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文学批评》2023年第1期目录
关键词:《中国文学批评》;2023年第1期;目录
《中国文学批评》
摘要:文艺批评是建设现代化文化强国、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引导文艺前进方向的重要驱动力。做好当下文艺批评工作,迫切需要处理好以下三重关系:文艺批评话语与文艺批评思想的关系、理论与感受的关系、问题导向与学科建设的关系,重视文艺批评的思想性、公共性和知识性。
关键词:文艺批评 思想性 公共性 知识性
作者张政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与阐释学研究中心教授;陈龙,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讲师。(北京102488)
形式与历史:文学批评的双重变奏与融合可能
摘要:形式与历史在百年文学批评演变中处于割裂状态。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探讨了文学批评的形式维度与历史维度及其统一性,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形式与内容、结构与历史的转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文学批评在借鉴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批评研究成果的同时,要思考如何把符号引向外界,打通语言与实在、系统与行为、结构与事件之间的边界,探讨融合形式与历史的可能性。
关键词:文学批评 形式 历史 语言 结构
作者汪正龙,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210023)。
为批评辩护
摘要:批评不是创作的附庸,而是独立的思想性文体。批评的目的是达到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体悟和理性认知,没有批评,创作就会陷入沉默。批评必须以作品为中心,细读作品是进行有效批评的核心能力。批评是论争性的,也是反思性的。矫正当前文学批评的泛文化倾向,审美视角仍然是一个有效的制衡因素,有助于发现文学话语的美感特质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潜能。
关键词:批评 作品 阅读 审美
作者邢建昌,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学与艺术研究中心教授(石家庄050024)。
走向与作品、作者、读者相遇合的文学批评
摘要:文学批评要走出自我,与作品、作者、读者相遇合。对于作品,需要的是“走进”,即批评者要“走进”作品,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中,体验和感受作品;对作者,需要的是“走近”,即批评者要“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钻研作者的思想;对读者,需要的是“走向”,即批评者要“走向”读者,他要像一个领航员,让读者明白作品的优和劣以及为什么优和劣。
关键词:文学批评 对话 认同批评 肖像批评
作者张奎志,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哈尔滨150080)。
·作家聚焦·艾伟专辑·
艾伟长篇小说纵横谈
摘要:艾伟已有超过二十年的长篇小说创作经验。通过对其小说叙述主线的梳理,可以清晰地看出艾伟的创作思想由先锋主义意识向现实主义精神不断转化和推进的过程。其近期的创作通过更接近真实的生活描写、生活故事以及有血有肉的人物性格塑造,来反映现实生活,揭示生活本质,表明了艾伟使作品融入社会现实的文化自觉。
关键词:艾伟 现实主义 先锋文学 长篇小说
作者张陵,作家出版社编审(北京100125)。
作为隐喻的“建筑”——艾伟长篇小说《镜中》的精神图像
摘要:艾伟的长篇小说《镜中》在当代文学创作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小说中不时出现的庄润生作为建筑设计师的介绍、铺陈和追求,构成了一条叙事副线,也是作品一条不可或缺的隐喻线,作为隐喻的“建筑”从空间地理体现了作者的意图。以隐喻的建筑为线索进行文本细读,可以看出作品具有丰富的外在形式和多层心理内涵,在与中外文学相关思考的比较中,作品形式与内涵间互相勾连的深层结构之网逐渐显现。
关键词:建筑隐喻 精神图像 补偿机制 结构之网 景观地平线
作者程德培,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上海200092)。
时代文本与女性主体意识的表达——略谈艾伟小说的女性形象
摘要:当代作家中,艾伟非常关注女性主体意识与性别身份、时代情感经验、社会道德伦理之间的关系,显示出他对女性主体意识整体性经验的敏锐洞察。他的小说《爱人有罪》《爱人同志》《妇女简史》及《镜中》,具象地描述了女性主体意识和时代整体性经验之间的密切勾连,展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女性形象的嬗变。艾伟对女性主体意识流变的深刻剖析与摹写,极大地拓展了现代女性生命体验的丰满度、情感认知的复杂性和人性维度的多面相。
关键词:艾伟 女性主体意识 时代情感经验
作者郭艳,鲁迅文学院研究员(北京100029)。
南方传奇以及文学传统
艾伟
·中华美学精神·中西关键词比较·
基于“境层”概念的意境结构分析——重探宗白华艺术意境论
摘要:“境层”概念在宗白华美学研究中失落已久,需要将之打捞出来重新认识。这一概念酝酿于《新诗略谈》(1920),发展于《艺术学》讲稿(1926—1928),完成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增订稿)》(1944),宗白华艺术意境论思想亦至此形成。宗白华将艺术意境分为“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和“最高灵境的启示”三种境层,三者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融通、逐渐层深,意在为主体和艺术生命精神的双向开拓提供条件。宗白华早期主要吸收了歌德关于自然摹写的思想,后来用中国古代绘画美学改造、补充、发展了前者。“境层”概念凸显了艺术意境的结构特征,带有鲜明的空间性特点,是宗白华沟通中西艺术、建立世界性美学的中介。重审“境层”概念,既可呈现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有机性和整体性,也可启发我们对新时代艺术、审美与社会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宗白华 意境 境层 结构分析
作者王怀义,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430072)。
宗白华意境之“深”与德国美学的关系
摘要:宗白华的艺术意境说主要受到了德国美学理论的影响,他以此为依托建构出意境的空间性之“深”,并因此而独树一帜。首先,受康德影响,他认为意境的深来自艺术品自身的层次的深;其次,受叔本华影响,他认为意境的深来自对宇宙的深的认识;再次,受尼采影响,他认为意境的深来自艺术家的人生的深及其对悲剧性的揭示;最后,受斯宾格勒的影响,他认为意境的深来自其空间的深。而他也正是通过这不同维度的深,综合构建出了意境的深。
关键词:宗白华 艺术意境 德国美学
作者张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092)。
王昌龄“物境”说的激活及其理论效应——基于当代西方环境美学视域
摘要:自王昌龄提出“物境”“情境”“意境”以来,“物境”被视为低层次的审美范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当代西方环境美学视域重新解读“物境”,能够实现传统理论的当代转化,扭转“物境”未被重视的局面。首先,“物境”与卡尔森所主张的“自然环境模式”可相互阐发,以此发掘“物境”的自然审美内涵,构建自然审美“物境”模式;其次,“物境”与物相、物性、物史、物功一起,可完善自然美特性系统,为自然审美批评提供比较全面的理论框架;再次,“物境”说深刻诠释了“身—心—境”三元论美学模式,为环境美学、生态美学提供了理论借鉴;最后,“物境”说已经融入园林艺术、环境规划活动中,富有实践品格。
关键词:王昌龄 物境 自然环境模式 “身—心—境”三元论
作者周思钊,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青岛266071)。
·批评之批评·文学批评文体研究·
论21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文体新变
摘要:21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文体新变,一方面表现在学院机制和学院批评之成为问题并且导致了诸多不满;另一方面表现为在批评文体上具有充分自觉的人们突破学院机制的壁垒和学院批评的文体束缚,面向古今中外批评文体的丰厚传统,坚持和接续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富有成效和影响力的对话体批评,充分开放和多样化地实践随笔体批评。这些新的批评实践不仅取得了许多值得重视的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学院体批评”和“非学院体批评”的文体格局。
关键词:文学批评 批评文体 对话体批评 随笔体批评
作者何言宏,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240)。
“学院派”文学批评文体的困境及突破路径
摘要:以“科学化”为核心追求的“学院派”文学批评文体的出现及流行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在目前的文学研究中已经出现了许多流弊。解决这些流弊不仅要靠强化学术规范,还需要这种文体的自我完善,重建和“文学化”文学批评文体有机融合的批评便是其自我完善的路径之一。这并非全面回归“文学化”文学批评文体范式,而是基于文学研究所具有的“准科学化”的内在属性,在以理性和逻辑的最大限度来理解文学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在科学和理性未能完全覆盖的区域,给研究主体的文学化感悟及发挥留下合理的空间。
关键词:科学化 文学批评文体 困境 突破
作者姚晓雷,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金华321004)。
作为批评文体的评点及其当代意义——从“茅评本”谈起
摘要:评点是中国传统批评文体之一种。1996年《中国现当代文学茅盾眉批本文库》的出版,使评点这一文体重新引起研究者的关注。“茅评本”的特点及其实践证明,评点对于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和有效性,而且促使我们思考作为传统批评文体的评点如何进行现代转换。总体来看,一些当代小说的评点实践未获得较大反响,评点作为一种批评文体尚未深度介入当代文学批评。摆脱这种状况,一方面需打破学科之间壁垒分明的机制,呼唤具有打通古今、兼通创作与研究的“通人”;另一方面需总结提炼评点实践的经验和理论,使之成为当代文学批评话语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茅评本” 评点 文体 当代文学 茅盾
作者肖进,上海政法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上海201701)。
·中国文论话语建构·文学经典化研究·
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中建构中国当代文学经典
摘要:当代文学经典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它接续传统文学经典,融合时代精神,既传承民族文化又对其进行创新。反过来说,当代文学经典建构过程也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是文学作品深刻思想艺术的基础,准确把握时代文化精神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具有时代影响力也是建构当代文学经典的重要条件。这要求当代作家具有广博的民族文化素养和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当代文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社会文化的整体参与。这主要包括民族文化自信态度、创造性的主体建设精神以及立足于民族文化复兴高度的建构举措。当代文学经典是时代文化的示范,它将带动时代文学健康发展,并在文化复兴历史使命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当代文学经典 民族文化 文化复兴 主体性
作者贺仲明,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广州510632)。
中国文学的经典、正典与美典
摘要:讨论中国文学典范应凸显诗文文体、文学境界、儒学正统等几个基本要素。“美典”指在语言本身或以语言营造意在言外的优美境界上有独到探索与成就的诗文作品,“正典”指除美的探索与成就外,亦符合儒学正统意识形态、发挥经世致用功能的作品。此外,以传统诗文为核心,向上向子、史延伸,向下向词曲、小说扩展,这些作品与正典相比不尽符合儒学标准,与美典相比也不尽是纯粹抒情、美辞的文学,但因文学性突出亦被奉为经典。这些经典与诗文正典、美典既有界限,又多元一体,共同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典范。
关键词:经典 正典 美典
作者沙红兵,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文学思想研究中心教授(广州510006)。
文艺创作和改编中的经典化问题——以《白毛女》为中心
摘要:文艺创作和改编中的经典化问题,既是文学家、艺术家在文艺创作和改编中要思考、解决的问题,也是评论家和学者需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白毛女》的改编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从民间传说到报告文学和短篇小说,再到逐步被改编成歌剧、电影和芭蕾舞剧,最终成为文艺经典。以《白毛女》的经典化为中心,结合百余年来文艺史上其他作品经典化的经验,可总结出文艺创作和改编的经典化路径:凝炼主题,表达时代精神;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依托现实生活,反映人民心声。此外,文学家、艺术家还需走出书斋,从生活中发现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超越自我,用集体智慧提高艺术水平;克服小众视野,用改编促进大众化传播。只有这样才可创作出饱含时代精神,具有中国气派,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白毛女》 改编 经典化 时代精神 典型形象
作者徐兆寿,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兰州730070)。
·新媒介文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关联·
中国网络文学的属性和经典化路径
摘要:中国网络文学是中国传统通俗小说的当代呈现,它的根是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具有传统性和中华性特征。中国网络文学是网上的文学,网络是平台,文学是根本。中国网络文学呼唤着经典化,而认知和明确网络文学的属性是中国网络文学经典化的前提。作为新媒体时代重要成就的中国网络文学已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成就斐然,对其进行经典化批评需要具备世界文学的格局和世界文学批评的学术视野。
关键词:网络文学 属性 经典化
作者汤哲声,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苏州215123)。
网络文学的神奇叙事与情绪标记
摘要:中国网络文学是以互联网为传播载体、以大众志趣为依归,在世界大众文艺的源流中发生发展的大众文学,其基本形态之一是神奇叙事。从人类的艺术体验来说,神奇叙事基础性的效能就是帮助人类进行生命建构,并由此进入行为—伦理模式建构。研究网络文学可从大众文艺的神奇叙事形态出发,探讨网络文学的生命建构效能和情境—行为图谱建构效能,并从情绪标记入手,探究文艺体验效能、审美和伦理重构等理论问题。
关键词:神奇叙事 内稳态 效能 情绪标记
作者王祥,鲁迅文学院研究员(北京100029)。
网络文学对古典小说叙事的转化
摘要:网络文学与古典小说之间有一条隐秘的叙事传承通道。网络文学将古典小说叙事思想构型为价值叙事、情感叙事和“造梦”叙事模式,在时间叙事传统中植入穿越、重生设定,通过对古典小说空间的拓展与挪移生成架空、地图和场景叙事,吸收章回体、话本体的叙事体例并创造仿古体,实现了古典小说叙事传统的当代转化。
关键词:中国网络文学 古典小说 叙事思想 时空叙事 叙事体例
作者贺予飞,湖南工商大学数字传媒与人文学院讲师(长沙410205)。
·学科概览·
回返基础理论促进交流互鉴——2022年文艺学动态
马涛
用批评之眼透视文学风景——2022年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综述
马征
立足中国语境回应当代问题——2022年文艺美学发展态势评述
陈凌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