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体系”建设大家谈】刘跃进:国家安全学30年之国家安全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2023-04-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说到历史,由于在国际关系学院上世纪90年代开设国家安全专业,编写国家安全类教材之前,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国家安全学”这个概念,也没有这方面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不是意味着国家安全学历史只能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国际关系学院开始的国家安全专业设置、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 

  刘跃进:确实,“国家安全学”这个名称是上世纪90年代才出现的,系统的国家安全理论是由《国家安全学》首创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与人类思想史没有什么联系。中国历史上没有“哲学”这个名词,但不能说中国历史上没有哲学;人类发明和使用“地球”这个概念很晚,但地球本身早已存在。 

  据我所知,“国家安全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994年,“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和学科建设思想始发于1998年,2004年的《国家安全学》首次构建了一个比较科学的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2014年的《为国家安全立学》进一步探讨了国家安全学理论和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问题,2018年国际关系学院以目录外自设专业的形式首次招收国家安全学专业研究生,同年教育部作出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决定,2020年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正式把国家安全学列为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但是在此之前,在“国家安全学”一词出现之前,关于国家安全的思想和理论早已出现在人类思想史上了,其中包括西方现代国家关系理论中存在的国家安全思想和理论,也包括比这更早的中国古代的各种国家安全思想和理论。 

  我一直认为,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都不像一些人说的那样是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出现之后才出现的,“国家安全”概念也不是国际关系理论界普遍认为的出现于1943年。从历史和逻辑两个角度看,有了国家就有了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都是随着国家出现而出现的。有关国家安全及国家利益的思想理论,虽然不可能随着国家安全及国家利益的出现立马就出现,但在古代确实已经存在着各种各样关于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观点、思想和理论。中国先秦时期就大量出现的“国安”一词,多数情况下表达了“国家安全”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国家安全”概念的古汉语表达。中国古代的“国安”“家国天下”“居安思危”“富国强兵,甚至上智为间等概念和命题,都体现了各具特色的国家安全智慧和思想。 

  在当前的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学中,我们需要充分挖掘这些中国古代的国家安全思想理论,撰写《中国国家安全思想史》以及《中国国家安全史》等,为国家安全学专业的研究生、博士生开设国家安全史方面的课程。国家安全史和国家安全思想史的研究,不仅是为学生开设国家安全史课程的需要,而且是深化国家安全学理论的需要,是深化国家安全现实问题研究的需要,是完善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的需要。    

  中国社会科学网从现实情况看,国家安全史和国家安全思想史研究和教学,确实是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学需要补齐的短板,但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特别是基本概念研究,是不是更为重要?我发现您以往的研究成果,有许多都是对相关概念的辨析。 

  刘跃进:在当前的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中,如果说国家安全史和国家安全思想史是“短板”,那么国家安全基本概念和理论则是“晃板”,摇摇晃晃的“晃”,摇摇晃晃很不结实的“板”。 

  我本人之所以在国家安全史和国家安全思想史没有什么研究成果,是因为历史学素养不好;之所以写了比较多的国家安全学理论和概念方面的探讨文章,则是因为我本科和研究生学的都是哲学,而且后来还长期讲授哲学和逻辑学,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和逻辑知识,因而在看到一些理论时,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也无论是硕士生博士生写的文章还是知名学者提出的观点,总会自觉不自觉地从哲学的高度和逻辑学的精度来观察和思考,这就会发现许多问题,也就给自己提出了许多在概念和理论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的题目。 

  比如对“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概念,我一直觉得国内外现在的各种提法或定义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而写了好几篇相关文章专门探讨,而且在相关著作中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概括来讲,国内外关于“安全”和“国家安全”概念的说法,虽然常常被说成了“定义”,然而许多根本就不是定义,而是对英语security或汉语“安全”的语词解释,就是错把词典上的“语词解释”或“释词”当成了科学上的“概念定义”。有一本几年前翻译过来的《现代安全研究》,开篇就是概念问题研究,但其中列举的10位学者的“安全的定义”,几乎没有一个是对“安全”概念的“定义”,多是对英语security一词的解释,或者是与安全有关的某种陈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清楚逻辑学已经非常明确揭示出来的概念与语词的关系,不掌握这方面的逻辑知识,不能很好运用这一逻辑知识和方法来解决概念的定义问题。 

  在国内,也有许多对概念的解释存在着大量问题,特别是乱用“内涵”和“外延”的情况。例如,有人说国家安全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国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国土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水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极地安全等等;也有人说国家安全外延非常广泛,包括国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国土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水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极地安全等等。那么,国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等等究竟是国家安全的内涵,还是国家安全的外延?严格来说,这么多的“安全”,以及近年来不断增加的更多的“安全”,既不是国家安全的“内涵”,也不是国家安全的“外延”,而是国家安全的“内容”。那么,什么才是国家安全的内涵?对此,逻辑学早已经指明,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即这一个或这一类对象具有而其他对象不具有的属性。国家安全的特有属性是什么,国家安全概念的内涵就是什么。我一直认为国家安全的内涵就是国家不受内外各方面的威胁和危害。因此,从内涵上下定义,国家安全就是一个国家不受内外各方面威胁危害的客观状态。至于国家安全的外延,则是古今中外所有国家的安全,如中国先秦时秦国安全、晋国安全、赵国安全、魏国安全等等,古希腊时雅典城邦安全、斯巴达城邦安全等等,还有世界各地先后出现的各个国家的安全,以及现在中国的国家安全、美国的国家安全、日本的国家安全等等。在人们越来越重视揭示和研究国家安全包括国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等等丰富内容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从内容上给国家安全下定义,即国家安全就是一个国家所有国民、所有领域、所有方面、所有层级安全的总和。 

  如同在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中存在着许多概念定义和概念使用方面的问题一样,国家安全学理论中的概念问题也不限于“国家安全”这个概念,不限于我们前面讨论的概念定义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网:在概念及其定义之外,国家安全理论也是您所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而且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您有什么想给大家介绍和分享的吗? 

  刘跃进:开始研究国家安全学理论和学科建设问题不久,我就特别强调国家安全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认为国家安全学应该是一门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综合性学科。 

  在科学性方面,我认为应该确立系统的国家安全观,运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国家安全问题。为此,我在2001年发表了《系统安全观及其三层次》一文,指出“国家安全是一个社会大系统”,“国家安全活动和国家安全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因而必须运用系统的观点、原则和方法分析研究国家安全和国家安全活动,以及国家安全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人文性方面,我特别强调国家安全和国家安全学要有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就是要把国民安全放在国家安全的核心地位和最终目的地位。对此,我一开始构思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就把国民安全置于所有国家安全要素的最前面。2000年,我专门发表了《国民安全与国家安全》一文,其中第一个小标题是“国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第二个小标题是“国民的安全和利益是国家安全的根本目的2004年版《国家安全学》在分章讨论国家安全的10个基本要素时,国民安全被置于所有国家安全要素的最前面,还专门以两个小标题强调“国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国民的安全是国家安全活动的根本目的”这两个重要观点或理论。 

  如果说我在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中提出了什么比较重要的观点,那么第一个是关于国民安全是国家安全核心和国家安全工作根本目的的国家安全价值观,第二是关于确立系统安全观的科学思维。此外,强调国家安全学理论运用“古今中外归纳概括法”,在方法论上也应该有其独特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网:您认为如何构建国家安全学这门交叉学科的概念体系和理论体系?如何体现中国特色?

  刘跃进:当前,在国家安全学列为一级学科、不少高校在积极开办国家安全学专业的情况下,要把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好,把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建设好,首先必须真正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地位,其中最重要的是确立“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的国家安全核心价值观,同时还必须充分理解“国家安全涵盖领域十分广泛”重要论断的总体性科学含义。 

  就概念研究和学科的概念体系来说,我们必须重视最基本逻辑方法的运用。要把国家安全学理论和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涉及的众多概念搞清楚,首先必须掌握逻辑学早已确立的下定义的基本方法,而不能不顾逻辑要求任意定义概念,更不能把词典学上的语词解释当作科学理论中的概念定义。只有按照逻辑学关于概念的理论和下定义的方法,把现有的一个一个概念搞清楚,同时不断发掘提出必要的新概念,最终才能形成国家安全学理论和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中的基本概念体系。如果不掌握基本的逻辑知识和方法,不重视概念定义中的基本逻辑要求,那么就不可能科学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一个个基本概念,更不可能构建出科学合理的国家安全学概念体系。为此,中国社会科学网新年之前向我约稿时,我就写了一篇《用抠字眼精神夯实国家安全学基础》的短文,强调严格定义概念的重要性。 

  说到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的构建,除了真正学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还需要运用一些有效的研究方法。我过去强调的“古今中外归纳概括法”“系统科学研究方法”等,在今天应该依然有效。之所以强调“古今中外归纳概括法”,是因为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必须具有普遍适用性,不仅要能够解释和服务中国当前的国家安全现实,也必须能够解释中国古代的国家安全,而且还必须能够解释世界各国从古代到今天的国家安全现象。这是国家安全学理论必须达到的层次和高度。要是没有这个层次和高度,只归纳概括和能够解释当前中国的国家安全,那么这个学科就不是“国家安全学”,而是“中国国家安全研究”。在1998年提出国家安全学体系构想不久,我们就运用“古今中外归纳概括法”和“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在相关论文和《国家安全学》教材中初步构建了一个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最近几年,我进一步明确地把其称作“四面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和“四面一体的国家安全学体系”。这里的“国家安全体系”,是指客观存在的国家安全现实所具有的这种体系性,是对古今中外国家安全现实归纳概括后形成的,它反映了古今中外国家安全的普遍性情况。这里的“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本质是说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需要反映客观存在的四面一体国家安全体系这一现实,按照这个现实来建构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这里所说的“四面”,一是国家安全本身及其构成要素,二是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三是威胁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四是国家安全保障活动和保障机制。这四个方面的统一,就构成了国家安全体系和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的具体内容非常复杂。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这四个方面中,只有第一个方面是国家安全及其构成要素和内容,其他三个方面都不是国家安全,不属于国家安全,而是与国家安全相关的事情。例如“国土面积”,是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但不是国家安全的内容,只有“国土安全”,才是国家安全的构成要素和内容。再如军事,也不是国家安全,不属于国家安全,不是国家安全的构成要素和内容,只有“军事安全”才属于国家安全,才是国家安全的要素和内容。这就是说,在四面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中,“军事安全”属于国家安全内容和要素,是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总体上的“军事问题”是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是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外部他国的“军事入侵”是威胁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是第三个方面的内容,本国军事国防建设则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措施和手段,是第四个方面的内容。这里涉及的,还是前面说过的概念的准确性问题。无论是建构国家安全学概念体系,还是建构完整的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都必须准确定义和理解各种不同概念,特别是要分清一些关系比较紧密的不同概念,如安全、安全感、安全能力、安全活动、安全机构等等,就是不同的客观存在,也是内涵外延都不相同的不同概念,因而,不能在定义安全概念和国家安全概念时,把安全感、安全能力、安全活动、安全机构等都放进去。这也是现在国家安全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说到“中国特色”,2004年版《国家安全学》构建的就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在研究国家安全理论问题、建构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时,我们采用“古今中外归纳概括法”,从而使这个理论体系具有古今中外普适性的科学视角,这就超越了传统安全研究和传统国家安全理论的西方视角,使其具有了中国特色。例如,普遍性的“国家安全”概念,既不等于national security,也不等于state security,这就需要根据汉语“国家”一词所具有的普遍概括性,给西方语言造一个新词“guojia”,在英语中把“国家安全”表达为“guojia security”。这个观点,写在了《国家安全学》教材里,也写在了我的相关论文中。这是不是很有中国特色?事实上,中国人如果能够根据时代理念、人文价值、科学方法、逻辑思维,独立思考和研究各种国家安全问题,由此提出自己独创性的观点和理论,创建学科体系,就必然具有中国特色。因此,中国特色并不必要特意去追求,只要是中国人在汉语文化体系进行科学的创新性研究,就必然具有中国特色。如果刻意去想如何体现中国特色,可能会使中国特色变得不伦不类,甚至失去理论的科学性。我们没有刻意追求中国特色而创立的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事实上就是一个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 

  最近,人们在谈论建构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这应该说是更深层次上的中国特色问题。中国人自己创立自主知识体系,必然是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中国人创立的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也必然是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知识体系。《国家安全学》《为国家安全立学》等论著中建构的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就是一个初步的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也可以说是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1.0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王晏清 采访/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毕雁)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