帮助非洲培养更多本土专业性人才。
(王珩,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教授;卢逸丹、周星灿,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