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2024年第3期目录

2024-07-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摘  要:

关键词:

当代文学观察·文学的地方性现象 

  当代文学地方路径的演进 

  摘要:文学的“地方性”追求是不同区域自我发现、激活自身创造力的一种方式。中国文学的“地方性”视野源远流长,至近现代更是持续发展。以“新东北文学”与“新南方写作”为例,我们可以梳理总结这一学术历程的发展演变,总结其中的价值和贡献,对未来的可能进行反思与探寻。写作和作家本人的跨区域性向我们表明,地方本身已经不是他们集中表达的内容,超出地方的更深的关切才是更有意包含的主题。文学的“地方性”追求归根到底并不真正指向地方,而是“人”本身。正如鲁迅这样的现代文学大家没有将南北问题仅仅当作地方问题,而是充分重视了其中的“人”的价值一样。这才是不断创造当代文学“地方性”追求的真正动力。 

  关键词:地方性 新东北文学 新南方写作 南北论 

  作者李怡,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成都610207)。 

  地方化文学分类标识概念的转型分析 

  摘要:“文学的地方化命名”作为一个文学分类标识概念,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文学问题,它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紧密相关。将这个议题放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便于理清文学参与现代化叙事分与合的过程,通过梳理当代文学新旧地方化命名方式的发展脉络,揭示其基本特征、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文学的地方化命名”现象和构成,真实地反映了文学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高度融合。文学参与和表现着现代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也推动着文学分类标识的转型。因此,新的“文学的地方化命名”在借鉴历史经验、深度参与社会发展的同时,还创新性地反映了时代精神,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关键词:文学的地方化命名 新南方写作 新东北文学 地方性写作 文学分类标识 

  作者卓今,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沙410003)。 

  中国当代文学主流传统中的陕西经验 

  摘要:根源于中国历史文化中几大主要文脉,发端于延安文艺传统的陕西经验,包含着自延安时期以来,陕西作家逐步形成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拓展的现实主义道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书写乡土中国现代化进程等多方面的重要实践。陕西经验生成于延安时期以来留在陕西的第一代文学陕军,发扬光大于集中书写乡村社会文化变革的第二代、第三代文学陕军,并正在作为X世代和Y世代的第四代、第五代文学陕军中延续和传承。由当今城市时尚文化和网络虚拟空间所构成的时代境遇,与陕西文化原色之间的错位,所引发的不是文学陕军的“断代”和陕西经验的失传,而是当代文坛上陕西的“70后”“80后”和“90后”等新的文学群体孕育的可能。 

  关键词:陕西经验 文学陕军 中国当代文学主流传统 

  作者李震,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安710119)。 

  集体性共创:路遥对陈忠实的影响 

  摘要:陈忠实与路遥,是我国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两位杰出代表,从新时期陕西文学的版图和成就观察,两人可谓双峰并峙,难分伯仲。路遥与陈忠实,由同行变为同事,陈忠实多次谈到路遥对他创作上的影响,一是路遥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理解和态度,坚定了陈忠实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信念,二是路遥的《人生》促使陈忠实对现实主义文学的真实性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作家之间的互相影响构成一种“集体性共创”现象,陈忠实谈到路遥的创作对他的创作有“摧毁与新生”的作用,这是一种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路遥 陈忠实 影响 集体性共创 

  作者邢小利,陕西省作家协会编审(西安710001)。 

  乡土苦恋:路遥的乡村空间建构 

  摘要:路遥的写作,根植于他的故乡陕北农村。他的创作受到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乡土苦恋”是他作品主要的底色。在叙述故事的同时,他通过对乡村风景、人物、天气的书写,甚至于整体叙事框架的建构,描绘出心中完整的农村样态。陕北的乡村空间在路遥的笔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关键词:恋地情结 路遥 乡村 空间 

  作者杨艺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2488)。 

 

作家聚焦·老藤专辑 

  作为可读性文本的老藤小说 

  摘要:作品的可读性由自身品质同读者期待视野的融合所形成,是其政治与美学功能实现的基础,在当代媒介融合的语境中变得尤为重要。老藤《北爱》《铜行里》《草木志》等长篇小说是探讨小说可读性问题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切入口,通过对其作品在娱乐性、知识性和观念创造性上实践途径的总结,进而也对“可读文本”与“可写文本”的区分进行重新辨析与思考:可读性自然蕴含了可写性的潜质,是可写性的基础。 

  关键词:可读性 主题写作 小说形式 观念创新 

  作者刘大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北京102488)。 

  老藤小说与东北文学的新经验 

  摘要:老藤的小说创作,将东北文学的传统和儒家文化相融合,形成了鲜明的个人文学风格。他对人的权利和尊严的关注,为东北文学注入了更多的暖意;他典雅明正的美学风格给粗线条的东北文学带来了一份细腻;其作品的时代性和当下性,也是儒家入世精神的体现。老藤的写作为东北文学带来了新的经验。 

  关键词:老藤 东北文学 儒家文化 

  作者张维阳,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教授(沈阳110034)。 

  《草木志》:生态观烛照下的乡村振兴书写 

  摘要:作为一部已经被列入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之中的长篇小说,老藤的《草木志》是以现代生态观的烛照为鲜明思想艺术特色的优秀乡村文学创作。其中的主人公“我”,兼具见证者、建设者和书写者的三重功能。小说在现实状况和既往历史两条结构线索的相互交叉中,展现了新时代东北地区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  

  关键词:老藤 乡村振兴 生态观 植物书写 双线结构 

  作者王春林,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太原030006)。 

  新时代乡土叙事的多重面向——读老藤《草木志》 

  摘要:老藤的长篇小说《草木志》以一名驻村书记的成长经历回应了贯穿当代文学的“青年到何处去”的历史命题,塑造出与新时代社会实践“共名”的新人形象;通过对东北自然风景、人造景观和“人的风景”的重新发现,描绘了充满自然生机与人文诗意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图景,焕发乡村的人文活力和生命力;在展开墟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在宏大叙事与微观生活、整体目标与地方经验之间建立起有效勾连的认知迭代路径,从而完成了新历史语境下的乡土叙事。 

  关键词:新时代 乡土叙事 乡村振兴 新人 风景 

  作者周荣,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沈阳110004)。 

  用小说备份心语 

  老藤 

 

中华美学精神·中西关键词比较 

  虚静、移情与心理距离——中西审美心理的超越性追求 

  摘要:虚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非常重视的审美心理观念,其最高境界是“心斋”“坐忘”或“虚壹而静”。“心斋”“坐忘”通过斋戒般的心理修炼实现完全、彻底的“忘”,“虚壹而静”则强调兼知与专一,目的都是实现审美的超越。西方的移情说强调主体将情感移到客体身上,不管是通过想象、象征还是内模仿达成目的,情感的移植最为核心,成为审美超越的手段。心理距离的超越性表现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实现了有限度的一体,要求与审美对象的利害保持距离。中西审美心理都追求对功利或利害的超越,虽然手段存在差异,但目的一致,都是为了摆脱功利或利害对审美的阻碍,以期进入纯粹的审美境界。 

  关键词:虚静 移情 心理距离 审美心理 超越性 

  作者李健,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教授(深圳518060)。 

  “虚”“拟”与“虚拟”之比较:两种艺术观 

  摘要:在中西美学和艺术语境中,“虚拟”(fiction)均属于摹仿思想的衍生问题。在中国古代,虽有“虚拟”一词,但“虚”“拟”本身为两个相互关联而又彼此独立的词语。除《周易》和老庄哲学之奠基外,中国美学和艺术“虚实相生”“以虚求真”的思想观念还可能来自更为古老而久远的圣山崇拜。“虚”不是虚假存在,而是充满神性的真实空间,这是中国艺术由实入虚、借虚境以达真理的根本所在。“拟”也不是带有否定意义的虚构或虚拟,而是一种通过摹拟与万物之理、宇宙之道相契合的创造行为。在西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诗(艺术)与真理关系的不同论述形成两种不同的虚拟观和艺术真理观,直到歌德时期,虚拟才获得正面积极的意义和价值被固定下来。中西虚拟观的比较,可为我们全面、深入认识中西艺术和美学观念的异同提供启示。 

  关键词:虚拟 摹仿 准拟 拟像 真理 

  作者王怀义,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430072)。 

  比较视域下的“虚实”范畴及其多向呈现 

  摘要:“虚实”在中西方美学史上皆有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虚实”的审美内涵极具衍展性,渗透在内容、技法、风格意境等方面,形成了重实、尚虚、虚实相生三种审美指向;西方美学中,“虚实”与摹仿说、现象学、存在主义、虚构性等思想密切相关。“虚实”在中西方文艺创作中各具特色,与各自的哲学根源有关,中国哲学把“道”作为宇宙之本,“虚实”与“阴阳”“有无”等元范畴相通;西方哲学以“存在”为宇宙本体,更加追求主体与存在。 

  关键词:虚实 中西美学 多向性 根源 

  作者陈丽丽,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开封475001)。 

 

批评之批评·细读批评 

  何谓细读?如何批评?——细读批评论札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本细读的理论和方法随着英美“新批评”在中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国当代文本解读取得了显著成果,探索了审美化文本解读、“历史化”文本解读、解构主义文本解读、介入主义文本解读等路径。细读批评既不以社会政治遮蔽文本,又不陷于文本中心主义而切断与历史沟通的可能;细读批评是创造性阐释,但不是过度阐释;好的细读既照亮细节,又有问题意识和历史意识。细读批评是与文本细读、文本解读密切相关,但又有不同理论指向的概念。细读批评既强调细读实践,也强调细读的理论总结和话语建构。今天,构建中国式细读批评话语体系,既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 

  关键词:细读批评 文本细读 文本解读 话语体系 

  作者陈培浩,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福州350007)。 

  从文本细读之桥走上现代批评之路 

   摘要:“细读”批评,包含文本理论、文学文本等概念,是一个浅显易懂的词语,但在文学和批评领域,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分量与意义。它的本义是指把作品视为文学的“中心”和本体,鉴赏、批评要用精细、深入的方法去解析、评判。新时期以来40余年中,西方的种种文学批评思潮与流派,在中国潮起潮落、“合纵连横”,但其中有一条不断的“脉络”,就是细读批评。它不是思潮、流派,只是一种批评方法、策略,也是一种“执念”、精神。一部分批评家,几十年来用细读方法解读、批评作家作品,使批评方法发生了质的变化,不断提升文学批评的水平。当下的文学批评,正处在过渡期、转型期,传统的观念性、社会性批评依然占据着主导位置。文学批评要实现现代转型,通过细读批评这座“桥”,就有可能走上现代批评之“路”。细读批评蕴含着精彩的“风景”,隐藏着奇妙的路径。 

  关键词:文本理论 细读批评 传统批评 现代批评 

  作者段崇轩,山西省作家协会文学院一级作家(太原030001)。 

  文本细读实践起源与范式演进 

   摘要:文本细读是从文本微小单元里生产意义的阅读实践,细读作为现代阐释活动的动力来源,在初创期所传达的唯物主义美学立场是现代文学批评立论的根基。从文学批评的整体格局来看,现代的细读观念肇端于瑞恰慈,鼎盛于新批评,衰落于文化研究,复兴于后理论,前后历时百余年。在这一进程中呈现为四种主导类型:作为阅读工具进行审美教育的“目的式”细读;作为研究方法进行审美判断的“封闭式”细读;作为诊断工具分析历史文化的“症候式”细读;作为互动机制进行情感沟通的“沉浸式”细读。对“细读”范式的分类考察打破了以新批评为代表的经典细读理论设置的审美等级制,延伸至文本与生活世界的边界,从方法论创新到社会行动,不同细读范式的内在融通问题依旧悬而未决,中国传统具身感知的思维方式和“以诗评诗”的细读传统亦可提供参考,文学理论研究有望在“诗文评”传统的现代转化中建构新的理论系统。 

  关键词:文本细读 现代文学批评 “诗文评”传统 

  作者崔国清,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兰州730070)。 

 

中国文论话语建构·文学理论的知识生成 

  文学理论知识生成机制的反思 

  摘要: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理论,文学的在场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应有之义。一种理论成为文学的理论,需要经过文学经验、文学事实和文学实践的检验。好的理论是有文学性的,文学性不是修辞意义上的,而是发现理论问题的视角和文本分析的工具。阐释不仅是实现文学意义的手段,也是升华文学理论知识的基本途径。以理解为核心、为目标、为视域的文学阐释学,是通向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合法性途径。阐释中的概念演绎、命题表达和工具使用,最终都会化成文学理论的知识和知识体系。 

  关键词:生成机制 文学性 阐释 人文的知识 

  作者邢建昌,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学与艺术研究中心教授(石家庄050024)。 

  情理:文学经验介入知识生成的话语基础 

  摘要:文学理论的知识生成不是理论内部的逻辑演绎,而是感性的文学经验介入理论话语所推动的知识创新。感性的文学经验介入理性的理论话语的方式是对话,对话的话语基础是情理。情理是一种文化中人们共享的一套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感受世界的智慧系统。文学用虚构与想象的方式、用诗性的语言来表达情理,理论用理性的论述来表达情理。因此,情理是感性的文学经验介入理论知识生成的话语基础。文学经验与理论话语共同遵守通情达理的话语规则,理论话语与文学经验对话的切入点是情感,并随着具体情境改变具体的对话方式。通过在常识中互相印证,以辩证思维进行互动,依据具体历史情境中的特定境遇展开对话,理论话语才能把情理讲通,合情合理的理论知识才能生成。 

  关键词:情理 文学理论 文学经验 知识生成 话语系统 

  作者李勇,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苏州215123)。 

 

新媒介文艺·数据与批评 

  数据牢笼与批评突围 

  摘要:数据逻辑在整个网络文学实践中已经底层化和结构化,在此基础之上的批评前置了数据思维,暗含了数据的蛮力。网络文学数据批评所能获得的数据十分有限。在平台的数据垄断下,身处数据牢笼的批评者借助软件进行的研究,变成了既没有全数据支撑,又需要借助有偏差的软件模型,然后根据自身的统计素养来辅助操作的数据批评。数据批评在实际运用中经常表现为简单的量化分析和解读。它存在明显的遮蔽性,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理念和阐释,提升人文思辨的力度,使文学批评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无缝衔接中不断前进。 

  关键词:网络文学 数据 数字人文 定量 文学研究实验 

  作者王小英,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广州510632)。 

  摆脱数字迷思与强化历史性维度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之下,中国网络文学批评逐步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批评范式。它是以数字技术概念为起点、以互联网的数据现象为支撑的概念之批评。这种批评范式既遮蔽了网络文学接受主体的日常经验与体验,又导致网络文学批评忽略接受主体的历史处境,使网络文学批评日趋成为新兴概念的游戏。网络文学批评应增强其历史性,重视接受主体的经验、体验与历史处境的连续性,从而逐步摆脱对概念的依赖,形成扎根于自身历史的批评理论与范式。 

  关键词:网络文学批评 数字技术概念 代际 历史性 

  作者张学谦,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苏州215123)。 

  数字批评之批评 

  摘要:“数字批评”是以计算建模、语料统计、量化分析、制表绘图等数字方法进行的文学批评和研究。中国当前的数字批评存在着三个最主要的问题:一是缺乏有效的问题意识,未能在既有人文学术的积淀之上提取出有价值的问题,仅靠数据分析虚晃一枪;二是着迷于信息和统计的可视化呈现,却未将其融入完整的推理链条、导向有针对性的结论;三是对数字工具的化约倾向缺乏反思,对其所搭造的人类视角的构拟性和临时性疏于审视。在新兴技术深刻改变了人类生存形式的时代,在更新范式、不断纳入他异性因素以迎接新挑战的后人文学中,只有调动拨云见日的阐释才能,召唤出一种集合众长的能动和批判的后人文主体,才能使我们穿过信息迷雾。在超级阐释者和数字囚徒之间,我们必须作出选择。 

  关键词:数字批评 数字人文 远读 量化 超级阐释者 

  作者胡行舟,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助理教授(厦门361005)。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苏威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