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文艺与文化问题。《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文艺工作的基本思路、框架与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讲话》始终将对文艺问题的思考放在宏大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这是《讲话》突出的方法论特色。《讲话》中强调的“文化自觉”进一步凝结为“三种文化”,明确了新时代文化主体性的构成;《讲话》中高度关注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为“第二个结合”,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讲话》中提出的“文艺是世界语言”的重要论断与“文明互鉴”相互会通,体现出宏阔的文化视野和世界性眼光。
关键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化自觉 ;“第二个结合” ;文明互鉴
作者刘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安710119)。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对于在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事实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经历了一个持续的探索过程,其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从“文化自觉”到三种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问题的思考始终和更加广阔的文化问题联系在一起,并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和思考文艺的发展,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这构成了《讲话》重要的理论特色和思想方法。
文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讲话》中所强调的“文化自觉”包含着双重内涵。一方面,文艺的发展必须植根于特定的文化传统,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文艺的发展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发展发挥着推动和促进的作用。《讲话》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沿着“文化自觉”这一论题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论述。
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对文化问题的阐述更加系统、完整、全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坚守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将文化自信提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理解,赋予其更为深刻的历史和时代内涵。
三种文化之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到了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层面,认为这是中华民族能够延续和发展至今的根本,是近代以来支撑中华民族抵御外侮走向民族独立的内在精神力量,更是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基础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成为党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历史任务。
三种文化提出后,也成为研究和思考具体问题的方法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谈到宣传思想工作的时候指出,“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立足于三种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内涵与方法的进一步概括,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总的来看,三种文化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面貌,是对“文化自觉”的深化和发展,由此也对新时代文艺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这是在三种文化基础上对新时代文艺和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体现出文艺的文化视野和历史使命担当,也凸显出文艺在新时代文化探索中的重要意义。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这是将三种文化纳入更大的时代和历史语境之中,作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系统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文化探索上的重大推进。
从《讲话》中的“文化自觉”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就不断地思考“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自觉”“我们要如何实现文化自觉”等根本性问题,这构成了新时代文化探索的一条内在线索。三种文化的提出回应了这些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确立了新时代的文化主体性,为新时代文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具体方案与路径,是新时代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突破与创新。
二、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第二个结合”
当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不是任意的“创造”和“创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也成为新时代开展党的文艺工作的基本要求。如果说新时代文艺的发展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么,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无疑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为“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做了必要的理论和思想准备。
“两个结合”既是对以往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与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和生动体现。其中“第二个结合”在之前提出的“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精神联系与彼此契合,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更为深厚的基础,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个结合”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之前我们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更多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下的实际和现实情况相结合。但中国的现实情况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仅仅关注当下的现实,而忽视了使现实得以可能的历史文化传统,无疑是不全面的。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基础,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必由之路。由此必将带来对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理解,这也进一步明确了《讲话》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向。
三、“文艺是世界语言”与“文明互鉴”的会通
《讲话》在思考文艺问题时始终将文艺放在国际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不仅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基础,更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在文艺之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深刻的人生内涵,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民,完全可以通过文艺达到相互理解、彼此沟通。因而,“文艺是世界语言,谈文艺,其实就是谈社会、谈人生,最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心灵”。
“文艺是世界语言”这一论断不仅强调了文艺具有彼此沟通、相互交流的特性,更突出了文艺的国际影响与世界意义,即文艺可以超越民族、历史、文化的差异,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文艺是世界语言”体现在真正有价值的文艺作品是世界性的文明成果,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这使得真正有价值的文艺作品能够表达具有世界性、普遍性的思想和情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共鸣和认同,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列举了世界各国大量的文艺作品,充分说明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正因为文艺是世界语言,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就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胸怀掌握这种世界语言,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吸收其中适合于我们的文明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不断向前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这里已经透露出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刻思想。
其次,“文艺是世界语言”还在于文艺是不同国家人民最好的交流方式,对于塑造新时代中国的国际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文艺可以让外国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国真实的情况,理解在中国发生的伟大变革,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一思想契合了新时代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历史格局,力求通过文艺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在世界文化的共同体中凸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看,《讲话》从“文艺是世界语言”这一论断出发,对文艺和文化问题的思考始终关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内在联系,贯穿着文明互鉴的深刻思想。如借鉴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的思想说明中华文化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在阐述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艺作品是世界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时,习近平总书记如数家珍,列举了从古希腊到20世纪中国和西方大量文艺作品,充分说明文艺作为人类文明成果所具有的世界性意义;在论证文艺具有代表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的作用时,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及20世纪的新文化运动。类似的例子在《讲话》中还有很多。
文艺的人民性是《讲话》中的一个重要论题。在对文艺人民性的理解上,习近平总书记同样从世界性的角度来理解人民与文艺之间的关系。“世界上最早的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史诗,反映了两河流域上古人民探求自然规律和生死奥秘的心境和情感。《荷马史诗》赞美了人民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品质。《神曲》、《十日谈》、《巨人传》等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反映人民对精神解放的热切期待。”通过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文艺人民性的参考和借鉴,无疑让我们对文艺的人民性问题有了更加开阔的意识和更为深刻的理解,也让我们对文艺和文化所具有的世界性意义有了更为深切的体认。
可以说,《讲话》中不仅包含着不同文化、文明彼此交流、相互借鉴的思想,而且《讲话》本身就是一篇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经典文本。这也使得《讲话》成为新时代文化探索的一个标杆和起点,充分说明以文艺为起点和契机,完全可以实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事实上,就在《讲话》发表同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就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并通过法国卢浮宫和中国故宫博物院中的艺术珍品,通过2000年来中国绘画、音乐、文学对外来文明的吸纳,凸显出文艺作品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思想与《讲话》中的思想彼此会通、相互印证,赋予新时代文艺工作以更加开阔的世界性视野。之后,“文明交流互鉴”的思想成为新时代处理国际关系、开展国际文艺和文化交流的基本主张。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明互鉴的强调不仅关注不同文明之间的彼此对等、相互尊重,同时也体现出立足中华文明的鲜明立场,强调在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必须以我为主,推动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一方面,“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这是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在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中华文明不断地充实、丰富和发展。这既是对文明交流互鉴作用的进一步理解,也是对中华文明认识上的拓展与深化。
总的来看,《讲话》中“文艺是世界语言”的论断体现出思考文艺问题的世界性眼光,也内在地包含着不同国家、民族的文艺相互交流、彼此借鉴的思想。文艺本就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因而“文艺是世界语言”中也包含着“文明互鉴”的深刻内涵。新时代以来,“文明互鉴”为文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和空间,“文艺是世界语言”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提供了特定的路径与方法。二者相互印证、彼此会通,为新时代文艺的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的持续深化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也成为新时代文化探索中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综上所述,《讲话》虽然直接探讨的是文艺与文艺工作,但却包含着自觉的文化意识、鲜明的文化立场、开阔的文化视野。由此出发,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勾画出新时代习近平文化思想探索的历史脉络,并凸显出《讲话》所具有的深厚的理论潜力。当然,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文献,《讲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影响是持续而深远的,对《讲话》与习近平文化思想关系的全面理解与把握,无疑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理论课题,本文或可做引玉之砖,以待方家。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张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