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十周年,2025年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设立的第十个年头。春华秋实,十年有成。借助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设立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挂牌成立的东风,《国家安全研究》2022年创刊以来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三年立一刊的初创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这正是学术期刊需要确立的办刊宗旨。二年长枝叶,三年桃有花。在今年“4•15”的特殊时日,盘点三年来《国家安全研究》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学“理论高地”“宣传阵地”“人才基地”建设的成效,对未来更好地发挥学术期刊助力中国自主国家安全学知识体系构建和专业人才培养等作用意义深远。
理论高地建设: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学术期刊发挥引领理论研究前沿和学术创新作用责无旁贷,而国家安全学科期刊更肩负对接国家安全战略需求、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研究的重任。为此,《国家安全研究》依托常设专栏倾力打造聚焦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思想理论等研究的理论高地。
其一,理论阐释与创新。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推动这一当代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思想理论的学术化转换和学理性融通,本刊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的引领下,从国家重大战略思想的高度深入、系统、全面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和引领前沿研究方向。如,从战略高度思考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深化统筹发展和安全理论,深度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国家安全新征程等,发挥了阐释、深化、创新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既具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意义的重大战略理念的排头兵作用。
其二,国家安全思想理论探索与战略追踪。依托国家安全思想理论专栏,推出数篇古今中外安全思想理论研究最新成果。国家安全战略专栏同样推出22篇多国别多领域安全战略,包括美西方重要大国、中等强国和周边重要国家,其中重磅推出的国家安全战略欧洲专题——德国、英国、法国国家安全战略,引领国内外持续关注和深度研究。
宣传阵地:支撑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
国家安全学是承载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创新发展的一级学科,国家安全类学术期刊肩负着开辟学科建设宣传阵地的历史性使命。
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国家安全研究》设立的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专栏以年均7篇文章的承载量支撑起交叉学科建设重任,尤其是创刊号推出由国家安全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和评议组成员领衔的力作,如《国家安全若干科学与学科问题的思考》《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搭建起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四梁八柱”。三年来,该专栏在加强学科前沿追踪、理论体系完善和研究方法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相继推出数篇引领学科发展的文章,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的国家安全学知识体系。
拓展学科影响力。一方面,选题精心策划、形式丰富多彩。如充分发挥《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的战略安全》等特稿大战略视野的吸睛效应,以专刊和特稿形式第一时间解读党的最新理论创新;在热点透视平台迅速揭秘《多国踩踏事故背后的公共安全风险及治理探析》《全球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面临的突出风险及其治理》《哈马斯混合战争视角下的以色列国家安全漏洞探析》,快速传播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创新和学者见解。另一方面,传播方式多元立体。如,打造纸刊—微信公众号—网站—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等立体宣传网络,服务内外舆论引导与塑造;以新书推介、笔谈、总体国家安全观大事记、国家安全研究动态等形式动态普及国家安全知识、助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人才基地:助力国家安全专业人才培养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强国战略新目标,国家安全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人才建设需求迫切,国家安全类期刊加紧人才基地建设任重道远。
《国家安全研究》创立之初即确定“青年友好型”学术目标,努力扩大,培养读者、作者和学者群体。一是重视国家安全研究作者团队培养,积极为中青年学人搭架成长平台。如,专题约稿时注重老中青三结合,即专家引领、骨干支撑和青年培养;确定投稿选用标准之一为“同等条件下博士研究生和助研学者优先”;鼓励青年作者与编辑老师详细沟通等。二是支持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一方面通过赠送、宣讲等形式为青年学人提供最新研究成果,培养专业兴趣;另一方面通过传经答疑等方式为本专业师生提供投稿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鼓励研究和写作。
国家安全研究是一个严肃且长久的话题,《国家安全研究》在创刊第四年仍在努力成长。“独行快,众行远”,国家安全学刊人愿以全新的理念、高远的视野、严谨的治学努力为同行人搭建起国家安全学的理论高地、宣传阵地和人才基地,共同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发展、学术创新与国家安全实践相辅相成,为打造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学刊和传播中国学者声音、理论创新和实践方案贡献力量。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国家安全研究》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