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以来,当代文学批评出现了历史化的潮流。文学批评的历史化是追求知识化和科学化的表现,在其影响下,知识批评、“周边”批评和史料批评这三种批评形态引人注目。面对文学批评历史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批评主体需增强历史意识,凸显立足文本、面向未来的现实感,具备主动介入当下现实生活的能力和素质,目的在于提升文学批评的当代性。
关键词:文学批评;历史化;历史意识;当代性
作者陈国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武汉430073)。
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所作的具体分析、阐释和评价。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文学批评都会遇到一个相同的问题:如何保持理论批评和历史语境之间的互动,怎样回应时代的文学境遇和现实关切。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批评中,“历史化”不仅仅是为了回应文学和历史的关系,同时,也是为了建立一套新的文学价值评判话语体系。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更应增强批评主体的历史意识,聚焦批评对象的文学性、现实感,从而提升文学批评的当代性品质。
文学批评历史化的内涵及其问题
在实际的学术实践中,广义的文学批评往往包括文学研究甚至文学史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之间缺乏清晰的界线。而狭义的文学批评主要指作家作品分析、文学现象的评论,本文主要从这个意义上进行论述。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以来,当代文学研究历史化潮流越来越明显,往往借助“历史”或“历史学”的方法来解决现当代文学研究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这种历史化潮流自然影响到文学批评,我们不妨这样理解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即批评主体借鉴知识考古学、文学社会学的方法,将当代文学作家作品植入具体历史语境,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钩沉文学生产的历史场域,评价具体作家作品的历史价值,帮助人们建立起日常世界和价值世界的真实联系。在当代文学批评历史化的影响下,三种批评形态引人注目:知识批评、“周边”批评和史料批评。
“周边”批评则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霍克海默、阿多诺、詹姆逊、格林布拉特、福柯、德里达、巴赫金、萨义德、德勒兹等人的各种文化理论被译介到中国,新的视域拓宽了文学批评的视野,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可能,文学批评逐渐“向外转”。与文学有关的制度、组织、生产方式、消费状况、社会背景等文学“周边”内容成为文学批评历史化的研究热点,再解读、社会史转向等研究潮流中的不少成果属于“周边”批评的重要形式。这类文学批评历史化采取知识考古的方式,进行“‘有距离’的批评和研究”,主要应用于历史性文学批评。
史料批评也就是史料化批评,“指它在立足或侧重史料研究的同时,又借鉴与吸纳了批评的元素,有效地丰富与充实了史料研究的内涵”。史料批评是文学批评向文学历史求真的学术探讨,涉及版本变迁、选本编撰、原型本事、文本生产、行游查考之类的历史学、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等传统学科内容。当然,史料批评的目的不是材料的挖掘,而是通过材料来丰富、充实和提高批评主体的批评鉴赏能力,拓展批评对象的审美意蕴,通过批评和史料的对话,探究研究对象包含的艺术逻辑。如张均的本事考释、金宏宇的版本批评。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历史化潮流的兴起,是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发展知识化的必然要求,增强了文学研究的历史基础,拓展了研究视野。但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历史化实践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主要表现在概念理论先行、文学属性虚化、学科边界模糊等方面。
第一,概念先行、理论过剩。这使得一些批评在知识生产旗帜的召唤下,掩饰批评主体与现实生活对话的能力不足和创新知识能力的缺乏。这些文学批评往往不是从作家、作品出发,而是以某一种西方理论作为逻辑框架解读文学作品,或者是为某种新潮理论作脚注式的强制阐释,从而忽视批评的整体感知和审美体验。毕竟审美感知才是文学批评的逻辑起点,并且贯彻文学批评活动的始终,知识只是文学或文学批评的伴生物而已。理论的建构只有和文本的分析相互补充、彼此对照,才能提升和改善批评活动的审美意向、文化价值和精神体验。
以上只是简单地描述当代文学批评历史化存在的理论简单套用、文学性放逐、学科边界模糊等问题。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化说到底就是借古鉴今,从文学经验的历史考究中寻找相关的文学谱系,以此来考察文学批评的对象。正如李杨所说:历史化“是指任何理论都应当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加以理解才是有效的”。历史化“不仅仅意味着将对象‘历史化’,更重要的还应当将自我‘历史化’”。面对文学批评历史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增强文学批评的历史意识,提高批评的历史素养,使历史化真正与文学性探究紧密结合。
增强文学批评的历史意识
文学批评的历史化,或者说知识批评、“周边”批评和史料批评本身是行之有效的批评方法。之所以在批评实践中出现上述问题,其实还是源于批评主体的历史意识弱化。所谓历史意识或历史素养,“就文学而言,简言之,从事文学研究的人,需要对产生文学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氛围有长时期的观察、体验和感受,不仅要了解作家生平和作品本身,而且要有能力把握文学与时代错综复杂的关系,敏锐感知文学作品所揭示的历史命运”。也就是说,批评主体必须具备将当下文学现象置于历史纵深的维度,去考察它的源起、流变以及与复杂历史进行理论对话的能力和素养。真正的文学批评,是一个历史与文学之间复杂的动态对话过程,是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互贯通、彼此融会的学术实践过程。
陈晓明认为:“重新书写历史与现实,就是一种‘历史化’过程。‘历史化’说到底是一种现代性现象,它是在对人类已经完成的和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进行总体性的认识,并且是在明确的现实意图和未来期待的指导下,对人类的生活状况进行总体评价和合目的性的表现。”陈晓明以卓越的文学批评成就对当代文学版图进行了个人化的重构,积极回应时代关切的中国问题。这种历史化说到底就是一种对话关系,是文学艺术和时代、社会、自我的对话,是处理真实性和叙事性之间的关系,将当下最为切近的作家论、作品论、现象论、思潮论纳入既有的知识框架和文学史秩序之中。面对纷纭复杂的文学现象、层出不穷的新人新作,只有具备必要的历史意识或历史素养,批评主体才能依照历史常识及时进行准确判断,知识生产才具有科学性、及物性。
在谈到当代文学的历史化实践时,陈晓明提出,“根本方法是回到对文学作品文本的解释,‘历史化’还是要还原到文学文本可理解的具体的美学层面。”文学批评的历史化实践少不了理论指导,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批评实践活动要把握好审美鉴赏、批评创造与学理性、规范性互补的原则,紧密依靠生活现实、紧贴文本,在审美鉴赏、生命体悟的基础上生产知识,将古今中外各种理论本土化、时代化,进行有效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其次,增强批评主体的历史意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的需要。文学批评的历史化从来都不是大量历史知识碎片的堆积,而是依靠这些材料,通过甄别、选择、整理、概括构建清晰的文学史图景。这就需要依靠批评主体的历史判断能力,取决于批评主体的历史立场。“周边”批评是借助知识考古学、知识社会学或历史学等学科的方法进行当代文学经典化的批评实践工作。这种批评实践也是站在现实的土地上回望历史,对各种文学事件的理解判断,也是以现实为基础、为现实服务的。
实际上,文学史研究是以文学批评为基础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的批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历史化的第一步。只有增强批评主体的历史意识,才能将各种文本解读、现象批评纳入总体性的文学史视野进行比较,才能在文学史谱系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发现这些批评对象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文学批评的阐释范式、批评实践的优秀成果自然而然成为当代文学批评学科建设的基础。
优秀的文学批评应该具有一种艺术美学上的历史纵深感,具有鲜明的历史意识,这是批评家基本的艺术素养。这里所说的文学批评的历史意识,并不是提倡一种狭隘的历史主义批评方法,更不等于以时间长度来区别和组合文学现象,而是将当下文学现象置于历史深处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只有具备了历史深度的文学史知识,才能认识到批评对象有哪些创新和承继,避免文学批评实践中出现偏颇的结论。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历史意识不仅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和角度提升批评家的理性分析能力,同时可以增强批评家对文学现象深度解析的感性色彩。
提升文学批评的当代性
历史化是当代文学批评知识化和科学化的表现。无论是知识批评、“周边”批评还是史料批评,都只是文学批评历史化的方法和路径而已,只是文学批评的某个维度,而不是文学批评历史化的目的。批评主体增强历史意识,凸显立足文本、面向未来的现实感,具备主动介入当下现实生活的能力和素质,目的在于提升文学批评的当代性。作为当代文学批评的当代性是指批评家“与现实的一种关系,对现实采取何种态度,作品中的现实呈现何种特点”,以及采取何种方法技巧来反映现实。现实感是文学批评当代性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历史意识不仅仅是掌握史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的判断及立场问题,其关键在于现实感的构建。在以赛亚·伯林的观念中,世界是由可言说且内在连贯的框架与规律,以及填充其中的转瞬即逝的所谓“黏稠的物质”组成的,其中蕴含着“日常经验、看法、直觉、信念”以及我们身处的最普遍、最宏大范畴的观念。历史只能提炼记叙前者,后者离我们如此之近而不可察觉。现实感,恰恰是对这些晦暗之物的感知、一种政治家拥有的超越时代的洞察天赋。以赛亚·伯林自始至终强调“现实感是无可取代的”,并且认为由于屠格涅夫“生平大部分岁月里,他都痛切关心俄国教育阶层在道德与政治、社会与个人方面的争论”,而不是“以己见束缚读者”,“不急于说教、不切切使人改变信念”,不是事先预设某种思想偏见,从而使得他的小说具有丰富的现实感。
由此可见,“现实感”不仅是创作方法和现实题材的选择,这只是表层方面的向度,更是指根植于与“同代人”所置身的社会结构、所深陷的人生处境之间的相关性与对话性之上。“现实感”是和“同代人”命运呼吸与共,这种命运并不是神秘莫测、无法感知的东西,而是我们时代的“黏稠的物质”,是“日常经验,看法,直觉,信念”,携带着时代的基本信息与生命能量。对于我们来说,现实感体现在对中国问题进行有力的艺术指认和历史概括。也就是说,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要服务于当下现实。一些文学批评历史化的践行者,往往以古为新,不愿意做同时代的批评家,认为这些同代作家的创作生涯尚未结束,创作风格还没定型,文学成就也无法作出准确的定位。其实,这是批评家缺乏洞察力和内心胆怯的缘故,特别是缺乏文学批评的创造性,最后沦为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正如陈平原所说,失去介入现实的愿望与能力的中国现代文学,其功用与魅力将大为减少。因此,文学批评的历史化不仅仅是简单地回应文学和历史的关系,更应增强批评主体的历史意识,聚焦批评对象的文学性、现实感,从而提升文学批评的当代性品质,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文学价值评判话语体系,帮助人们建立起日常世界和价值世界的真实联系。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马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