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北京市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5-04-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刘越 通讯员张丽娜 王明珠)4月10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第二届北京市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北京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领导,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邹凌,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曹文军,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胡继平等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现场

  北京市委国安办领导对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牢牢把握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政治方向;二是依法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三是准确把握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四是推动国家安全教育的全覆盖;五是不断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的能力水平;六是探索国家安全教育的科技赋能和手段创新。
  邹凌指出,国家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首都师范大学作为北京市属重点师范院校,长期致力于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在推动国家安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和社会影响力。首都教育系统要始终牢记看北京首先从政治上看的要求,秉承高校稳定首都稳定全国稳定安全理念,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不断健全安全格局,塑造大安全态势,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曹文军表示,首都师范大学始终坚持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服务国家安全和首都发展战略方面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一是坚持更高站位,以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安全战略实施;二是加强统筹谋划,推动建立多层次国家安全教育综合体系;三是重视创新突破,促进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胡继平表示,国际关系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办学传统,深挖自身潜力,广泛动员师生力量,为推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贡献力量:一是建设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二是出版国家安全读本;三是建设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师生宣讲团。
  开幕式后,举办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理论研究”和“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实践探索”专题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北京日报社等单位的专家,围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展开深入交流。
  在理论维度,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明和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院长刘凯,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于铁军,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申世飞,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院长肖晞等学者提出,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需扎根中国实践,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推动国家安全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学理支撑。
  在实践层面,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副校长尹德挺、北京日报社副总编辑曹斌、北京市商务局对外经济合作处处长焦刚、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北街道办事处主任龙子昂分别分享了干部培训、国家安全教育全媒体传播、企业“走出去”、超大型社区治理中的鲜活案例,彰显了国家安全教育必须扎根基层、服务大局的鲜明导向。
  在育人路径上,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张爽、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谢新水和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学院教授葛蕾蕾等依托教学实践探索提出的“融合式教育”“贯通式培养”“学思悟践”等新模式,也为将国家安全教育深度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提供了创新思路。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海梁在总结中表示,首都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以首善的标准,将服务国家安全战略作为使命担当。依托北京市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统筹学校资源,开展学科建设,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未来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同兄弟院校一道,在市委国安办的领导下共同努力,为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会议由北京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首都师范大学和国际关系学院联合主办,北京市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承办。会议还为北京市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研究员代表颁发了聘书。
聘任仪式现场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