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探索三题——从《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谈起

2025-01-17 作者:刘凯 来源:《中国文学批评》2024年第4期P14—P22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文艺与文化问题。《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文艺工作的基本思路、框架与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讲话》始终将对文艺问题的思考放在宏大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这是《讲话》突出的方法论特色。《讲话》中强调的“文化自觉”进一步凝结为“三种文化”,明确了新时代文化主体性的构成;《讲话》中高度关注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为“第二个结合”,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讲话》中提出的“文艺是世界语言”的重要论断与“文明互鉴”相互会通,体现出宏阔的文化视野和世界性眼光。

关键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化自觉 ;“第二个结合” ;文明互鉴

作者刘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安710119)。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对于在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事实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经历了一个持续的探索过程,其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挥着重要作用。

   《讲话》发表于新时代伊始,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文艺工作的基本思路、框架与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讲话》始终将对文艺问题的思考放在宏大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强调文艺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今天回望《讲话》,更能发现其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其中所提出的许多观点在之后的文化思想形成过程中均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和深化。具体来说,《讲话》中所强调的“文化自觉”进一步凝结为“三种文化”,明确了新时代文化主体性的构成;《讲话》中高度关注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为“第二个结合”,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讲话》中提出的“文艺是世界语言”的重要论断与“文明互鉴”相互会通,体现出宏阔的文化视野和世界性眼光。立足《讲话》,对新时代习近平文化思想探索进行归纳和总结,对于全面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新时代文艺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文化自觉”到三种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问题的思考始终和更加广阔的文化问题联系在一起,并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和思考文艺的发展,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这构成了《讲话》重要的理论特色和思想方法。 

   《讲话》一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问题:“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艺和文艺工作?”并强调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化繁荣昌盛的高度来理解这一问题,这也为整篇《讲话》确定了时代和文化的基调。由此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更要从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传承血脉,这就要求文艺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际上,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本就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对党的文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新时代党的文艺工作的基本思想方法:“各级党委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贯彻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文艺发展正确方向。” 

  文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讲话》中所强调的“文化自觉”包含着双重内涵。一方面,文艺的发展必须植根于特定的文化传统,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文艺的发展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发展发挥着推动和促进的作用。《讲话》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沿着“文化自觉”这一论题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论述。

   对于“文化自觉”来说,关键的问题在于理解对“什么样”的文化“自觉”,这就涉及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文化主体性构成的问题。2016年,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立足中华文化,增添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很显然,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脚下这块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从中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百年来的革命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思想已经开始从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代以来的革命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角度理解文艺的文化基础,已经包含着对社会主义文化构成和文化主体性的整体把握,体现出从文艺出发对“文化自觉”理解上的深化。 

  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对文化问题的阐述更加系统、完整、全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坚守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将文化自信提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理解,赋予其更为深刻的历史和时代内涵。

   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进行了更加清晰、准确的概括,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与方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过程的分析,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构成的概括和总结。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智慧结晶,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是在党和人民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三种文化的提出,在充分考虑中国悠久的历史与现实状况的基础上,首次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上的重大创新。 

  三种文化之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到了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层面,认为这是中华民族能够延续和发展至今的根本,是近代以来支撑中华民族抵御外侮走向民族独立的内在精神力量,更是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基础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成为党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历史任务。

  三种文化提出后,也成为研究和思考具体问题的方法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谈到宣传思想工作的时候指出,“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立足于三种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内涵与方法的进一步概括,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总的来看,三种文化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面貌,是对“文化自觉”的深化和发展,由此也对新时代文艺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这是在三种文化基础上对新时代文艺和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体现出文艺的文化视野和历史使命担当,也凸显出文艺在新时代文化探索中的重要意义。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这是将三种文化纳入更大的时代和历史语境之中,作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系统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文化探索上的重大推进。

  从《讲话》中的“文化自觉”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就不断地思考“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自觉”“我们要如何实现文化自觉”等根本性问题,这构成了新时代文化探索的一条内在线索。三种文化的提出回应了这些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确立了新时代的文化主体性,为新时代文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具体方案与路径,是新时代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突破与创新。

  二、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第二个结合” 

   上文提到,三种文化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深入思考了文艺的发展,这构成了《讲话》的一个重要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文艺工作必须服务和服从于这个时代和历史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文艺要获得发展就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么,究竟该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进一步的解说:“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即“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无疑是一个大题目,需要认真探讨和总结。 

   事实上,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就指出,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对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内涵进行了清晰概括:“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无论是创造性转化还是创新性发展,都要求通过与时代、历史的交流与对话,发挥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影响力、生命力和创造力。这是今天推进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方法。与此相应,《讲话》从文艺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文艺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强调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推进新时代文艺发展、夯实新时代文艺的文化基础的根本举措。 

  当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不是任意的“创造”和“创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也成为新时代开展党的文艺工作的基本要求。如果说新时代文艺的发展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么,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无疑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为“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做了必要的理论和思想准备。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如果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历史任务包含着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想同样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难发现,这一思想中已经包含着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要求。正是充分考虑到新时代的历史状况,并要求马克思主义与这一新的历史状况相结合,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此后,“两个结合”先后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为党百年来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两个结合”既是对以往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与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和生动体现。其中“第二个结合”在之前提出的“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精神联系与彼此契合,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更为深厚的基础,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个结合”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之前我们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更多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下的实际和现实情况相结合。但中国的现实情况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仅仅关注当下的现实,而忽视了使现实得以可能的历史文化传统,无疑是不全面的。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基础,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必由之路。由此必将带来对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理解,这也进一步明确了《讲话》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向。

   “第二个结合”是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由之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只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确立起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才能获得进一步前进的坚实基础。因此,要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可能原样照搬、简单复制,而必须对其进行分析、鉴别,使之与当代中国的国情和现实相结合。中国当代最基本的现实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也必须主动地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当然,这种结合并不是任意的,而是立足于二者在深层次上的彼此契合和相互成就,并开启出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因而“第二个结合”就是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由之路,对于确立我们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在《讲话》基础上的“接着讲”,是《讲话》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命题的深化和细化。 

   “第二个结合”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如何来体现?这不但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现实问题。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对“第二个结合”中“中国特色”的内涵进行了细致阐释。“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又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我说过,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可以说,“第二个结合”是对“中国特色”内涵的高度概括和阐释,也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方法的提炼和总结。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既不能空谈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也不能无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根与魂,马克思主义是基本原则、方向和指南。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内涵。可以说,“第二个结合”从理论上回答了将二者结合起来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基本方法,回答了《讲话》所思考的在当代中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方法和路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重大的理论创新。由此出发,更能凸显出《讲话》所具有的理论前瞻性和预见性。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一论断启示我们,必须从“思想解放”的高度来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是第一次思想解放,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冲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是第二次思想解放,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1997年党的十五大冲破了所有制崇拜,是第三次思想解放。正是通过一次次的思想解放,党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不断深化,并领导人民不断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作为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冲破了文化上的壁垒,让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理解,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理解,从而让我们能够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自信的姿态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个意义上,“第二个结合”既是思想指引,也是方法创新,既是理论突破,也是实践指南。将“是什么”和“怎么做”结合起来,体现出强烈的理论特质和实践品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这是站在时代和历史发展的高度对“第二个结合”深刻意义的精辟概括。可以看到,从《讲话》中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党对文艺的文化使命的理解更加深入,对新时代文艺发展路径的认识更加清晰,从更大的视野中拓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三、“文艺是世界语言”与“文明互鉴”的会通 

  《讲话》在思考文艺问题时始终将文艺放在国际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不仅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基础,更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在文艺之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深刻的人生内涵,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民,完全可以通过文艺达到相互理解、彼此沟通。因而,“文艺是世界语言,谈文艺,其实就是谈社会、谈人生,最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心灵”。 

  “文艺是世界语言”这一论断不仅强调了文艺具有彼此沟通、相互交流的特性,更突出了文艺的国际影响与世界意义,即文艺可以超越民族、历史、文化的差异,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文艺是世界语言”体现在真正有价值的文艺作品是世界性的文明成果,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这使得真正有价值的文艺作品能够表达具有世界性、普遍性的思想和情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共鸣和认同,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列举了世界各国大量的文艺作品,充分说明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正因为文艺是世界语言,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就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胸怀掌握这种世界语言,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吸收其中适合于我们的文明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不断向前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这里已经透露出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刻思想。

  其次,“文艺是世界语言”还在于文艺是不同国家人民最好的交流方式,对于塑造新时代中国的国际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文艺可以让外国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国真实的情况,理解在中国发生的伟大变革,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一思想契合了新时代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历史格局,力求通过文艺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在世界文化的共同体中凸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看,《讲话》从“文艺是世界语言”这一论断出发,对文艺和文化问题的思考始终关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内在联系,贯穿着文明互鉴的深刻思想。如借鉴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的思想说明中华文化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在阐述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艺作品是世界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时,习近平总书记如数家珍,列举了从古希腊到20世纪中国和西方大量文艺作品,充分说明文艺作为人类文明成果所具有的世界性意义;在论证文艺具有代表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的作用时,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及20世纪的新文化运动。类似的例子在《讲话》中还有很多。

  文艺的人民性是《讲话》中的一个重要论题。在对文艺人民性的理解上,习近平总书记同样从世界性的角度来理解人民与文艺之间的关系。“世界上最早的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史诗,反映了两河流域上古人民探求自然规律和生死奥秘的心境和情感。《荷马史诗》赞美了人民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品质。《神曲》、《十日谈》、《巨人传》等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反映人民对精神解放的热切期待。”通过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文艺人民性的参考和借鉴,无疑让我们对文艺的人民性问题有了更加开阔的意识和更为深刻的理解,也让我们对文艺和文化所具有的世界性意义有了更为深切的体认。

  可以说,《讲话》中不仅包含着不同文化、文明彼此交流、相互借鉴的思想,而且《讲话》本身就是一篇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经典文本。这也使得《讲话》成为新时代文化探索的一个标杆和起点,充分说明以文艺为起点和契机,完全可以实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事实上,就在《讲话》发表同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就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并通过法国卢浮宫和中国故宫博物院中的艺术珍品,通过2000年来中国绘画、音乐、文学对外来文明的吸纳,凸显出文艺作品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思想与《讲话》中的思想彼此会通、相互印证,赋予新时代文艺工作以更加开阔的世界性视野。之后,“文明交流互鉴”的思想成为新时代处理国际关系、开展国际文艺和文化交流的基本主张。

   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针对当前人类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人民对未来的困惑,正式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将其作为解决当今时代问题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并特别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不同文明之间彼此尊重,相互交流,在文明互鉴中使得各自都得到丰富和发展。这也为解决当前复杂的国际问题,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世界和平寻找到一条可行的路径。在这一过程中,文艺作为“世界语言”无疑能够发挥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明互鉴的强调不仅关注不同文明之间的彼此对等、相互尊重,同时也体现出立足中华文明的鲜明立场,强调在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必须以我为主,推动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一方面,“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这是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在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中华文明不断地充实、丰富和发展。这既是对文明交流互鉴作用的进一步理解,也是对中华文明认识上的拓展与深化。

   正是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刻的阐述,强调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文艺要得到发展,同样必须以开放的姿态与世界上其他文明进行交流,在全人类的宏阔背景下推进文化与文明的发展与繁荣。2021年,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人民的处境和命运千差万别,但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为改变命运的不屈奋斗是一致的,也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这是对“文艺是世界语言”思想的进一步阐发。由此也对文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同世界各国文学家、艺术家开展交流。要重视发展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传统,拓展风格流派、形式样式,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也就是说,新时代文艺必须立足中华文化的深厚基础,运用文艺这种“世界语言”与世界各国文学家、艺术家积极交流,展示出当代中国的形象与风貌,而这恰恰也是“文明互鉴”的题中应有之义,体现出“文艺是世界语言”与“文明互鉴”在思想上的会通。 

  总的来看,《讲话》中“文艺是世界语言”的论断体现出思考文艺问题的世界性眼光,也内在地包含着不同国家、民族的文艺相互交流、彼此借鉴的思想。文艺本就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因而“文艺是世界语言”中也包含着“文明互鉴”的深刻内涵。新时代以来,“文明互鉴”为文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和空间,“文艺是世界语言”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提供了特定的路径与方法。二者相互印证、彼此会通,为新时代文艺的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的持续深化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也成为新时代文化探索中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综上所述,《讲话》虽然直接探讨的是文艺与文艺工作,但却包含着自觉的文化意识、鲜明的文化立场、开阔的文化视野。由此出发,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勾画出新时代习近平文化思想探索的历史脉络,并凸显出《讲话》所具有的深厚的理论潜力。当然,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文献,《讲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影响是持续而深远的,对《讲话》与习近平文化思想关系的全面理解与把握,无疑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理论课题,本文或可做引玉之砖,以待方家。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张跣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苏威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