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文艺批评的三重任务

2023-04-24 作者:张政文 陈龙 来源:《中国文学批评》2023年第1期

摘  要:文艺批评是建设现代化文化强国、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引导文艺前进方向的重要驱动力。做好当下文艺批评工作,迫切需要处理好以下三重关系:文艺批评话语与文艺批评思想的关系、理论与感受的关系、问题导向与学科建设的关系,重视文艺批评的思想性、公共性和知识性。

关键词:文艺批评;思想性;公共性;知识性

作者张政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与阐释学研究中心教授;陈龙,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讲师。(北京102488)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更加有效地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是建设现代化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批评是文艺事业不可替代的构成要素,是对文艺实践的巡视、凝视与透视,揭示文艺实践的重要成就,矫治文艺实践的深层问题,指引文艺前进路线,激发文艺创作活力。因此,做好文艺批评工作是建设现代化文化强国、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引导文艺前进方向、创造优秀文艺作品、满足文艺审美需求、提升文艺审美趣味、增强文艺实践品格的重要驱动力。做好当下文艺批评工作,迫切需要处理好以下三重关系:文艺批评话语与文艺批评思想的关系、理论与感受的关系、问题导向与学科导向的关系,重视文艺批评的思想性、公共性和知识性。

  一

  做好当下文艺批评工作,需要处理好文艺批评话语与文艺批评思想的关系,防止话语游戏、话语空转、话语循环,用话术取代思想。思想是文艺批评的灵魂和枢纽,是文艺批评穿透文艺实践、阐扬时代精神的聚点、锚点和重点,文艺批评离不开对思想的重视、坚守和表达。

  所谓的“文艺批评话语”是指人们书写或言说出来的文艺批评语言。文艺批评者与文艺创作者、文艺阅读者在文艺鉴赏与文艺阐释的互动过程中,传达了文艺批评话语,产生了文艺批评的公共效用。文艺批评话语是一种人类的自然语言,然而,与一般的自然语言相比,文艺批评话语具有非常特殊的社会性、指向性,绝非空洞的能指或者单纯偏狭的私人语言。文艺批评话语与文艺鉴赏、文艺阐释相遇、相交时,构成了一种十分丰富、复杂的具体文艺文化的形态,成为文艺与社会力量、文化能量相互缠绕、相互建构的文艺文化现场。由此,文艺批评话语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成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行为形态。在特定的文艺文化的现场中,文艺批评话语有时便会成为统摄文艺创作者、文艺创作活动、文艺文本、文艺鉴赏者、文艺鉴赏活动,甚至文艺批评活动和文艺批评者的驱动力、主人公。

  所谓的“文艺批评思想”的本义是文艺实践经文艺批评者主观意识的创制而产生的观点、观念,涉及价值判断。文艺批评思想在文艺批评者的认知格式与算法中产生,文艺批评者运用心智对文艺文化现场的信息进行抓取、抽样、改写、重编,以范式的方式形成算法去计算、判断。文艺批评并非文艺作品的被动传递者,而是具有能动性、生产性、创造性。依照传统的说法,文艺批评思想就是对文艺实践与文艺经验的归纳总结。从某种角度上讲,文艺批评思想是文艺实践与文艺经验在文艺范式的算法中呈现的能动观念。文艺批评思想中的“思”使文艺批评思想与文艺实践保持了同一性、关联性,使文艺批评思想具有了客观现实性、真实针对性,没有与文艺实践脱节、没有与文艺问题隔绝。文艺批评思想中的“想”则与文艺批评者的价值观内在统一,使文艺批评思想具备了主观目的性、从而生产意义。文艺批评思想的这一特性使文艺批评思想成为文艺批评的真正主体,“在真正的批评里,许多创见和洞察都依赖于对那种被认为是坏的——无思想的、重复的和矫揉造作的——批评的愤怒反应”。文艺批评思想应当具有深刻性、穿透性和启迪性。

  综上所述,文艺批评话语是文艺批评的存在方式,而文艺批评思想是文艺批评的存在主体,这就是文艺批评话语与文艺批评思想的关系。因此,文艺批评话语应该是文艺批评思想的话语,而文艺批评思想应该是文艺批评话语制造、表达的思想,没有思想的文艺批评话语是空洞的。这是文艺批评话语与文艺批评思想的合理、常态、正当的关系。

  然而,时下一些文艺批评话语缺乏深刻的思想,疏离、厌恶甚至排斥文艺批评思想,用能指清空所指,在话语制造、复制与膨胀中自言自语,自我游戏、自我重复、自我沉醉、自我封闭,沦为毫无思想、空洞平庸的言说,用马克思的话来说,这就是“换上了浪漫的外衣,用新创的辞藻来加以炫耀;虚伪的深奥,拜占庭式的夸张,感情的卖弄,色彩的变幻,文字的雕琢,矫揉造作”。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资本的逻辑凌驾于学术的逻辑、思想的逻辑之上,思想被视为负担与牢笼,文艺批评的话题性、热门度、爆款率、刷屏率、出圈率、打赏金额被认为远远比文艺批评的思想性、深刻性、批判性重要,价值被量化,热搜榜的排名、转发量(或分享量)的多寡、点击量(或订阅量)的高低、收藏量与评论量的多寡决定了文艺批评的价值高低,文艺批评被流量所驱动,演变为流量批评,追求没有任何深度的“平滑”传播。譬如在书评、影评、乐评网站上,文艺作品展示页面下方的读者、观众与听众的评论排序依据点赞量或者有用量的多寡,在“热门评论”或“精彩评论”这类标签选项中得到呈现,容易令人将评论的思想深刻性与热门程度等量齐观。这也导致吸引眼球的“话术至上”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话术的地位远高于思想的价值,各种求新、求奇的热门话术营销文案层出不穷,被一些文艺批评者当作从海量批评数据库中吸聚人气、脱颖而出、高频曝光的不二法门。此外,饭圈化的现象阻碍了针对某些热门文艺作品的理性批评,削弱了文艺批评的思想锐度和力度,譬如某些粉丝用辱骂、围攻、抵制甚至“人肉搜索”等极端方式,疯狂维护偶像创作或演绎的文艺作品,无视文艺批评的学术性、专业性、客观性,令批评者投鼠忌器。这些情况导致了在一些当代文艺批评中,自鸣得意的大话、奇话、黑话泛滥成灾,避重就轻的空话、套话、废话大行其道,装腔作势的新词、硬词、怪词、炫词、雷词层出不穷,盲目崇拜流量、着迷热度、追求娱乐的“标题党”“10W+体”“网红体”“营销体”“知乎体”“知音体”横行于世,借以掩盖思想贫瘠、鄙俗、媚俗。此外,历史虚无主义的粘贴式批评、戏说式批评、窥私式批评、煽动性批评甚嚣尘上。譬如鲁迅、郭沫若、徐志摩、徐悲鸿等人的婚姻生活成为一些批评者借题发挥的对象,或通过耸动的标题和夸张的语言,或通过看似艰涩、实则歪曲的强制阐释,否定他们的文艺成就、思想价值与历史贡献。这再次证明了语言的晦涩难懂不等同于思想的深刻脱俗,语言的夸张尖锐不意味着思想的一针见血,语言的前卫新潮不代表思想的先进前瞻,“真正的复杂性……与糊涂混淆之间存在着一种差别;掌握能够表达真正艰深之概念的语言与掌握毫无必要的艰深语言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差别,后者提供的仅仅是一种炫耀或复杂性的伪装”。

  因此,对思想性的强调应当是新时代文艺批评的重中之重。具有深刻思想性的文艺批评话语能够展现文艺批评应有的力度、锐度、高度、广度和厚度,及时、准确、客观、有力、深刻地批判当代文艺实践与文艺批评的不良现象,确立公正客观的文艺评价标准,甄别筛选当代文艺精品佳作,“使文艺批评真正成为引导创作、打造精品、引领风尚的重要文化力量”。

  要之,当下文艺批评必须处理好文艺批评话语与文艺批评思想的关系,防止文艺批评中出现没有思想、没有意义的话语游戏,变成孔乙己“回”字四种写法的展开,沦为哈姆雷特对波洛涅斯的虚无主义回答:“词语、词语、词语。”

  

  做好当下文艺批评工作,需要处理好理论与感受的关系,防止文艺批评内部失衡。

  就目前的文艺批评而言,存在着一种失衡乃至撕裂的现象:一方面,文学批评日益向抽象理论外移膨胀,用理论强制阐释文本,以文本注解证明理论;另一方面,艺术批评不断向经验性的具体感悟收缩坍塌,过分经验化、细节化,丧失公共性。这导致了文艺批评内部的合法性危机。面对文艺作品(尤其是文艺市场的热门作品),一些批评者们或理论至上,或感受至上,互不相让,颉颃对立,由此爆发的一些文艺争论甚至演变成了两极分立的社会热门事件。从近年国内文学领域与影视领域引发轩然大波的诸多激烈争论中便可见一斑。这会导致文艺批评的身份同一性走向崩溃瓦解,文艺批评的存在丧失正当性。

  针对此种合法化危机,文艺批评需要进行一番内部的双向转换和深层调整工作。

  就文学批评而言,需要注重从宏观转向微观,从理论转向批评,从思想转向作品,从场外征用转向场内聚焦。文学批评绝非空洞的宏大叙事与抽象的理论演绎,不是理论的注脚与附录,更不是理论的传声筒和殖民地,不能脱离直接的文本阅读与具体的文本批评。文学批评要拒绝理论的教条主义套用和强制阐释,摒弃理论对文本意义的消解和对阅读经验的压抑。文学批评对理论的使用是为了帮助批评者加深对文本之“丰富厚重、本质多重和精妙变化”的理解,而非殖民和摒弃文本,更不是为了“把我们带到某个抽象的思想领域,在那里,我们搬弄最时新的理论行话……随后说出几个生涩理论家的名字……以此自抬身价,自命不凡”。不存在超文本、无文本的文学批评,“文本自身规定了读者不能摆脱文本的客观性去解释文本,阐释只能在文本中阐释。一旦读者的阅读任意而为,读者的阐释离开文本,就造成文本的消解、阐释的强制、意义的迷失”。

  文学批评要从宏观的外部视野“回到事情本身”,回到当下社会文化语境,回到具体的文本本身,深入当下具体的文学创作与鉴赏活动,坚拒理论万能论、“理论中心论”,摒弃理论先行、理论独行、理论横行,真正倾听、凝视、洞察、剖析、深掘文学作品,呈现文学作品的多义性、独特性、丰富性、复杂性,防止理论裁剪作品、理论桎梏作品、理论驱逐作品。文艺批评的标准绝非文艺作品是否符合理论,批评的基础必须是文艺作品与审美经验,“对那些关心文学的人,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从实际中可能得出什么结论?’”因为“面对作品所提供的生机无限的难以捉摸的快感,理论有时纯属多余,有时力不从心,有时反而阻塞或削减了作品的意味”。优秀的文学批评溢出了理论的既定框架,能够暴露和反思理论的限度,甚至更新和重构理论。

  譬如中国堪称全球网络文学最为活跃的国家,面对迅猛发展的网络文学,文艺批评不仅要深入网络文学火热现场,阅读网络文学作品,准确、全面把握网络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和鉴赏机制,了解网络文学的基本形态、发展规律和主要特点,提升对网络文学现实状况的判断能力和对网络文学发展趋向的前瞻能力,避免自上而下的精英教诲与自外向内的隔膜言说,而且要注重理论工具的时代化,更新批评资源、方法与标准,避免在数字革命(digital revolution)、人工智能革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之后,仍然一味使用纸页印刷时代的文艺理论去框限和裁断“后印刷”(postprint)数字时代的网络文学。

  同时,文学批评要格外警惕理论的场外征用问题,在尚未完成文学场域外部理论向文学场域转场的情况下,需要避免过分倚赖和现成照搬当代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非文学话语,坚拒场外理论“滤色镜”的他者训诫和外部扫荡,阻断文学工具主义和教条主义,即“文本只是一个竞技场、角斗场或书单,各路人马在上面展示创新和智谋”,这些批评者“不是到文学内部去为批评找到一个概念框架,而是将批评附加到文学之外的一个混杂的框架上”。

  譬如当代科幻文学的批评者在援引自然科学理论时,不仅要避免过度依赖自然科学理论,警惕从自然科学领域到文艺领域的理论转场问题,还要谨防将意蕴丰富的文学文本还原为自然科学文本。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不能仅仅成为讨论天文学、物理学的原料,甚至等同于科普读物,文学批评者应当注意文学科幻与科普科幻的区分,重视基于文艺内部视角的定位与分析,不能变成自然科学批评。又如面对当代勃兴的非虚构写作,文学批评者应当重视和剖析其文学审美价值,避免将它窄化为社会科学的调查资料或者普通的新闻报道,用社会科学理论宰制和切割非虚构文学。再如在分析2022年度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的文学作品时,文学批评者需要避免过分依赖社会学和政治学理论,不能将其片面还原为仅仅反映法国社会现实状况与历史变迁的社会学与政治学著作甚至普通材料,忽视埃尔诺作品的独特审美价值。

  就艺术批评而言,需要从微观升入宏观,从主观感悟走向客观分析。在网络数字时代,借助各类新媒体平台(微博、微信、抖音、豆瓣、哔哩哔哩、小红书、网易云音乐等),人人都是“批评家”“评论家”,艺术批评常常演变为个人主观感受的即兴抒发,并以情感去吸引乃至顺从迎合受众,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方法和视野,欠缺公共性。专业理论剖析时常被当作阻碍传播、减损流量的绊脚石,甚至被视为学院派精英故意施加的外在桎梏,玷污和破坏了自由的艺术鉴赏,抹杀了纯粹的艺术美感,属于恶劣傲慢的非法僭越。然而,阐释的公共性是对批评者的内在规定性,优秀的艺术批评应当超越主观主义、个人主义的神话,不只关乎个人,不限囿于直觉、经验、体悟,绝非个体对艺术品的初始本能反应的表达,更非个体有限感受的独白、个人趣味偏好的独断或者六经注我的任意妄为。它需要定义准确、逻辑周严、论述清晰、分析客观、归纳凝练、评价全面、反思深入,摒弃感受至上、感受至大、感受至高,废止对理论和思想的冷漠、抵触甚至敌视的态度,避免臆断理论都是“怀有敌意且冷酷无情的”,都是“对维护只听从于情感反应,绝对地非理智的、细腻的文学感受性,所做的一种高智力的挑战”。同时,需要提防对理论的虚假重视与错误应用,避免令理论仅仅成为对个人主观感受的伪饰和注脚,对理论的使用必须是真实的、规范的、合理的、有效的,“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

  因此,优秀的艺术批评者除了敏锐的感受,还应当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分析能力、准确的理论应用能力,并从个体的经验微观视域上升至超个体的宏观公共层面,谨防无休止地向内收缩坍塌。完全剔除理论深化的艺术批评不仅狭隘,而且危险。这种主观主义、相对主义、感悟主义、印象主义倾向会导致艺术批评变得细碎、随意、含混、浮泛、武断,难以完整、系统、可靠、深刻地呈现作品的宗旨、内容与特点,罔顾历史真实性与知识公共性,无法对艺术作品做出客观阐释、全面评价与深入反思,“回避了评价和解释一件艺术作品价值所在的原则”,最终将遮蔽、歪曲和抹杀文艺作品的深层价值。这些陷溺于个人主观感受的不同艺术批评之间各行其是,缺乏共识,难以交流对话,甚至走向对立冲突。它们无法上升至更高的普遍层面,总结和提炼出理性的批评标准与可靠有效的批评方法,应用于各类具体的批评实践中。这种艺术批评完全不能对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提供全面、有益的理性指引。

  譬如面对纷繁复杂甚至聚讼纷纭的中国当代艺术,不管是早期的“八五新潮美术运动”、20世纪90年代的“玩世现实主义”,还是时下风格多样的实验艺术、观念艺术、科技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行为艺术、数字艺术、生物艺术、交互艺术、人工智能艺术,艺术批评者不能仅仅倚赖自身的主观感受与个人经验行事,而是需要立足中国当代国情,考辨艺术事实与艺术事件,厘清中国当代审美特性与当代艺术的内在逻辑,充分调动哲学、艺术理论、艺术史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展开全面、深入、系统的学理剖析。与之相似,电影批评也应当摆脱狭隘的主观抒情,重视学理探讨,借助电影理论、电影史等相关成果,增强自身的学术性、知识性和公共性,进而不仅引导电影创作方向,提升电影鉴赏趣味,更锤炼出一种普遍有效的电影分析工具和方法论,应用于相关的文艺批评实践。

  总而言之,排斥文本话语、压抑鉴赏经验的批评是空洞的,缺乏理论方法、丧失公共性的批评是盲目的,做好文艺批评工作,需要坚持“走进”与“走出”两条路线的有机统一。

  

  做好当下文艺批评工作,需要处理好问题导向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提升新时代文艺批评的学科意识、学术意识、专业意识,重视新时代文艺批评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谨防单纯依赖文艺批评问题导向的片面倾向。

  正如马克思所言,“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问题导向有助于增强文艺批评的针对性、当下性、在场性、实践性,避免文艺批评脱离文艺现场,无的放矢。缺乏问题导向的文艺批评将是空洞的。然而,单纯依赖问题导向,忽略自身基础性的学科建设、学术发展和学术创新,容易导致文艺批评被问题牵引拖曳,造成文艺批评工具化、策略化,丧失知识性、学术性、专业性,既难以真正主动辨识真实问题,深刻批判虚假问题,也无法提出真正解决真实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不管是传统的训诂式批评,还是新兴的新媒介批评,文艺批评的问题意识都需要专业眼光的磨砺和知识积淀的滋养。文艺批评对现场问题的介入必须是主动的、准确的、深度的、专业的,以解决真实问题为根本鹄的,不能只是疲于跟随问题,被动地、表层地、碎片化地回应问题,甚至被虚假问题迷惑与欺骗,沦为在场的旁观者、附庸者,甚或搁置真实问题的敷衍者、逃避者。文艺批评有其自身的存在规定性,不能沦为暂时性的权宜之计甚至一次性的策略工具,被没有标准地随意变动、没有原则地随便操弄,它应当上升为一种具有普遍阐释力、持久解决力的有效方法,成为一种真正的经典专业批评,实现文艺批评的范式价值与实践品格。

  在当今人人可以成为“批评家”“评论家”的网络数字时代,在资本市场的逻辑制造虚假问题、抽空问题实质、吞噬问题解决方案的“流量至上”的自媒体时代,过分强调问题导向,忽视学科建设,更容易导致文艺批评缺乏宏观视野、整体观念与系统思维,局限于微观、个别、潮流的狭隘层面,被各种利益欺骗和裹挟,陷入虚假危险的现实感、当下感中,迷失在现实的诱惑、驱使和干扰中,浮泛空蹈、急功近利乃至低俗粗鄙,放弃专业的文艺批评标准和学理分析,丧失学术定力、学术功力、学术动力,逃避思想升华和精神担当,无法提供具有原创性、系统性、连贯性、思想性、深刻性、学术性、专业性、感召力的权威成果和经典之作,难以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和影响效应,不能真正满足时代的根本需求,有效应对时代的复杂挑战,筹划和引领时代发展的根本方向。更可怕的是,在数据化转型的大数据(Big Data)算法时代,“问题”常常不是真问题,而是人工智能算法在全面收集和深度研究数据后所制造的流量陷阱和话题温床,是精准预测、营销、控评、刷榜的结果,然而忽视学科发展、学术创新、学理支撑的文艺批评将对此缺乏主动甄别能力,难以辨识“问题”真伪,被迫接受人工智能算法的精准推送和绵密规训。由此可知,在大数据时代,马克思所说的“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显得更加振聋发聩,愈发重要和紧迫。这迫切要求文艺批评在学科基础建设的前提下对相关问题进行仔细考辨、准确定位、客观分析和深入思考。

  因此,做好文艺批评工作,需要重视基础工作,重视宏观的学科导向、深厚的知识积累、扎实的学术导向、深层的专业导向,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重视学术供给侧的建设、发展和创新,为文艺批评提供坚实可靠的学科规范和学理支撑,为中国自主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和思想体系的建设提供系统性的专业保障,产生更多得到世界公认的中国特色优秀文艺批评成果,形成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经典秩序。

  具体而言,有以下五点需要注意的方向。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中西文化比较方法,针对世界文艺的普遍语境和中国文艺的时代语境,总结和转化中国文艺历史发展经验,厘清、激活和创新当代中国文艺批评的关键词,明确当代中国文艺批评的问题意识、核心议题、基本方法、思想立场和话语形态。“关键词是具有建构功能和衍生能力的原生语素与核心意涵,是一个时期内特定学科话语和理论体系的基本蓝图”,是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学术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基石。

  第二,注重中国精神的全方位涵养,弘扬中国文艺批评的根本精神和创新品格,揭橥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内在逻辑、基本方法、核心概念和深层内涵,凝练和创化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国古代优秀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和思想体系,激活文艺批评的内在生命活力。

  第三,重视与时俱进,及时掌握和洞察当代最新文艺批评潮流,剖析当代复杂文艺批评现象。对诸如网络文艺批评、新媒介文艺批评、青年亚文化文艺批评、人工智能文艺批评等当代新批评类型,需要予以客观审视、专业探究和学术完善,建立研究范式与学术规范,彰显时代精神、责任意识、学术价值和理论品格。

  第四,重视中国特色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和思想体系的学科化、专业化建设,推动文艺批评的系统化、知识化和科学化发展,在文艺历史谱系及逻辑中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文艺批评的学科主体性,厘清中国特色文艺批评的学科边界、学科身份和学科规范,提升学术专业性、创造力、阐释力,促进优秀批评话语与学术产品的生产和创新,并应用于对具体文艺作品的批评实践中。在肯定和保证自身学科自主性的同时,积极与不同学科进行对话与互动。

  第五,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文明互鉴的基本原则,以中国的学术规则、学科意识、文艺批评范式为主,同时反思和批判西方文艺批评话语体系与思想体系,客观、冷静地吸纳和改造西方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和思想体系的有益元素,谨防用西方理论宰制中国经验、中国文本,实现中外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和思想体系的转场。

  以电影批评为例,它与文学批评、美术批评、书法批评、音乐批评、舞蹈批评、摄影批评、戏剧批评等存在差异,不可等量齐观。经过专业积累和学科建设后,不同文艺批评门类的差异将愈发显著,各自的学术发展和学科创新任务也更加紧迫。当代中国不仅需要构建整体的中国特色文艺批评体系,还要发展专业化的中国电影批评体系,培养电影批评专业人员,创立电影批评中国学派,生产中国电影批评臻品、新品。中国电影艺术在自身历史发展中生成了广泛的公共性、自觉的民族性、有效的市场性,这些基本的内在规定性成为了建构中国电影批评学派的现实基础和基本资源,为中国电影批评学派的构建提供了原理的准备。中国电影批评学派的建构需要在此基础上,重视自身的学科发展、学术创新、专业深化和人才培养,通过描述百年来中国电影批评的历史谱系,揭示中国电影批评的思想逻辑,建立中国特色电影批评的思想观、艺术观和学科观,继而在中国电影批评的思想观、艺术观和学科观的专业指导下,构筑能够获得国际认可、影响世界的由中国提出的电影批评中心议题与电影批评标识性概念,指导电影批评实践。

  总之,缺乏学科建设、学术创新、专业支撑、人才培养的文艺批评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容易陷入工具主义、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泥淖。这种文艺批评纵有一时的热度,也会因为缺乏持久的力度和深度,沦为用后即弃的速朽工具,难以为继。我们应当通过坚实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主动追踪和准确捕捉当代面临的各种真实文艺问题的症结所在,深入介入文艺现场,全面、深刻、系统、前瞻地解决真实问题。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马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常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