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二十题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跨国民族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点思考

2022-07-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与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民族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跨国民族是指跨国而居的同一民族,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民族现象,在中国也普遍存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中,跨国民族因国家主流文化、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政策的不同,面临着如何处理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问题、面临着境外势力对跨国民族的意识形态渗透问题、面临着境内外不同文化对其影响滋生非传统安全的问题等,这就要求新时代民族工作在处理跨国民族问题时,需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跨国民族对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复杂性关系 

  

  跨国民族问题是现代国家的产物,边界线的生成导致同一民族可能生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完全不同的国度,这就注定跨国民族在认同问题上充满着复杂性。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我国境内居住着诸多的跨国民族,并且在文化上深受自身传统文化的影响,这导致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认同危机。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跨国民族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具有同一性,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换;另一方面,跨国民族对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也存在对立的一面,这并不是说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但是错误的民族政策可能导致二者的冲突,导致跨国民族对其他地区较发达的同源文化产生认同,削弱对本国的国家认同。因此,在处理跨国民族的认同问题上,必须明确和贯彻民族认同隶属于国家认同这一基本原则,必须维护和巩固国家认同的优先地位。国家认同的优先地位并不是忽视民族认同,而是构建国家与民族之间的认同和谐,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认同和谐。

  

  

  境外势力对跨国民族的意识形态渗透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使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跨国民族的同源性决定了它们在民族意识、民族感情、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极高的相似性和认同感。也正因为如此,跨国民族地区成为境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地区和前沿阵地,其经常打着民族、宗教和人权等旗号,大肆挑拨跨国民族地区民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不断煽动民族仇恨,鼓吹宗教极端主义等。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由于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及其经济水平等的差异,在交流过程中产生摩擦本是自然现象,但这些问题被境外敌对势力当作意识形态斗争的支点,利用跨国民族内部的复杂性,在国际场合大肆进行舆论宣传,污名化中国民族政策,加大跨国民族对党和国家的分离倾向。这就要求国家加强在跨国民族地区的意识形态工作,增强对跨国民族意识形态的引导和影响,提高跨国民族对境外意识形态渗透的辨别能力,优化政府对境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的治理,增加跨国民族对党的认同、国家的认同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非传统安全对跨国民族问题的影响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出现经常与跨国民族问题联系在一起,不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有跨国民族问题的地区一般都有非传统安全问题,而跨国民族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基本都有跨国民族的影子。非传统安全本身具有内容上的多样性,包括文化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和恐怖主义等多个方面,导致对跨国民族的威胁因素涉及比较广泛,他们的权重也可能随着不同地区内外因素影响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不同的跨国民族地区要区分哪些是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先因素。新时代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跨国民族与外界同源文化民族的接触机会越来越多,新的跨国民族问题也可能随着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我们密切关注这一动向。从当下中国的实际看,跨国民族向心力与国家凝聚力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矛盾和冲突,但这并不意味着影响跨国民族问题的非传统因素已经消失,非传统安全问题仍然深刻地影响着跨国民族问题,例如在新疆地区“三股势力”和“双泛”思想等非传统安全因素对跨国民族问题的影响依旧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相关势力对本国跨国民族的支持、煽动和怂恿。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因地制宜地处理好因非传统安全而导致的跨国民族问题。

  

  

  跨国民族地区构建共同体意识的制度化建设

  

  强化跨国民族国家身份认同是一个复杂、系统和长远的工程,应根据不同跨国民族面临的具体问题,在更加开放和动态的环境中,协调好跨国民族关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构建一套“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良性互动的认同构建机制,形成多维联动和协调有序推进共同体意识建设的合力。首先,完善对跨国民族地区的经济扶持制度。跨国民族地区普遍在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是影响跨国地区对国家身份认同的根本症结所在,这就需要依靠政府、市场和个人三位一体的联动作用,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完善国家在跨国民族地区的教育机制。在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的进程中,全面加强“五个认同”教育,在跨国民族民众记忆中形成共享的历史文化记忆,为跨国民族学生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良好的文化和心理基础。再次,完善国家宣传机制建设。对跨国民族地区中华民族认同的宣传不能浮于表面,要通过真实的故事,通俗的表达方式,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良性传播机制,使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入脑入心。最后,完善在跨国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导机制。跨国民族地区文化水平的落后严重制约着对国家意识的培养,外加境外势力的渗透更加加重了跨国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危机,这就需要完善我们对跨国民族地区的引导机制,抓住各个关键节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小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大力推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我国跨国民族在共同体意识的构建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纵观全局,跨国民族依旧是外部势力渗透的主要目标,是共同体意识建设的薄弱环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中要把事情办到实处,增进各跨国民族对祖国的归属感,提升跨国民族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从当前的挑战来看,国外因素对跨国民族地区的影响较大,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和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提高对付境外文化渗透的能力,内外联动解决好跨国民族地区共同体意识的构建问题,促进各民族相互交融,防范化解跨国民族地区的各种风险隐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汪金国,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副所长,教授,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辉,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跨国民族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王晏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