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院士推荐!这本书,“绘制”出农机装备产业与技术发展路线图

2024-05-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寻求一条适合我国农机装备产业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这一重要论断为新时代推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农业装备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根本遵循。

  然而,农机装备具有受众面小、技术变化快、制造利润薄等特点。长期以来,借鉴国外发达经济体农机装备产业与技术发展轨道,误导了我国农机装备产业与技术的发展,不仅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弯道超车”,而且还产生了诸多不适合中国国情,不利于我国农田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的问题。为此,亟需梳理符合国情的农机装备产业与技术发展路径图,这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指南、公开招标的初衷。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农机装备产业与技术发展路线图》一书,由江苏大学联合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编著,是在中国科协项目的资助下,由李洪波教授和王博理事长任主编,并组织农机产业领域权威专家、学者合作撰写完成。作为本书顾问,我有幸参加了《农机装备产业与技术发展路线图》项目启动会与研讨会,也见证了该书的成稿过程。

  该书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农机装备产业与技术发展及现状,客观分析了产业与技术发展的态势及需求,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的系统理论分析框架,详细指明了当前我国农机装备产业与技术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瓶颈,清晰勾勒了拖拉机、智能灌溉、联合收获机和小微型农机产业与技术发展路线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农机装备产业与技术发展政策建议。不仅体现了江苏大学的责任担当,也为我国实现农业强国、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贡献了重要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一部探讨农机装备产业与技术发展路线的新作 

  《农机装备产业与技术发展路线图》(由江苏大学联合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编著,李洪波教授和王博理事长为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紧紧围绕我国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要求,遵循立足现状、预测未来、识别瓶颈、突破发展和政策保障的分析逻辑,勾勒出清晰可行的农机装备产业与技术发展路线图。该书的创新性和特色体现为:

  一是深刻阐明我国农机装备产业与技术发展的实践要求。该书“以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为基本遵循,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的重要论述贯穿始终,明确了农机装备产业与技术发展目标,揭示了尚存“四基不稳”和技术“卡脖子”等瓶颈约束,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农机装备产业与技术发展路线图提供基础依据与决策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是系统勾勒我国农机装备产业与技术发展的实现路线。该书以总路线图为纲领,聚焦动力机械拖拉机、管收机械智能灌溉和联合收获机,以及适合丘陵地区的小微农机产业与技术发展,以丰富的场景、翔实的资料系统论述,为我国“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为农业机械化引领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论工具,具有很强的决策参考价值。

  该书最大的特色是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得非常巧妙,提出了“物理-事理-人理”的系统分析框架,观点既新颖独到又兼具可操作性。这一特点,一方面得益于编者对农机装备产业、科技管理、农业政策等多学科知识的广泛涉猎与长期积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江苏大学的学科优势,长期瞄准农机特色、助力农业建设决心和能力。期待该书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培养更多“知农爱农”人才,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胡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