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文艺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后呈现繁荣态势,不仅网络文艺优秀作品大量出现,囊括了现实、历史、青春、玄幻、科幻等诸多题材,出现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直播、网络短视频等多种载体,而且网络文艺创作手法不断成熟。伴随网络文艺迅猛发展的是,网络文艺批评也逐渐成为网络用户满足自身情感输出、观点表达、寻找认同感等需求的重要渠道之一。在视频网站上,观众可以通过弹幕互动的方式实时发表感想;小说阅读平台上,读者可以通过本章说、评论区互动等方式与创作者直接对话;音乐平台上,听众也可以在评论区结合个人经验自由地抒发听歌感受、表达对歌曲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文艺批评与传统文艺批评并未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而自动融合。与网络文艺作品发布后收获的大量线上文艺批评相比,线下的学院派文艺批评对于网络文艺仍显生疏,不仅从事网络文艺批评的研究者人数较少,而且学术界对于网络文艺的认识和评价与实际情况还有一些出入。一些学者在充分认识到网络文艺批评弊病的基础上,站在传统文艺批评的立场上,提出应该加强传统文艺批评对网络文艺批评的引领作用;另一些学者则秉持与时俱进的原则,认为传统文艺批评应自觉适应网络生态,通过主动改造自身而与网络文艺批评交融,使传统文艺批评发挥在场作用,但在怎样使二者有效交融方面仍缺乏有效办法。我们以豆瓣文艺批评为例,从当前网络文艺批评的困境、豆瓣文艺批评在大众话语与专业话语之间的平衡、豆瓣文艺批评的启示等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希望可以深化关于网络文艺批评和传统文艺批评深度融合的认识。
一、各说各话:当前网络文艺批评困境
学术界对网络文艺批评存在不同理解。由于传统文艺批评的思维、话语及价值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不少批评者在谈到网络文艺批评时,经常会习惯性地将其进行有限拓展:或将其视为文艺批评的发表载体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纸质媒介转移至网络平台,而批评的观念、方法、立场、标准并未发生实质变化;或将其理解为对于网络文艺的批评,即评论者基于传统文艺批评标准来审视网络文艺,因而对于网络文艺评价普遍不高。两者看似存在差别,其本质却一致,均将传统文艺批评的方式挪用到网络文艺作品,而忽略了网络文艺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只有了解网络文艺区别于传统文艺的内涵,研究者才能准确把握其本质特点,对其进行有效阐释。“要想真正建立起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必须把握网络文学的本质,同时研究网络文学的核心质料。网络文学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文学,如果从经济层面类比,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言语市场’上存在着先天不平等的现实。”遗憾的是,不少研究者在设计线上批评与线下批评的融合之道时,却忽略了传统文艺批评与网络文艺批评存在的巨大差别。当前不少主流平台开设了专业评论区,一些文艺批评专业期刊创建了微信公众号甚至APP,以为将专业批评移植到新媒介平台,或是推出有关网络文艺的专业批评,就可能使传统文艺批评和网络文艺批评融合,这是一种过于乐观的期待。原因就在于,这些措施还是以传统文艺批评的标准、话语、价值评价网络文艺现象,只能在互动性这一点上弥补传统文艺批评的不足,但在大众性、娱乐性、商业性上仍然无法体现网络文艺的诉求,自然会缺乏有效性。事实上,很多文艺批评专业期刊微信公众号和APP的浏览量依然低迷,传统文艺批评的专业性、高冷性让普通民众对其敬而远之。有学者出于对中国当下文坛现实状况的观照,分析了真正的“批评性”应具有的基本涵义,包括“现代性”的精神、“真善美”的核心价值、批评的功能作用、批评者的主体性精神四个方面。从这一关于批评性的界定来看,网络文艺批评显然并不具备传统文艺批评的批评性,甚至与传统文艺批评大异其趣,网络文艺批评的内容也良莠不齐:“目前网络文艺的生产、消费、鉴赏、评价存在着乱象丛生的野蛮生长……却鲜见或不见专业、主流和权威的文艺批评家的身影和声音,点击率、粉丝数、转发量、点赞或吐槽数成为衡量和评价文艺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而网络文艺批评的支持者则认为:“大众的一部分是非常聪明、积极、主动的人,他们绝不肯被任何意识形态或权力操纵……产业和粉丝之间的关系不是操纵与反抗的单纯的二元对立。面对这些‘作假’或‘操纵’,大众的态度和反应是多样的:认可、视而不见、冷笑、反抗、放弃,等等。”
现有的网络文艺批评是新旧两个机制在同时运行,相互之间交叉少,缺乏相互对话的基础。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1)媒介环境发声迅速变化,传统文艺批评很难跟上新媒介的发展;(2)传统书面语与次生口语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天然具有不同的发表平台。在传统文艺批评工作者看来,网络文艺批评总是与商业化、娱乐性、低水平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尽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传统文艺批评对于网络文艺批评的质疑,与他们对日常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限度持有根深蒂固的怀疑传统息息相关。法兰克福学派的西奥多·阿多诺认为,如果用已被认定的、可理解的方式说话,那么其后果就是让人无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语言的惯性表达会束缚人们的思维方式,导致无法利用语言资源对世界进行反思。但芮塔认为,这一看法实际上高估了语言的陌生化的作用,也低估了可理解性的重要作用:“指控日常语言被‘商品化’的人,未能承认批判理论也是文化资本的一种形式。”黎杨全将沃尔特·翁提出的“次生口语文化”理论引入了网络文艺批评的视野。所谓“次生口语文化”,是相对于“不知文字为何物”的“原生口语文化”提出的。这一概念的提出较早,受限于当时的语境,沃尔特·翁并没有给出十分清晰的定义,只称其为“电话、广播、电视产生的文化”。发展到当下的数字时代,“次生口语文化”的特征如今更为明显,这一理论的解释力在面对诸多文化现象时也显得愈发强大。朝戈金将数字时代的“次生口语文化”定义为“信息交流还是遵循着口头传统的基本交流规则,只不过不再是面对面交流,而是在网络平台上交流而已。”网络文艺批评是在口语交流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的,其语言表达也必然具有口语文化的特点。将网络文艺批评定位为次生口语文化,有助于理解崔宰溶所指出的网络文艺批评的“方言”术语与传统批评的标准语不同的观点。网络文艺批评的“方言”术语并不令人陌生,相反,这一“方言”是在日常交流语境下使用的,有着极为广泛的通用性和可理解性。但崔宰溶认为其“不再是一般人通过正常的体制教育和教科书能学会的”,这一点却十分符合网络文艺批评的“方言”特征。网络文艺批评是网络用户基于常识和日常经验,通过审美主体对文艺作品共同的切身经验而产生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逐渐累积、交流、传播,构建了独特的网络文艺批评群体。
明确网络文艺批评所处的次生口语环境,有助于我们从口语文化相异于书面语文化的特征出发,理解网络文艺批评的诸种面相。2023年,电视剧《漫长的季节》走红网络,在豆瓣获得9.4分,位居《豆瓣高分华语剧集榜》总榜第五名。在这样一致好评的情况下,有网友发文《逆风吐槽〈漫长的季节〉,这漫长的爹味》,从女性视角指出剧中女性角色性格、地位、作用等的不合理之处。在传统文艺批评领域,以女性主义理论解读经典文学作品早已屡见不鲜,甚至连讨论者也都兴致不高了。当网络文艺批评中出现类似的声音时,尽管也有一些理性的回应,但同时也引发了一次大规模的针对这位网友的攻击,指责其“恰烂钱”“没有娱乐精神”“为黑而黑”。这里我们也看到与网络文艺批评的对抗性相辅相成的另一面,是网络用户对于自己喜爱事物的毫不吝惜赞美的情绪,而不容许他人指出半点瑕疵。无法接受批评,或者是一味地维护都是不成熟的批评心态。很多时候网络用户只能表明自己的态度,其批评尚不具备成为一种独立观点的价值。
沃尔特·翁指出,口语文化往往是“贴近人生世界的”“移情的和参与式的”“情景式的而不是抽象的”,这些描述也很适合概括网络文艺批评的话语实践。豆瓣读书Top250第一名的《红楼梦》下点赞数前三的短评分别是:
朱红尽颓:盛衰之理,本为天命。然而人心就是如此。眼见得他起高楼,于是便不忍心见他楼塌了。见过他鼎盛的时候,再看他的衰败就无比心酸。而更加可悲的是,目睹这场哗变的你,本就是这戏中之人。(2012年5月15日)
fwb: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小学五年级。因所有人都说,这是部名著,于是,期末考后,怀着极大的敬意与耐心,准备好好下番苦功夫。不曾想,从头到尾,一点不打绊儿地,没花多长时间,就囫囵吞枣地顺利看完,幼小心灵还因此生出些疑问:怎么一点儿不象(应为像,引者注)名著呀,即(应为既,引者注)不难懂,也不深刻,不就是些家长里短的故事集锦吗!留下印象的,不是爱情纠葛,不是阶级矛盾,不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而是当时粗糙日常生活中,一些根本无法想象的精美事物……这或许是文学的另一个用处,让人从踏实细节处,活生生触摸到一个时代的体温。只是后来,每当我跟人说起,《红楼梦》对我来说,就是故事会,就是菜谱与家居指南时,十个会有九个半露出惊讶表情,让我觉得自己,可真没文化!(2007年1月15日)
素梳影:亲戚是干什么用的大全(2012年8月12日)
这三则短评极具代表性,相对于传统文艺批评而言,这些短评无论是从思想层次还是从阅读深度来看,仍然停留在阅读的初级阶段,只有较为感性的表述,未能深入《红楼梦》这部经典作品的文本内部。但是,无论是“朱红尽颓”的移情、“fwb”的贴近人生的经验,抑或“素梳影”的具象化的情景式解读,他们的批评风格并不是学院派文艺批评惯常采用的批判性姿态和理论性话语,而是以鲜活新颖的感受、有血有肉的情绪、灵感乍现的碎片式文字表达看法。它们是从批评者本人与文本之间的生命连接中自然地生长出来的人生经验。欧阳友权曾这样肯定网络感悟性批评:“网络感悟性批评可以看作是顿悟式的‘目击道存’,即直指对象要害的自况性无功利表达,说出来的话常常语无顾忌,随心所由,即所谓的‘我手写我心’。”不过从反面来看,感悟性批评虽也有灵光之语,但不能掩盖这些批评最终基本都流于情感认知和感性印象,这也是网络文艺批评常被诟病的重要原因。
新媒体平台对于两种文艺批评人为设置了不同的载体:或将长篇传统文艺批评搬移到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传统报刊客户端,实质仍是传统媒介思维;或为网络文艺批评设置发声空间,如微博、弹幕、APP评论区等,人为制造二者之间的疏离。
二、豆瓣文艺批评:大众话语与专业话语的平衡
豆瓣(douban)是一个社区网站,创建于2005年3月6日。通过引入UGC(用户生产内容)内容生产机制系统及聚合机制,豆瓣实现了以兴趣为基础的社群聚合,打造了无法被竞品替代的趣缘社区的生态环境,是网生性批评的重要基地。豆瓣可以提供关于电影、图书、音乐等各类文艺作品的信息,是一个同时具备品味系统、表达系统和交流系统的网络平台。经过近20年的发展,豆瓣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其文艺批评影响早已远远超越了自身的评价功能,并冲破网络空间的局限,通过反馈进而影响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
豆瓣文艺批评具备品味系统、表达系统、交流系统。与其他后起的平台相比,豆瓣平台的网络批评仍然保持着自己的鲜明特色,这与它诞生的时期有关。作为与Web2.0时代相伴相生的网络平台,豆瓣的架构仍然保留着Web1.0时代的特征——即存储器功能。经过多年的积淀,豆瓣的存目愈发壮大,也愈发显示出自身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但豆瓣作为存储器,大量数据聚合的过程也明显带有Web2.0时代的特色。豆瓣目前所存储的海量资料库,只有少量是网站成立之初由管理员创建的,豆瓣用户在Web20的用户权利甫一获得扩张的初期,就展现出了极高的建设网站的热情。根据“麻油四”的整理,仅“趣味游戏”和“彼得潘的红茶”两位用户就分别贡献了万余条目。如果豆瓣的架构仅仅停留于此,那么它可能随着allmov等纯粹资料库性质的网站一起,早已消失在互联网发展的滚滚长河中。豆瓣依托于Web1.0的资料库,同时又通过在《读书》等杂志做广告的形式吸引了第一批核心用户,显示出豆瓣创始人阿北对豆瓣的核心用户群从一开始就有着清晰的定位。2005年7月,豆瓣首次出现在《读书》杂志,广告词为“收藏、推荐、评价、发表书评,以书会友;300000种书在各大购书网站的价格比较”。这一广告词明显地体现出豆瓣Web1.0与Web2.0的混杂特质。一方面,豆瓣用户可以在网站上进行知识消费,另一方面,“以书会友”的社区功能才是豆瓣真正超越了Web10的设计。这两种来自不同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仍然是如今的豆瓣平台的核心功能,为塑造豆瓣的独特面相发挥着作用。
豆瓣文艺批评更具科学性、合理性,避免人为调整评分功能。豆瓣文艺批评在国内网络文艺批评中具有代表性,它不仅提供最新的文艺介绍及评论等信息,而且还记录网友想看、在看和看过的文艺作品,并提供打分、评价功能。许多观众在欣赏文艺作品后会在第一时间将个人感受记录下来,并成为后续拟欣赏的大众的参考。2023年上映的电影《消失的她》,不仅在经济上创造了高票房,更在文化上掀起了一阵网络文艺批评高潮。人们围绕这部电影引发了争议,这是网络文艺受众自发的网络批评原生事件。在戴锦华、毛尖等专业批评者入场之前,豆瓣某用户在电影初映之时,就以辛辣的语言指责导演贩卖虚伪女权话语,其批评文章迅速被电影出品方以“不实信息”“侵犯名誉权”的理由向站方投诉并删除。这位豆瓣用户坚持重新发文,在新发布的文章中规避了具体的人名等关键词,而以“xxx”取代,并增加了对资本操纵舆论的不正当行为的控诉。用户与电影出品方之间以豆瓣电影平台为中介进行的网络文艺批评之争,被以截图形式留存在文章中。截至2023年10月29日,这位用户在豆瓣电影的影评获得了3500余条点赞,而电影《消失的她》在豆瓣电影的评分已经从开分时的7.5分降至目前的6.2分。从这一微观事件可以看出,网络文艺批评在新媒介时代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带来的启示。一方面,以KOL(关键意见领袖)为核心的网络文艺批评群体,他们的文艺批评水平虽然经常是在传统文艺批评的标准之下,但并不盲从于公众意见,而是能以自身观影经验为基础,有的放矢、言之有物,书写作为个体的直观感受,在传统文艺批评的触角探来之前有效地填充了这一批评空间。另一方面,豆瓣不仅为大众提供了各抒己见的平台,并且通过评分算法、设置规则,相对实现了个人意见与大众反馈的平衡,同时也为大众提供了与资本斡旋的空间。豆瓣创始人阿北在《豆瓣电影评分八问》中强调了豆瓣平台一视同仁的评分机制:“一部电影的豆瓣评分是来评分的人群的平均意见决定的”,“大大佬托大佬也直接找到过我。……据我所知,整个豆瓣系统里没有‘修改电影平均分’的后台功能”。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并行于豆瓣上的网络文艺批评与传统文艺批评已形成了新的变种,即豆瓣文艺批评。如果说传统文艺批评注重理论性、权威性,以专家解读、大众接受为其表征的话,那么网络文艺批评则以口语化、情绪化和生活化为特点,注重自我感受的表达,虽然过于感性化和表面化,却也有吉光片羽的敏锐发现。而豆瓣文艺批评则汲取二者之长,它将传统文艺批评的体系化、逻辑性与网络文艺批评的口语化、生活化进行融合,形成了一种生成性评论。这种生成性评论一方面吸收了传统文艺批评对文艺作品进行理性思考的方式,也追求一定的理论表述和术语使用,另一方面又注意学习网络文艺批评的生活化表述和幽默风趣的文风,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豆瓣文艺批评。豆瓣文艺批评注重作家与文艺作品的直接相遇,不注重从历史背景、时代话语等宏观层面考虑问题,而注重从普遍的人性、人情和作品的细节、人物关系、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力图吸收各家之长,创造出一种兼具理性思考与感性分析、学术表征与幽默风格、大胆假设与举例说明的评论话语。
截至目前,豆瓣读书中关于鲁迅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一共有6962个短评,它们短的只有几个字,长的有三四百字左右。这些评论对于《故事新编》的切入角度各有不同,或讨论小说语言,或分析作品隐含的微言大义,或以幽默方式突出小说的某一人物行为、某一情节、某一典故,或是直接抒发对于作家作品的赞美。这些文艺批评生成于经典作家、权威解读、新媒体文化、市场经济等要素构成的复杂文化语境。评论者立足于个人视角,通常截取某个角度讨论整部作品,只评论给其留下最深印象的某点而不及其余;同时,评论者往往不是用严肃的、理论化的语言表达观点,而是用幽默的、夸张的、炽热的、日常化的话语描述个人对于作家作品的感受。对《故事新编》的评论话语融合了传统文艺批评与网络文艺批评的优点,又与时代氛围、文化思潮、社会生活等进行勾连,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豆瓣文艺批评话语。例如,对《故事新编》的这些评论就很能代表豆瓣文艺批评的风格:
丹AI:《铸剑》神文,语言难以形容其特别。(2012年5月11日)
鹅掌柴:《故事新编》是鲁迅的破冰之作,是鲁迅的文章中,我读过的,修辞最丰富,色彩最饱满的(如果说其他作品都因悲痛和不忍变成了低饱和度的影像,那么这本书就是色彩明快的油彩)。虽然神话传说中的神明、英雄、先圣都在“故事”中被着重突出了悲剧色彩,但依然掩盖不住这本书的鲜艳。《补天》、《奔月》中神和超人的英雄都消亡了;《理水》中“中国的脊梁”困顿不堪,失去“脊梁”的意义,或者被异化;《铸剑》中复仇者的坚定信念与自我毁灭的绝望并存,而复仇者与暴君的死尸竟然也在“大出丧”中滑稽地被“看客”们“瞻仰”。如此等等。《故事新编》里,还有一系列隐藏着的,却深痛的讽刺:神明、英雄、先圣们生活在世界中,总是被其他卑微的小人物围绕,他们消解、扼杀着“脊梁”,同时又观看着自己的戏剧。可悲的是,他们的却有着更加顽强的生命力,至今。(2013年11月10日)
momo:冷知识:嫦娥因为后裔(应为后羿,引者注)老给她吃乌鸦炸酱面而奔月。(2020年3月29日)
Soo Yung:确实不是小说,而像友邻所说的,是一则怪味汤。鲁迅的脑洞确实也大,把经典的传说、童话改编为符合当下语境的讽刺、小说,真有意思极了。(2016年6月19日)
豆瓣文艺批评篇幅一般不长,一二十字至一百二三十字比较多见。网友们在讨论《故事新编》时,罕见从整体上对作品作全面分析的留言,更多的人选择对作品中印象最深的一点进行简明扼要的评论。这些评论虽然有不少只是简单地抒发情感,用语也十分夸张,但仍然有不少评论努力在感性中进行沉淀,通过描述小说集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而在某个角度形成对于作家创作和作品思想、艺术手法的真知灼见。“丹AI”对于《铸剑》语言的赞叹,“momo”对于“嫦娥奔月”的新解,“鹅掌柴”对于先贤们总被小人包围现象的发现,“Soo Yung”对于鲁迅脑洞大开的描述,等等,文字不长,却能概括小说情节或揭示特点,在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也给阅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豆瓣具有文艺批评经典的沉淀性。与微博、微信、知乎等平台相比,欧阳友权将豆瓣批评的优势概括为开放包容的统一的平台空间、批评的沉淀性。所谓沉淀性,指的就是豆瓣批评“以条目为依托,一个书籍条目之下多年来不同人的阅读记录都得以呈现”的评论机制,它使豆瓣批评一同进入存储器这一空间区域,因而随着条目一同被保存下来。但这一复合机制中,Web2.0与Web1.0功能相互抵牾,也造成豆瓣批评的另一个批评相对固化的现象。目前,豆瓣的评论排序只有热门、最新和友邻三种方式。根据批评沉淀性的规律,往往点赞数越多的,年代就越久远。因时间的积累和存储器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豆瓣批评内部的经典化,这是最初豆瓣批评者更愿意从事严肃写作的原因之一,但后来者却很少能获得这种机会,因此,可能会造成后来的批评者因为相对于前人获得的肯定较少,从而缺乏批评动力的问题。如时隔多年后,在不同时代语境下对经典重读的批评文章可能在豆瓣的批评中就不会再如多年前一般容易引发关注、追随和讨论。这一问题随着豆瓣堆积的批评资料增多而越来越突出,势必将成为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豆瓣基于Web1.0的批评架构,很难延伸出围绕批评自身的发现系统,这也是豆瓣与微博、微信、知乎等平台不同的一点。一方面,这些特征使得豆瓣的批评具有网络用户的自由、感性、活跃的特色,主要集中在短评上;另一方面,豆瓣的最长可达万字的长评机制,相较于其他平台更具备与严肃批评相接轨的特质,其围绕着特定书目来写作评论的方式,也更贴合传统批评的写作思路。
豆瓣文艺批评在大众话语与专业话语之间取得了动态的平衡。豆瓣网的独特文艺批评面貌,一方面根植于它自身的跨时代混杂架构,另一方面来自其在专业话语和大众表达之间寻找平衡的自觉意识。从豆瓣实时更新的豆瓣读书Top250来看,其中的书目基本可以代表豆瓣的批评取向。不同于权威发布的、代表官方话语的图书排行榜,也不同于完全以销量为指标、以引导消费为目的的网络营销平台,豆瓣读书以评分、读过的人数、评论数等综合标准推出的Top250排行榜,其中既有《哈利·波特》(No.4)、《福尔摩斯探案全集》(No.11)、《白夜行》(No.12)等通俗文学作品,也有《红楼梦》(No.1)、《活着》(No.2)、《百年孤独》(No.6)等严肃文学作品。可以说,豆瓣深耕于严肃批评与公众意见相重合的中间领域,不仅为自己创造了不会被竞品所替代的生态环境,而且也为网络用户寻找知识世界与公共世界的交汇提供了极富参考价值的材料。绝对的专业立场会造成与作为研究对象的大众的分离,但绝对的大众立场也容易导致滑向偏至的深渊。早在2013年,就有学者在讨论网络文艺批评标准的整合这一问题时,感慨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如果有,这个标准来自哪里,是来自精英对文学批评的学术含量、文化品质、指导价值等方面的追寻,还是来自大众自由抒写内心感悟、表达‘草根’的文学意识的诉求?简单说,是要突出它的精英价值,还是大众意义?这两个答案似乎都不能让人满意”。传统专业立场的文艺批评与大众立场的网络文艺批评,在发挥批评的功用中各有缺陷。“‘精英’或‘大众’的标签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对网络文学批评的思维方式、结构模式、价值倾向、语体特征等,进行总结性研究,……并通过总结其积极效果来促使其发挥作用。”
三、深度融合:豆瓣文艺批评的启示
促进传统文艺批评与网络文艺批评的深度融合,需要建构合理、有效的网络文艺批评机制。除了一些学者主张的强化政府制定规范、凸显网络文艺平台的批评主体责任意识,最根本的还是要尊重网络文艺批评规律,顺应新媒介时代文艺批评的网生性状态。与传统文艺批评的专业性、权威性、封闭性相比,基于新媒体技术的网生环境赋予网络文艺批评以更大的自主空间,网络文艺批评的主体失去了现实社会的专业性差异和权威地位,不同评论者在一种较为平等的状态下各抒己见。基于学习经历、理论深度而形成的批评门槛被大幅度降低,专业与大众、专业与业余的行业对峙极大弱化,于是网络文艺批评在庞大网友中展现出通俗化、娱乐化、确定化的一面。网络平台虽然是网络文艺内容的责任主体,但指望平台强化批评主体责任、规范批评方式、精准把握创作规律,显然并不现实。但专业性的传统文艺批评又存在话语方式陈旧化、价值标准专业化等问题,与网络文艺批评迫切需要的专业性与大众性融合、商业性与艺术性兼顾、娱乐性与思想性兼有的目标存在较大距离。传统文艺批评与网络文艺批评的鸿沟如何消除?合理、有效的网络文艺批评机制显得尤为关键。
对于网络平台来说,可以设置同时提供网络文艺批评和传统文艺批评共存的机制,允许二者在此同生共荣,相互交流。现有的网络平台尽管大多开通了评论功能,后来者也可以对已有评论进行再评论,但由于网络评论多以简单的观点交锋和情绪宣泄为主,很多文艺作品下的网络批评不仅数量较之社会新闻要少,而且往往只有只言片语的感悟,很难形成对于作品较为全面、公允的评价。豆瓣文艺批评的优势在于,它建立了一套兼具科学性和公正性的评价机制,其评分系统以大众对文艺作品的平均感受为原则,因此,豆瓣文艺批评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于作品价值平均水准的认知。而沉淀系统的使用,可以确保豆瓣系统中的文艺批评内容完善保存,即便多年后依然可以查看人们之前的观点。由于豆瓣有着很高的认可度,因此,网络文艺批评和传统文艺批评都愿意在豆瓣平台上进行展示、交流或交锋,豆瓣文艺批评类型丰富,无论是一两句话的微评,还是四五句话的短评,抑或几百上千字的长评,甚至万字长文,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知音或者论敌。值得一提的是,豆瓣还设置了豆瓣小组,人们可以创建或者加入各种不同主题的小组,对于某个话题有共同兴趣的网络群体,可以在此进行讨论、分享资源、开展活动,从而将豆瓣的功能从打分、评价拓展为一个内容多样、互动性强的社群交流平台。豆瓣小组的设置,使得豆瓣能够形成数量众多的话题小社群,新旧观点在此并行不悖,各有皈依,尽管关于具体文艺作品的评论不断形成争鸣,却丝毫不影响大众对于豆瓣的喜爱,其影响力日益增强。
同时,网络文艺批评平台应确立内部规则,尊重网络用户选择,形成一定的公信力。豆瓣文艺批评采用的是五星打分制,五星为最高评价,一星为最低评价,这样的打分制简洁明了,适合将大众对于文艺作品的最初感受和整体印象按照五个等级进行定位。另外,豆瓣的评分系统没有设置人工审核与编辑环节,而是按照程序设计,若干分钟即会将系统内的所有用户打分进行重新计算,这样的评分系统杜绝了人情因素、人为干扰;为了防止水军集体打分导致非正常评价,豆瓣会自动识别、剔除不正常得分,并删除与文艺作品无关的评论,从而使得豆瓣文艺批评及其打分能够尽可能保持独立、公正,大众对于其客观性和公信力有着普遍认可。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应容纳网络文艺批评声音,设置相应栏目,丰富批评空间,尊重著作权。钱中文在1995年提出了新理性精神,其中重要的内涵之一就是交往对话精神。他指出:“非此即彼的学风和思想方法由来已久,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因此,“要引入一种交往对话主义,来改变有害学术建设的学风与思想方法”。具体来说,所谓“交往对话主义”就是“要改变对于人是一种对立体的旧观点。首先,要确立一种人与人是相互独立、互为依存和互为交往的关系,我与他者是一种相互依附而又各自独立、平等的对话关系”。传统文艺批评话语进入网络空间的过程,不是知识权力关系的简单平行迁移,也不是要消弭网络文艺批评和自身的差别。传统文艺批评需要真正放下姿态,在承认网络文艺批评的独立性和价值意义的前提下,与网络文艺批评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听取网络文艺现场参与者、观察者的声音,以此获得现场感和原生感。
相关管理机构需进一步完善网络文艺及其评论的政策和措施,将网生性色彩明显的网络文艺批评纳入国家传播、评奖、评价机制,使之成为得到主流认可的文艺批评方式。例如,2023年1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第七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推优暨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云发布典礼,除了一批传统文艺评论著作和长评、短评文章获得表彰,一批优秀的网络文艺评论文章也同时被选出。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以“中国网络文艺这十年”为主题,吸引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文化机构和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积极参与,最终评选出优秀长评33个、短评15个、微评2个,同时评选出3家优秀组织。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首次将500字以内和五分钟以内的微评纳入优选范围,包括视频评论、弹幕评论、留言评论等新型文艺评论,显示出国家文艺管理部门对于网络文艺批评的重视。
各高校、文艺管理部门应将网络文艺批评纳入考核范围。在现实生活中,网络文艺批评依然处境尴尬,它们只是作为人们观看网络文艺作品后的感受书写,主观感受鲜明,却不被科研考核、职称晋升、学术期刊等认可,从而导致传统文艺批评与网络文艺批评在现实世界泾渭分明,始终不能在体制层面得到有效融合。网络文艺发端于新媒介的大众群体,网络文艺批评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世俗化、口语化、娱乐性、商业性元素,粗糙、粗俗、粗鄙化的问题表现明显。政府文艺政策管理部门若要切实加强和改进网络文艺批评工作,既要经常开展线上批评与线下批评的交流、创建网络文艺批评协会,引导传统文艺批评工作者有意识地向网络文艺批评转型,又要从内部设置优化网络文艺批评的政策,鼓励专业文艺批评期刊接纳、刊发网络文艺批评文章,在评奖、职称晋升等方面承认网络文艺批评的价值,积极引导网络文艺评论的发展。如浙江大学曾进行尝试,将点击量过10万的文章视为一篇权威期刊论文。
结语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艺,一时代亦有一时代之文艺批评。网络文艺诞生于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新时代,新技术、新环境、新机遇赋予其无穷的发展空间,文艺创新、文艺改编与媒介融合将在未来继续推动网络文艺发展。以豆瓣为代表的网络文艺批评已渐成门类,文艺评论界对新事物的成长应该持宽容态度,鼓励其进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尚不完善的事物。只有这样,网络文艺批评才不会只活跃于民间,而在主流文艺界、评论界存在感不强。网络文艺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学现象,并且在可预期的未来将发挥更广泛、更直接的影响力,传统文艺评论界理应形成预判意识,自觉地给予关注,主动参与网络文艺现场,助力网络文艺批评发展,推动传统文艺批评与网络文艺批评的深度融合及发展。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马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