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研究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原创性贡献
摘要: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我国文艺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许多顺应时代发展的新理念、新判断、新观点。通过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一总原则以及在这一原则下所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观赏性”、文艺与市场、文艺的评价标准等几个重要方面的具体分析,可以深入探讨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原创性贡献,这些原创性贡献彰显了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新任务、新追求、新使命,很好地指导了新时代文艺创作实践,为中国文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
关键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两创” 观赏性 文艺与市场关系 文艺评价标准
作者丁国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102488)。
习近平文化思想探索三题——从《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谈起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文艺与文化问题。《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文艺工作的基本思路、框架与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讲话》始终将对文艺问题的思考放在宏大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这是《讲话》突出的方法论特色。《讲话》中强调的“文化自觉”进一步凝结为“三种文化”,明确了新时代文化主体性的构成;《讲话》中高度关注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为“第二个结合”,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讲话》中提出的“文艺是世界语言”的重要论断与“文明互鉴”相互会通,体现出宏阔的文化视野和世界性眼光。
关键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化自觉 “第二个结合” 文明互鉴
作者刘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安710119)。
作家聚焦·葛亮专辑
镜像中的“古典”与遗落的“时空”——葛亮小说论
摘要:葛亮的小说创作呈现了“古典”风格与历史功能之间的关系。其早期小说具有形式游戏的特征,将时间和故事封存在形式内部,但这种表面上的“脱历史化”并非没有历史性。而后,葛亮开始在小说中构建新的历史时空。从“脱历史化”到“再历史化”以及代表性作品中以“遗迹”和“弱者”为绳结重新编织历史逻辑,葛亮的小说力图以“古典”的风貌与现代宏大叙事对话,重构文化连续性。
关键词:葛亮 新古典主义 历史化
作者李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210097)。
岭南文化视角下的葛亮小说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根同源,这个“根”和“源”指的即为岭南文化,特别是广府文化。葛亮小说以广州、佛山、香港一带的广府文化为底,糅合江南文化,细致及物中以别具一格的审美态势把控着历史文化民俗语言等诸多方面,无论视野、技巧、理解等诸多方面均可圈可点。剖析葛亮以岭南为背景的小说《燕食记》《飞发》,可以见出岭南美食鲜活的时代烟火气与特殊的“治愈”功能,从粤语方言元素在写作中的应用、地域文化碰撞路径、叙述角度与技巧等多个方面,更能深入地挖掘出岭南文学独有的精神特质。
关键词:葛亮 岭南文化 粤语写作 湾区文学
作者江冰,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广州510320);王溱,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二级作家(广州510030)。
微观史及其呈现方式:论葛亮散文
摘要:葛亮是颇具实力的青年作家,学术界多关注他的小说作品而忽视了其散文创作。总体而言,葛亮的散文不仅成就高,而且形成了自身的多重特质:第一,散文的观照对象主要是普通人及“人之常情”,而这成为作者阐发历史观念的主要依托;第二,散文表现主题丰富,但主要围绕作者的微观史展开,作者认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细节才能体现真实的历史;第三,散文的表达具有鲜明的特色,在语言锤炼、运思方式和方言使用上均体现出作者的独到经验。葛亮散文是一种丰富的存在,对其解读和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关键词:葛亮 人之常情 普通人 微观史 散文语言
作者熊辉,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成都610207)。
忘言之辨——创作者的品论
葛亮
古代文论的当代阐释
如何对待传统——重谈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摘要:“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并不是要建立一个纸面上的理论体系,而是要让传统话语在当代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取决于当下的需要,关键是立足于中国当代问题意识去发现传统。传统有待于当下眼光的照亮,也有赖于一种创造性阐释的意识,即以同情性理解的态度替古人说出他们没有说出的话。文化传统只有寓于对话之中才能不断地生出新的意义,并以这种方式活在当下。那种主客二元论思维模式下的现代转换是不可能发生的。
关键词:古代文论 现代转换 传统 对话
作者郑伟,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太原030006)。
“概念反义对举”与李杜论争之批评史意义
摘要: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中惯常使用“反义对举”的方式对人物进行评论,这一批评现象在历代李杜论争中尤为突出且典型,不仅关乎二人本身的心性、艺文、道德,且延伸到近现代李杜研究的各方面。这既是李杜在浪漫与现实两种相反的诗歌风格领域各自达到极致成就的直观反映,也与深植于中西方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中的“二元对立结构”“反者道之动”等批评传统紧密相关。反义概念的相抗对冲、调和平衡,始终伴随着李杜诗歌经典化的整个过程,这一现象的余波延伸至当代古典文学批评的各个方面,其影响不论在显性还是隐性层面皆至深至远。
关键词:李白 杜甫 概念反义对举 李杜论争
作者谷维佳,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助理研究员(广州510006)。
中华美学精神
意象美学与美学研究的价值坚守
摘要:意象美学以中国传统美学为精神内核,是一种具有鲜明价值性的当代美学理论。在美的本体论上,意象美学跳脱了二元对立以及分析美学对美进行语义分析的理论路径,以关乎人性价值需求的“意象”概念对美的本质予以了诗性阐释。在审美体验上,意象美学强调了审美所带来的形而上意蕴,将意象世界与个体生命的精神家园进行了汇通。在人生取向上,意象美学弘扬了一种美的理想价值,将审美活动导向了一种积极的人生。在当代美学研究渐趋出现事实与价值相分离的理论进程中,意象美学对美的价值的坚守极具意义。回归感性存在自身,注重审美与人生、人类命运的价值关怀,以美育人、引导一种美的理想人生,应成为当代美学研究与审美实践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意象美学 美的本体 价值 事实
作者余开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意象与意境:美学理论的建构与辨析
摘要:作为中国美学的两个核心范畴,意象与意境的内涵及关系仍较为模糊。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在中国古代美学语境中,意象与意境都被赋予了超越认识论主客二分的意义,具有相近的理论内涵;在中国现代美学语境中,意象与意境又都被视为本土美学话语的标识性概念,是建构美学理论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厘清意象与意境的关系,不仅能够明确中国美学话语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还能够从根本上把握审美活动的内在机制和逻辑。对二者内涵及关系的分析,需要从人性结构的感性与理性、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中进行考察。事实上,意象与意境分别指向美学理论建构的两个维度,即意象偏重认识论与意境偏重存在论。而中国现代美学本土话语体系正是以这两个维度为基础,在审美静观与审美直观的相互作用中充分发展。
关键词:中国现代美学 本土话语 人性结构 认识论 存在论
作者杨宁,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81)。
王弼“本无”视阈下的意象观
摘要:在王弼玄学体系中,“言”与“象”就是现象之“有”,而“意”则是本体之“无”。“无”虽然不可言说,却可以通过“有”去体会和把握,这种资有而悟无的思维方式,与他所讲的寻象以观意是相通的。王弼强调“言”“象”皆以“意”为本,唯有忘言、忘象,才能明象、存意,这不仅纠正了汉代易学“存象忘意”的理论弊端,而且揭示了言、象、意逐层递增的意指关系。王弼在阐发《周易》意象思想的基础上,主张以玄静之心来映照万物,以观感化物为基础,在拟象中融入主体的情思和意趣,才能使客观物象升华为审美之象,从而形成了静、观、拟的意象创构机制。王弼通过对“本无”论与意象关系的辨析,极大地拓展了意象的内涵层次和使用范围,对后来的文学艺术批评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意象 本无论 资有悟无 得意忘象 静观拟物
作者王中栋,扬州大学文学院讲师(扬州225009)。
科幻文学新论
中国科幻文学的成就与隐忧(1991—2023)
摘要:30多年来,中国科幻文学在多元化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取得了不菲成绩。随着作家群体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作品侧重对本土文化的发掘,努力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科幻故事。科幻文学的类型化特征得以凸显,延展出生机勃勃的科幻文化,并与严肃文学相辉映。科幻热潮的背后也有诸多隐忧,主要是没有形成百花争艳的科幻杂志发展格局,图书出版急功近利,以及自反性的逐渐弱化。为了促进未来中国科幻文学的健康发展,应努力建构多元化的作品刊载渠道,关注和引导科幻迷的同人创作,更加重视网络科幻文学创作。
关键词:科幻文学 多元化 中国话语 自反性 科幻迷
作者吕超,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天津300387)。
中国科幻文学的审美经验和美学价值
摘要:中国科幻文学的审美经验是一个需要被认真对待的问题。在相关研究中,这一问题往往被简略地概括为围绕着叙事特征伴生的美学风格和审美感受,需要进一步结合科幻文学发展流变及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而展开动态分析。通过完善认知陌生化的情感逻辑、书写技术美学的具身性、回应中国文学的真实性规约,以及培育对道德内容的判断力,中国科幻建构了独特的审美经验,为世界文学贡献了丰富的审美意蕴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审美经验 情感逻辑 技术美学 真实性 道德判断
作者陈若谷,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青岛266237)。
互补协商与科幻文学海外译介——以《三体》英译副文本为中心
摘要:就英文版《三体》系列作品来看,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刘宇昆的翻译,相对忽略周华的作用。事实上,他们于不同时期分别展开翻译,最终合力形成有效的中国科幻文学翻译机制。其中,英译《三体》的副文本注释,不是正文本的简单延伸,而是极具译者主体文化意识的表达空间,从中可以探究《三体》译介的“互补协商”内在驱动路径与演变轨迹。“互补”与“协商”各自成长又互相叠加,形成了多元互补且成长协商的复合型文化译介路径。其中译者主体与多元思想观念协商联动,是《三体》的重要译介策略,推进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异域接受,为中国科幻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了成功范例。
关键词:《三体》 中国科幻文学 副文本 互补协商 海外传播
作者任思锐,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成都610207)。
新视界
人工智能时代,文学还重要吗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文学是否仍然重要?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有观点认为,尽管人工智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文学的内核不应被人工智能化,因为这意味着人文精神的彻底堕落。其实,文学在不断发生变化,它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不是一个内涵恒定的概念。如果我们坚持既有的文学内涵,那么人工智能时代,文学已经失去了其重要性,就此而论,我们可以宣称,作为习惯样式的文学已死。然而,如果我们以一种人机协作的样式来看待文学,那么文学依然是重要的,只是它在社会系统中的角色和价值发生了位移,重要性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关键词:智能文学 重要性 史观对照 文学系统
作者王峰,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上海200241)。
技术时代文学为何如此重要
摘要:步入21世纪,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正面临严峻挑战。文学,以其超越物质利益的内在魅力,引导人们触及灵魂深处,体验无私与纯粹的心灵之旅。而文学经典,更能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赋予当代读者以批判的锐眼和文化多元的丰富视角。诚然,人工智能如ChatGPT在文学剖析上展现了出色能力,但在洞悉复杂情感、传达独特人性之声的领域,尚无法完全取代人类的深刻感悟。因此,捍卫和弘扬文学在技术时代的重要性和价值,对于重塑人文精神、应对时代挑战至关重要。
关键词:文学价值 人工智能时代 人文经典 跨文化视野
作者马克·威廉·罗赫特(Mark William Roche),美国圣母大学德语文学和哲学讲席教授。
地方性写作
从“东北文学”到“新东北文学”
摘要:近年来,学术界新兴起的“新东北文学”,是继20世纪30年代的“东北文学”之后出现的又一个描述东北地区文学现象的命名。考察“东北文学”“新东北文学/作家群”两个概念,兼及“东北文艺复兴”, 区分作为概念的“东北文学”和作为名称的“东北文学”,从语言知识和事实知识两个维度综观这些语词带来的新的文学认知图式,有利于对“新东北文学”这一新兴文学现象进行深入反思。通过辨析名称和概念的关系,继而分析“东北文学”“新东北文学/作家群”,“新东北文学”“新东北作家群”的意义得以被深入思考。
关键词:东北文学 新东北文学 名称 概念 东北文艺复兴
作者刘晓丽,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上海200214)。
“新南方写作”的逻辑重审与建设性反思
摘要:“新南方写作”概念的提出突出了区域文学写作的特质,召唤了当代文学区域化再出发的可能性,丰富了当代中国文学版图与文学史叙述。有关理念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是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的前瞻性操作,但同时也显示出理论性不足、未能坚守阵地,论证虚浮空泛等缺陷。“新南方写作”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超越混乱和空泛,确认名实相符的质的规定性,同时更要深入挖掘概念界定与层次指向的内在空间与精神关联性,召唤出别具特色的“新南方”“文学共同体”。
关键词:新南方写作 中国性 东南亚 逻辑 区域文学
作者朱崇科,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教授(珠海519082)。
新北京感知与书写
摘要:新北京作家群是近年来在北京文学界崛起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在创作中着重凸显北京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空间变革带来的感知变化,着力于记录城市中“京漂”、普通市民的奋斗历程和情感状态,描绘了北京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重面孔。由此,新北京作家群展现了从当代视角切入描绘城市生活的创作理念,是对当下北京时代变革的见证与记录。
关键词:新北京作家群 空间感知 “京漂” 当代人
作者张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101)。
当代文学观察
现实“深描”、文类融合与再造传统——论当下叙事文学的三种脉象
摘要:当下叙事文学展现出“深描”现实、借助类型文学元素推动文类的跨界融合以及激活传统叙事资源以再造传统这三种脉象。“深描”现实指以微观介入的写作站位,以深沉的立场、深扎的姿态、深入的开掘,努力向着社会转型期大众心灵深层结构所经受的震撼以及他们变化中的情感结构、精神症候和经验世界掘进;类型文学与纯文学的文类融合,体现于纯文学作家越来越倚重科幻、推理等文类,在雅俗互鉴中找到透视生活和人性的新角度,为捕捉当下经验提供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还有一些作家主动回到传统,激活传统叙事并作现代转化,通过建立具有鲜明的辨识度和差异性、与“中国故事”相表里的“中国叙事”,彰显中国独有的叙事智慧。
关键词:“深描”文类 文体寻根 中国叙事
作者马兵,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济南250100)。
当代散文叙事的“历史化”趋势
摘要:当代散文叙事的历史化现象体现出当代散文新的变革趋势,在理念认知、思想表达以及叙事范式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当代散文对于历史主题的理解、情节的虚构和叙述,以及思想性的表达上,与历史理论话语具有某种内在的契合性,生成了当代散文创作与理论特殊的“共谋”现象。历史理论话语为理解当代散文的历史化现象提供了某种阐释依据。散文家凭借理论的素养以及思想的深度,从历史的理解和体验当中建构起新的叙事结构和模式,从而为当代散文注入了新的变革动力,并开拓出多样化的叙事范式。与此同时,当代散文从历史叙事的实践角度对历史理论话语实现了新的突破与超越。
关键词:散文叙事 历史化 历史哲学 叙事范式 重演
作者袁勇麟,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教授(福州350007)。
新世纪诗歌场域、作者身份与当代性呈现
摘要:近年来,当代诗歌现场暗流涌动,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重释了既有的诗群概念,“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区分不复有效,有关“未来诗学”的论争重申了“90年代诗歌”呈现与遗留的诗学问题。当前,互联网平台已然成为当代诗歌发生与传播的主要空间,诗人群体则因观念的分歧和写作面貌的差异而不断分化、重组。线上诗歌热点频现,线下的诗歌市场总体显得低迷,而诗歌出版却处于升温状态。这一切敦促我们从诗歌场域和诗人身份出发,考察与思考当代诗的“当代性”。具体而言,当代诗歌的显著趋向表现为民生关切、传统重塑、跨界行动、文体自觉等,而所面临的挑战又体现在新媒介语境下对诗人创造活力的考验、诗歌批评的滞后以及新科技激发的创造可能性等方面。
关键词:场域 身份 民生关切 传统重塑 跨界 当代性
作者周瓒,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