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文学批评》2023年第2期目录。
关键词:《中国文学批评》;目录
·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实践品格、思维方式与价值诉求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伟大而深刻的思想革命。与之相应,马克思主义美学或艺术哲学的创立与发展,实现了世界美学史与艺术理论史上一次伟大而深刻的理论变革与范式转换。只有从“范式革命”的视域出发,理解和把握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哲学革命意义,才能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实践品格、哲学内涵和理论意义。从理论品格上看,马克思开创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实践本体论艺术哲学;从思维方式上看,马克思开创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实践”的实践创造论艺术哲学;从价值诉求上看,马克思开创了从“认知美学”到“解放美学”的自由解放论艺术哲学。
关键词:马克思艺术哲学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论艺术哲学 解放美学
作者宋伟,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教授(上海200240)。
朝向交流的艺术生产——对马克思美学特质的一种解读
摘要:学界目前认为马克思的“艺术生产”具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一般性的艺术活动,其二是特指资本主义生产阶段或被商品化了的艺术活动,这并不全面。从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出发,可以发现一种新的艺术生产的意义指向,即作为单一生产活动的艺术活动的生产环节。生产朝向交换,同理,艺术生产朝向艺术交流。马克思认为,精神上的交流具有双重性,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因而作为交流子类的艺术交流同样具有双重性,这带来了艺术活动的手段与目的共在的双重性。对艺术生产交流意向性的关注,有助于对马克思美学特质的把握,即马克思的美学思想既是介入的,又具有自足性。
关键词:生产 交换 艺术生产 艺术交流
作者张冰,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重庆400715)。
恩格斯“倾向文学”批判的“青年德意志”渊源
摘要:恩格斯晚年对“倾向文学”的批判产生了深远影响。就其对文艺的政治倾向与文艺真实的关系的思考,尤其是对文艺特殊性的强调而言,可以追溯到他“青年德意志”时期的文学实践,其中尤为关键者是他深入探讨的“现代风格”观念。在批评活动中,青年恩格斯实则将“现代风格”作为“理想风格”,并据之审视和批评当时的文艺创作。此观念在恩格斯后续的批评实践中转变为在文艺风格上推崇“莎士比亚化”、批判“席勒式”。总体而言,“现代风格”不仅是恩格斯批判各式“倾向文学”的美学参照,也是他构建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观的思想缘起。
关键词:恩格斯 现代风格 倾向文学 青年德意志
作者常培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100872)。
马克思恩格斯悲剧理论的生成语境、理论内涵与美学价值
摘要:西方悲剧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至黑格尔后集中为对不同伦理冲突的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席卷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话语背景下,通过对拉萨尔《弗兰茨·冯·济金根》的批评,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高度将黑格尔的悲剧冲突理论转化为新旧事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冲突,将悲剧从单一艺术体裁的范畴中解脱出来,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对悲剧的主题内容、艺术真实、哲学旨归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冲破了西方传统悲剧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悲剧理论 生成语境 基本内涵 美学价值
作者陈舒盈,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南昌330022)。
·作家聚焦·范稳专辑·
重构小说的宏大叙事——论范稳的小说
摘要:从“藏地三部曲”起,范稳努力发现历史中被忽略和被遮蔽的东西,并从历史长河里打捞出珍贵的精神遗产,通过重述历史重构起小说的宏大叙事。他以精神信仰作为重构之核,以文化交融作为重构之途,从而使历史得到重新的讲述。他的宏大叙事是与他的现实精神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宏大叙事 精神信仰 文化交融 现实精神
作者贺绍俊,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教授(沈阳110034)。
书写多维度的当代中国故事——论范稳《太阳转身》的技法与观念
摘要:如何认识并书写出中国故事的丰富性与多维度,这是摆在每一个有严肃追求的当代作家面前的真实问题。范稳的《太阳转身》通过对多条线索的并合叙事,赋予驳杂混乱的现实以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接续了“新文学”观念先行的传统。他将通俗的侦探类型小说,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同时结合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体现出化繁为简地书写多维度的当代中国故事的能力。
关键词:中国故事 赋形 类型文学 乡村振兴 文化传承
作者刘大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范稳长篇小说结构艺术的流变
摘要:从《水乳大地》算起,范稳迄今共发表了7部长篇小说,其结构形式丰富多样,为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水乳大地》是“合拢式”的结构,时间跨度长达百年,像大江筑堤坝,从两岸起笔,向中间合拢;《吾血吾土》是“展开式”的结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中间起笔,向两端展开;《重庆之眼》以一个叙事单元的线索为主,交织起其余叙事的内容,形成了小说的艺术整体;最新的《太阳转身》则又回归了朴素的线性结构。从范稳长篇小说的结构艺术流变,可以看出其对长篇小说的结构问题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在叙事的空间与时间处理、叙事单元的组合等方面做了多种探索。
关键词:小说结构 合拢式 展开式 叙事单元
作者宋家宏,云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昆明650091)。
对话与共存:论范稳的藏地想象
摘要:范稳的“藏地三部曲”是新世纪藏地想象的重要成果,在汉语文学书写藏地的谱系中具有突破性价值。从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开始,对于藏地的书写总是关怀这片古老大地的现代性命题,“藏地三部曲”则将这一命题向更深、更复杂处挖掘,在滇藏边地多民族共同生活、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特殊空间,探讨了藏地文化的丰富内涵,在传统与现代交替的时刻,写出了包括藏族同胞在内,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人们彼此对话、共生共存的历史过程。某种意义而言,范稳是以小说的方式,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重要命题提供了生动的文学注脚。
关键词:《水乳大地》 《悲悯大地》 《大地雅歌》 现代性 共同体
作者丛治辰,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北京100871)。
我的长篇小说观
范稳
·中华美学精神·中西关键词比较·
“文—肌理”与“text-texture”之比照
摘要:汉语“文—肌理(文理)”、西语“text-texture”皆在本义上指物体的视觉形式及其特性,转而在引申义上指文学作品的形式及其特性,并偏指听觉形式及其特性。西方现代“text-texture”论及其相关理论,割裂了语言的形式特性与功能特性之间的有机联系,切断文学作品与人、世界的本体关联,掩蔽了人与世界联系的丰富性、全面性。而中国古代体用之“合”而“全”的理念,对此有纠偏之用。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通过“文—肌理”与“text-texture”及其功能之比照,准确把握中西文论文化时间上的历史性、空间上的民族性与通用性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建构更为圆融的文学作品论。
关键词:文 text 肌理 texture 比照
作者刘方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艺与文化批评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100732)。
“天人”视域中的“文”及其生命意义
摘要:中国古代之“文”非现代“文学”之学科所指范围。“纹理”之“文”在早期观念中就有生成,“天地之文”是“文”的基本意涵和视域,包括天文、地文及天地间万物、万象之文。“德道之文”即“文德”,圣人、君王、君子的“文德”要基于“天”而合其德。“礼文”虽以社会层面呈现,但其构成体系和思想实质则是天—社会—人之三位一体的关联整体,儒家之“内心修德,外被礼文”是“礼文”“成人”的本质属性和根本依据。在当下语境中重塑中国古代“文”之源头活水,具有破除学科辖域化、生发“文”之大生命意义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天人 文 文德 礼文
作者刘桂荣,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教授(北京100029)。
从儒道哲学角度还原“文”之本义
摘要:“文”在儒道哲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在现代语境中已经失去了其本义,倾向于被理解为西化的“文学”或“文化”,掩盖了“文”原有的重要性。“文”在儒道哲学中可分解为“天地之理”和“天地之心”两面,“文”的本义即以天地之心去感受天地之理而得到的“自然秩序之美”。通过还原“文”的本义,可以探求儒道哲学对美感思维的推崇及其原因,进而说明儒道美学区别于西式现代美学的独特性,为进一步探索儒道哲学的人文秩序理想及其实现的方法和路径奠定基础。
关键词:天地之理 天地之心 文 美感思维
作者蔡佳俊,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助理教授(深圳518060)。
·新媒介文艺·数字时代的文艺批评·
网络空间与文学批评谱系
摘要:“网络文学批评”包含两重含义:发表于网络的文学批评与对于网络文学的批评。发表于网络的文学批评由于特殊的传播速度形成相互激荡的狂欢气氛,并且导致答辩机制的消失。这种状况再度诱发由来已久的专家、精英主义与大众喜闻乐见的辩论。网络文学的批评表明,类型化的网络文学屏蔽了历史逻辑之后,细读式的文学批评基本失效。但是,“数字人文”开拓了崭新的研究空间,同时也带来另一些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谱系 精英主义 大众 数字人文
作者南帆,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福州350001)。
融媒时代文艺批评的话语阐释与公共空间构建
摘要:当下文艺批评实践不断更新观念、拓展疆域、创新手段,为深入分析和解读融媒时代文艺面临的新现象新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表现为批评范式的“无奈”、话语阐释的“无力”和批评公共空间的“无序”。原因在于文艺批评与融媒时代的“时空割裂”、与文艺现实问题的“目标割裂”以及自身理论性与实践性品格的“本体割裂”。同时,文艺批评又产生了“部落化”的分割状态,批评公共空间非理性主义弥漫。鉴于此,积极回应文艺实践的新问题、新挑战,提升文艺批评话语阐释的有效性,强化文艺批评“部落”之间的融通与互动,构建基于理性规则的风清气正的批评公共空间,成为新时代文艺批评发展与繁荣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融媒时代 文艺批评 话语阐释 公共空间
作者杨杰,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北京100024)。
融媒介文艺批评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摘要:融媒介文艺批评不仅体现跨艺术性,也体现跨媒介性,更有互动性。融媒介文艺批评因应媒介科技巨变而生,其话语形态、美学价值、传播机制不同于传统文艺批评,体现出鲜明的媒介化思维,呈现出融媒介性。构建融媒介文艺批评需研究融媒介文艺创造之道、摈弃机械套用西方理论的做法,立足于中华文化、适应网媒载体注重“线上+线下”批评,不断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媒介文艺批评实践。
关键词:融媒介文艺批评 媒介化思维 融媒介性 在地化批评
作者凌逾,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广州510006)。
网络文学原生评论的形态、特征与意义
摘要:研究网络文学,离不开对网络文学原生评论的透视。网络文学原生评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需要从评论主体、存在空间、话语内容和形式等多个方面界定。网络文学原生评论的形态主要包括在线化注疏、多媒体挂载和体认式评价,由网络技术、商业机制、管理机构等构成的评论场推动其发展。与传统文学批评相比,网络文学原生评论具有超文本偏移、交互性表演和自指性倾向三个特征。网络文学原生评论在文学创作、理论建设和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网络文学原生评论 评论场 体认式评价 自指性
作者江秀廷,安徽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合肥230039)。
·文学阐释学研究·
政治、证据、误读:经典阐释的排他性策略——以《公羊》家“左氏不传《春秋》说”为中心
摘要:经典的权威性通过阐释才得以确立,经典阐释的历史,充斥着排他性的话语争夺,政治、证据、误读则是经典阐释排他性的基本策略。《公羊》阐释体系在确立过程中,始终将抑制《左传》阐释体系作为重要任务,政治手段、证据搜罗、有意误读,是《公羊》阐释学争夺话语权的基本策略。汉代《公羊》学对《左传》的质疑,出于维持政事的需要,并无确凿证据。清代《公羊》学虽重搜罗证据,多胪举《左传》与《春秋》不合之处,但刻意忽视了经、传龃龉是《春秋》三传的共同问题。近代熊十力为论证左氏不传《春秋》,对《史记》、杜预序进行了有意的误读,从而为阐释《公羊》哲学扫清了障碍。考察经典阐释的排他性策略,对当代中国文学阐释学建构不无启发意义。
关键词:经典阐释 排他性策略 《公羊》阐释学 左氏不传《春秋》说
作者张亚东,台州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临海317000)。
钟嵘《诗品》中的直觉阐释及其思想渊源
摘要:钟嵘的《诗品》作为魏晋六朝文学觉醒时代的一部代表性诗论,在对五言诗的阐释过程中已开始摆脱先秦两汉经学阐释的实证框架,大量运用直觉思维介入作品,形成了一系列带有时代印记的阐释路径。其中的象喻法紧承《周易》中“立象尽意”的观念而来,通过构造一个个语象,为诗歌风格的呈现提供了新的视觉外观。滋味论受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双重影响,指向语言形式的多样统一带来的综合性美感。共情法重点关注情的维度,将为己而作确立为诗歌的价值取向,并将作品视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深化了中国诗歌的尚情主义传统。这三种阐释方式均以不经推理而直接领悟的形式为主,可被视为“直觉阐释”,在启发士人自我觉醒上有着重要的思想价值。
关键词:钟嵘 《诗品》 直觉 阐释
作者张楚楚,江苏理工学院中文系讲师(常州213001)。
谭献文学阐释的学术渊源
摘要:立足于学术史视野,消弭谭献作为经师和文士之间的隔阂,追踪其文学阐释思想的学术渊源,更有助于探讨谭献文学阐释话语的来龙去脉和独特内涵。一方面,谭献承续董仲舒、庄存与《公羊》学“侈言微言大义”的治经理路,形成了恣其胸臆、偏离本义的文学阐释思想;另一方面,谭献深受张惠言“以象解《易》”“不必尽同”治经精神的影响,提出了“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的阐释学命题。谭献阐释学因高扬读者接受的至上性,难以规避有关“私臆”与“公论”之争的阐释困境,此一症结引发对文学阐释“公论”问题的现代思考。
关键词:谭献 文学阐释 公共性
作者樊宝英,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杭州310023)。
·中外文论交流互鉴·
中英诗歌传统中的诗歌与诗人
摘要:中国与英国都有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但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汉诗传统中诗歌与诗人的概念很早便已成型,而且始终保持着相当稳固的连续性。英诗传统则不然,它对诗歌与诗人的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差异很大,后期对前期经常不是一种继承关系,而是修正乃至反叛。在中国诗歌传统中,诗歌的权威和地位从未受过质疑,而在英国诗歌传统中,诗歌则不断面对各种质疑与攻击,因此诗辩成为英国诗论的一个基本特征。二者的差异也反映了中英两种文化及其社会的特点。
关键词:中英诗歌 诗歌 诗人 诗学 诗辩
作者吴伏生,美国犹他大学中国文学及比较文学终身教授。
日常性与非日常性:中西方古典戏剧文化的位势差异
摘要:西方与中国文明道路之差异、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之不同,致使中西古典戏剧各自的发展内因、生产与消费特性大相径庭,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需求、文化供给和审美功能,在社会文化力量结构和态势中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位置与势力。从非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的结构意义上看,西方古典戏剧在宗教的社会主导性和神的精神轴心力中以神的代言者自居,主要显现了宗教信仰、神性力量的非日常文化位势,是神的戏剧;中华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征包括农耕文明形态、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大一统的国家体制,促成了家国、家族、家庭、家人的人伦结构、功能与效应,加之没有高于皇权、控制日常的宗教,戏剧处于具有基础性、主导性的日常位势上,其文化本质主要呈现为人伦的特征。
关键词:中国古代戏剧 西方古典戏剧 日常性 非日常性 文化位势
作者张含,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济南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