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贸区(港)法治智库联盟第八届轮值会议暨自贸区(港)十周年回顾与展望论坛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

2023-09-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9月9日,中国自贸区(港)法治智库联盟第八届轮值会议暨自贸区(港)十周年回顾与展望论坛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指导,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自贸区法律研究院、WTO研究中心主办,复旦大学自贸区法治研究中心协办。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罗培新,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清华大学教授杨国华,海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勰先后为论坛致辞。本次论坛由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院长贺小勇教授主持。
参加中国自贸区(港)法治智库联盟第八届轮值会议暨自贸区(港)十周年回顾与展望论坛嘉宾合影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论坛旨在进一步探讨并总结10年来各地自贸区(港)改革开放的制度创新经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提升自贸区(港)的功能,并准确判断国际经贸规则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自贸区(港)制度创新如何与之相衔接。本次论坛分为三个主题:“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特色”“自贸试验区功能提升”“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经贸规则”。来自国内高校自贸区(港)智库学者、实务界专家,就三个主题展开了讨论。
  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特色主题研讨中,专家就上海、海南、浙江、四川、湖南、重庆、广西、河南、江苏等自贸区(港)的独特制度创新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自贸区(港)制度创新既有可复制可推广的特征,又有差异化的特色。“自贸试验区功能提升”阶段,专家们就当前经济全球与逆全球以及对自贸试验区定位和功能提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对自贸区(港)在投资开放、绿色金融、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功能提升进行了展望。在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经贸规则阶段,大家就CPTPP贸易便利化、投资、环境保护、劳工标准、国有企业、补贴等规则如何在自贸区(港)先行先试、压力测试进行了研讨。
  与会专家表示,本次论坛聚焦自贸区(港)功能提升,聚焦制度型开放,是学界和实务界对自贸区(港)如何深入对接国际经贸新规则、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如何统筹发展的有益探索。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今年恰逢十年。十年来,全国设立了21个自贸区(港),构筑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新格局。自贸区(港)作为中国开放高地,制度创新是核心,累计形成了278项制度创新成果,初步形成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度框架。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效应明显。21个自贸区(港)占国土面积不到千分之四,却贡献了全国六分之一以上的进出口总值和吸引外资总量,为中国巩固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强大动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