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文学批评》2022年第4期目录
关键词:《中国文学批评》;第4期;目录
·当代文学观察·新时代的乡村书写·
新时代乡村书写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摘要:对新时代乡村书写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进行探讨,可以从新时代的乡村经验及其美学呈现、新时代视野中的“传统”与“现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等角度展开。脱贫攻坚等实践为乡村书写带来的新元素、新时代思想视野的转换所开启的新探索,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思想命题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启示,为我们在整体上把握新时代乡村书写的新经验和新特点提供了重要基础,并为之打开了新的思想空间。
关键词:新时代 乡村书写 脱贫攻坚 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者李云雷,《小说选刊》杂志社副编审(北京100020)。
论新时代乡土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
摘要:新时代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如何回应时代变革的现实、迎接时代的挑战,这是新时代乡土文学能否增强生命力、再续辉煌的关键所在。乡土文学不应一味延续以往的叙述模式,而应与时俱进,写出新时代乡土中国的新现实、新农民、新乡村。描摹新时代乡村发展图景,可以从伦理叙事、新外来者叙事和返乡青年叙事等维度呈现乡土叙事的演变,勾勒当下乡土文学叙事主体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整体面貌及现实主义审美风格,探寻千百年来中国乡村精神中生生不息的文化要素、内在生机及其转化生长的可能性途径。
关键词:乡土文学 新伦理文化 新外来者叙事 返乡青年 现实主义
作者张丽军,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广州510632)。
新时代乡村小说的特征与风貌
摘要:进入新时代,中国乡村生活有了新的现实内容、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与以往相比,新时代的乡村小说更加关注乡村新变、讲述乡村的治理故事、描写农村新人群体的成长史和创业史。作家以新的视角介入乡村生活,采用个体叙事和宏大叙事相结合的方式,表现社会变革时期乡村生产方式、人情风物、价值观念等诸方面的时代变迁,将个体的生命经历与城乡融合发展深度勾连,展现出新时代中国乡村社会丰富的生活景象和人文景观。
关键词:乡村小说 乡村治理 情感连接 脱贫叙事
作者张凡,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教授(石河子832003)。
·中华美学精神·中西关键词比较·
论意象范畴的转译会通
摘要:中西“意象”是可对话、可交流的范畴。中国古代的“意象”中包含着摹仿、抽象和想象创造,体现了本体与现象的统一。古汉语中“象”与“相”互通,佛学译经及其阐释所用的“相”,包括本体、现象及两者的统一,也与意象有相通之处。中江笃介把柏拉图的idea翻译成“意象”,陈康将其翻译成“相”,两者的含义是相通的。在西方,柏拉图所谓美是idea,idea是美的本体,即意象。康德的审美意象,黑格尔“美是idea(德语Idee)的感性显现”,都在强调美是本体与现象统一的意象。西方现代汉学家在使用image表达意象的时候,常常加上idea等词缀,目的在于强调意象中本体与现象的统一。意象范畴的转译,推动了中西意象思想的会通与创新。
关键词:意象 摹仿 相 本体 会通
作者朱志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200241)。
“意象”与Image之辩——以《文心雕龙》与意象派理论为例
摘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意象”这一美学范畴,并赋予意象丰富的内涵。意象表现了先贤体道、为文、化民的人文创制过程,也是主客体交融的媒介和产物。刘勰的意象奠定了中国传统意象理论的基调和内涵。与意象对应的英文术语image是欧美意象派诗歌理论的核心思想,意象派虽然视image为现代诗的本体与诗人情感表述的源泉,但意象物化成为意象派理论的基调,并贯穿于休姆、艾略特、威廉斯的诗歌理论之中。意象派核心人物庞德通过对中国传统诗歌的翻译和模仿,赋予意象深刻的内核,将意象诠释为创作主体情感与理性的结合物,以及启迪读者、净化社会的媒介,与中国传统意象内涵有着更多的同质性。
关键词:意象 《文心雕龙》 意象派 庞德
作者黄立,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上海200235)。
论朱光潜世界美学视野下的“意象”翻译
摘要:朱光潜将“意象”概念置于世界美学视野下加以考察,他对“意象”的翻译有三个主要方面:一是表象(representation),二是形象(image),三是理念(idea)和理想(ideal)。通过朱光潜对“意象”的翻译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意象”在朱光潜美学中的涵义有时处于能指的小幅滑动之中,朱光潜对“意象”概念的理解仍具有相对稳定的涵义指向。总的来说,朱光潜对“意象”的理解及其翻译,体现了朱光潜对“意象”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西方美学概念的深入领会,这对于我们当下深入探讨“意象”作为一个基本美学范畴的内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表象 形象 理念 理想 意象
作者曹谦,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 200052)。
“音象”论
摘要:“音象”在以文学和音乐为代表的时间型艺术中普遍存在,并在形象建构和意义生成过程中具有本体价值。“音象”往往借助图像、语象以及纯粹想象的方式进行创构,相应产生了“图像—音象”“语象—音象”“想象—音象”三种范型。“音象”与西方文艺理论中的“音景”存在交叉关系,后者不仅夯实了听、视在文化层面的联觉关系,也佐证了“音象”必然存在的社会属性和族性差异。“音象”创构的基础在于音象思维的参与,其与生命节奏相契合。从音象思维的角度审视艺术思维,不仅有利于打破中西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也有助于人文研究与科学研究的深度弥合。“音象”应该成为文学研究尤其是“意象”研究新的生长点。
关键词:音象 视象 意象 音景
作者韩伟,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哈尔滨150080)。
·作家聚焦·王华专辑·
王华小说的审美意趣与价值追求
摘要:以2001年发表在《山花》上的短篇《村小》为起点,到2021年的长篇《大娄山》,王华已经有了二十余年的创作积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对苦难、宿命或悖论的书写,到女性精神家园的描绘,再到对脱贫攻坚战贴近现实的讲述。虽然王华关注的始终是乡村人物和他们的命运,但其创作的审美意趣与价值追求一直在不断地提升。
关键词:王华 审美意趣 价值追求
作者杜国景,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贵阳550025)。
现实主义写作的新探求——王华小说论
摘要:新的生活、新的矛盾、新的人物和新的情感,是当下现实主义文学必须面对并致力发现与表现的对象。王华敏锐地洞察了这一点,其近年来发表的作品体现出了现实主义写作的新探求,显示出她对现实主义把握现实又给人以超越现实的可能性的深刻认识,对现实主义与读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共鸣之间关系的切实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以现实主义视角与手法认识、表达社会生活的自觉意识。
关键词:现实主义 王华 新人物形象
作者石一宁, 《民族文学》杂志社编审(北京100009)。
王华的“新变”——读长篇小说《大娄山》
摘要:《大娄山》作为一部脱贫攻坚类的“主题创作”长篇小说,较好地处理了主题鲜明与艺术表现之间的关系,这是王华20余年文学创作的积累和自然延伸。作为贵州籍仡佬族作家的王华,对云贵大山深处的生活十分熟悉,对家乡的山山水水和父老乡亲存有真挚的情感,这是她能够高质量完成有关脱贫攻坚主题创作的基本条件之一,与此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她如何将自己熟悉的生活与真挚的情感艺术性地呈现出来,没有后者的成功,就不会有《大娄山》现在的魅力。
关键词:《大娄山》 王华 主题创作 脱贫攻坚
作者潘凯雄,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编审(北京100010)。
土生土长的故事 王华
·中国文论话语建构·文学理论的中国范式·
当代文学价值论观念嬗变与话语建构
摘要:文学价值论是一种现代文学理论观念与话语,在中国文论现代转型中形成和建立,并在现当代文学和文论变革发展中不断实现理论观念嬗变与话语建构。文学社会作用论在现当代文论中长期占主导地位,新时期以来文学价值论走向多维度变革拓展,主要有文学审美论变革及其审美价值论、“人学”文论变革及其人文精神价值论、文化研究转向及其文学文化价值论等,形成了比较成熟和富有学理性的理论认识,显示了当代文论的理论自觉。在此基础上,当代文学价值论观念与话语进一步走向多元综合的系统化理论建构,为当代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价值评判与意义阐释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
关键词:文学价值论 文学社会作用论 文学审美论 文化研究
作者赖大仁,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南昌330022)。
时间意识与中国抒情传统
摘要:时间意识是中国抒情传统得以建构的一种路径。其具体策略表现为:首先,寻求“时”与“诗”的语义关联和诗学关联,建立时间主题与抒情文类之间的内在逻辑;其次,探索诗人自我在呈现诗之时间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凸显中国抒情传统的个体抒情特质;最后,爬梳古典文学发展史上时间主题的赓续和绵延,展现其辐射中国抒情传统的历史向度。以时间意识透视的中国抒情传统,彰显了个体自我与情感责任,展现出对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一种现代建构;但是,由于固守作者中心论,这一现代建构难以完全涵盖中国文学传统。
关键词:时间意识 抒情主体 作者中心论 海外汉学
作者周建增,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广州510053)。
“审美—非审美”文论范式及其效应
摘要:“审美—非审美”的二元结构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主导研究范式,其生成、分裂与弥合是近40年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此范式是20世纪80年代审美诗学的深层语法,它体现于审美诗学的文学对象论、文学主体论、文学作品论和文学接受论四大理论分部之中。但它的内部存在理论裂隙,20世纪90年代的人文精神论争是裂隙在理论层面的最初呈现,文化研究的兴起及其对传统文艺学研究的挑战,凸显、加深了这种裂隙,文化诗学构想则是对其理论裂隙的弥合。此范式仍具有理论价值和阐释潜力,可参照新现实和新观念对其作出必要的改造与发展。
关键词:“审美—非审美” 审美诗学 文化研究 文化诗学
作者牟方磊,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长沙410081)。
·文学阐释学研究·中国当代阐释学的建构·
回到语言:文学阐释学建构的若干问题
摘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阐释学的建构需要对语言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探究,从语言的视角思考文学与阐释如何存在、文学意义如何生成以及文学的公共阐释如何可能等基本问题。文学阐释必须回到文本、回到语言,语言是文学和阐释的存在本体,是使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统一为“文学格式塔”的“格式塔质”,统领和制约了四要素的意义生成;文学阐释者必须通过语言并在其引领与规约下解码具有自在意义的文本语言,才能够理解和阐释整体性的文学意义,又必须超越语言,通过融通旧的公共阐释而提出新的更接近真理的公共阐释。文学阐释学的建构必须确立语言的中心地位,确立语言阐释的合法性与优先性。
关键词:文学阐释学 语言 文学意义 公共阐释 个体阐释
作者江飞,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美学与文艺评论研究中心教授(安庆246011)。
钱锺书的文学阐释学观念与方法
摘要:钱锺书在《管锥编》《谈艺录》等著作中通过注释中国传统文史经典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学阐释学观念。大体来讲,这种阐释观念以现代心理学的“心同理同”为基本阐释原则,以文本内部、文本外部与文本内外部的循环阐释为基本方法,既“自西视中”,又“自中视中”,形成一种“比同”意义上的文学文本与宇宙人生阐释思路。这种阐释思路,由于在阐释观念、阐释对象、阐释方法等诸多方面构成了对中国文学阐释学系统的整体性承继,并体现出与西方文学阐释学的互鉴、互释与互补关系,因而成为中国文学阐释学在走向现代性之际的根本方法津途。
关键词:钱锺书 文学阐释学 心同理同 循环阐释
作者谷鹏飞,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安710127)。
从“文本阐释学”到“物质阐释学”
摘要:21世纪以来,伴随着对“语言论转向”的反思批判,西方阐释学的重心逐渐从文本性转向物质性,引发了从“文本阐释学”向“物质阐释学”的转变。语言文本的物质维度不断彰显,被狄尔泰排除的自然科学及其研究对象重新进入阐释视域,阐释学的参照范式逐渐从“语言符号”模态转向“具身感知”模态。这一系列变化扩展了阐释学的视野和边界,增强了阐释学对于当代生活实践的解释力。然而,文本性与物质性的内在统一和多模态协同问题依旧悬而未决。在此问题的解决上,中国传统“文/物一体”的观念和“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或可为之提出参考方案。
关键词:文本阐释学 物质阐释学 语言符号模态 具身感知模态 文/物一体
作者张进,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兰州730020)。
从阐释冲突到公共阐释:阐释自证的理论视野
摘要:阐释学始终致力于处理、协调好阐释活动中的冲突性因素,以完成对于意义整体性、融贯性的追求。通过阐释自证这一心理动力,阐释对象、阐释主体与阐释关系中的冲突性要素能够得到具体的协调和统一。广泛的阐释自证需要依赖方法论层面的理论工具,而阐释工具的建构也源于阐释自证的需要。在实践层面上,阐释性的理论工具所构成的阐释资源存在着分布的不平衡,通过承认阐释自证的基础性作用,能够在理论层面提供克服阐释不公的根基,并为构建良性的公共关系、维护公共阐释的空间提供助力。
关键词:阐释冲突 阐释自证 阐释工具 公共阐释
作者李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2488)。
·新视界·口头诗学·
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中的口头叙事
摘要: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在文体特征、叙事结构、叙事特点、叙事观念等方面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口头文学的影响,保有说话艺术特有的程式化表述和口头叙述方式,借鉴和化用口头文学中常见的母题和叙事结构规则,生动体现了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在各自发展的历程中互相渗透和影响的态势。借鉴口头文学的视角、理论与方法,本文从程式化叙述方式的袭用、三迭式叙事结构的移用以及情节类型化和角色功能化等方面分析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如何创造性地利用口头文学的传统叙事资源,为理解和阐释书面文学提供新的维度。
关键词: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 口头叙事 三迭式 类型化 功能化
作者冯文开,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呼和浩特010021)。
神圣和世俗双重叙事下的口头文学
摘要:口头文学的神圣性和世俗性是由演述场域确认的。演述场域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维度,神圣时间往往通过年代增强神圣性,“神显”将世俗因素神圣化。在神圣性笼罩之下,文本趋于固定性和神圣性的特征,歌手职责是储存、记忆和解读神圣文本,受众则聆听并熟记演述文本和操演实践。在世俗场域中,文本具有新生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歌手的主要任务是承续、创编和表演文化文本,受众亦参与到意义的生成和传递中。在无文字社会中,人类的文化贮存在口语记忆之中,神话、古史和史诗等混杂交融在一起,难以划分。文字诞生和广泛使用之后,文字记录代替了部分口语记忆,神话与历史在功能上渐行渐远。史诗跻身于记忆之后、历史之前,在虚构和真实之间延续着人类的文化。
关键词:口头文学 神圣叙事 演述场域 诗性思维 格萨尔史诗
作者王艳,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兰州730030)。
民间寓言的完型要素
摘要:民间寓言的完型要素包含动词性成分、名词性成分和训语,前二者合为故事。动词性成分常见闭合、反闭合及复合型。名词性成分可大致切分为通名、喻名、专名三个区间,映射关系的限定性依次增强,意义空间随之缩减。训语的使用则有无训语、内训语、外训语、内外兼具的双层训语四种情况,故事的寓意逐渐彰显。寓言和其他文体之间并非截然两分,而是呈谱状排布。完型的文体感最鲜明,以上要素的任意一种发生改变,文体风格也将随之转化。编创者可将要素视为变量,利用其修辞特性,重新设计三者的比例关系,打破文本的平衡状态,从而重塑民间寓言,实现预期的叙事效果。
关键词:寓言 名词 训语 口头文学 故事学
作者王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编辑(北京100732)。
·会议综述·
发掘传统 面向现实——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2022年年会暨“阐释学与文学批评的话语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
陈梦晖
在新形势下构建中国文论新话语——“中国当代文艺发展与文论话语构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19届年会综述
宋聪聪
英文摘要(ABSTRACTS)
《中国文学批评》2022年总目
(括号内圆点前是期数,圆点后是页数)
·中国文论话语建构·
当下理论生产的问题反思
当下文学理论的功能退化与修复
张政文 陈龙(1·4)
文学理论的功能与指向
杨守森(1·11)
直面问题重塑原理
陈众议(1·18)
代际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文艺学知识生产
陶东风(1·26)
文学理论的三种话语形态与建构路径
谭好哲 李静(1·35)
文学理论的中国范式
文学理论中国范式的运作与调节机制
高楠(3·35)
现实主义:中国文学理论的独特底色
赵炎秋(3·45)
中国现代文论进步观念的“结”与“解”
郝二涛(3·54)
当代文学价值论观念嬗变与话语建构
赖大仁(4·90)
时间意识与中国抒情传统
周建增(4·98)
“审美—非审美”文论范式及其效应
牟方磊(4·108)
·作家聚焦·
格非专辑
命运如烟,诗意如歌——读格非小说有感
樊星(1·43)
中国传统审美资源的回归、化用与价值——从格非近作看其新古典主义风格
王宏图(1·51)
“只有春风在那里吹着”——《望春风》时间疏解
何平(1·60)
论格非小说的生态叙事——以《望春风》为中心
陈粲(1·68)
现代小说中的议论
格非(1·74)
李铁专辑
国有企业情怀的叙事诗——评李铁的长篇小说《锦绣》
贺绍俊(2·16)
呈现俗世生活中“生命的眼神”——李铁短篇小说论
张学昕(2·22)
现实经验的意义与限度——李铁小说论
周荣(2·30)
耕耘属于自己的园子
李铁(2·38)
徐则臣专辑
北中国的风物志和风情书——评徐则臣的长篇小说《北上》
孟繁华(3·4)
对自我与世界的双重确证——论徐则臣的写作观
谢有顺(3·12)
“民族史诗—元小说”织体形态——一种对徐则臣《北上》的社会史读法
陈思(3·22)
写作的动力
徐则臣(3·33)
王华专辑
王华小说的审美意趣与价值追求
杜国景(4·66)
现实主义写作的新探求——王华小说论
石一宁(4·74)
王华的“新变”——读长篇小说《大娄山》
潘凯雄(4·82)
土生土长的故事
王华(4·87)
·中华美学精神·
中西关键词比较
兴与激情
彭锋(1·77)
酒神精神与“兴”的诗学话语生成
傅道彬(1·85)
“兴”与“隐喻”的中西互释
陶水平(1·98)
“兴”与“迷狂”的美感神圣性比较——基于泽基的神经美学思想
孙焘(1·106)
“缘情”和“性情”——中国诗学“情”之内涵探讨
毛宣国(2·93)
开放的本文:“情景交融”中的“身—心—物”三维关系
王茜(2·103)
“移人性情”与“移情”——现象学视域下的儒家教化观
汪群红(2·112)
“物感”与“情动”:情感的两种发明及其中西演绎
刘璇(2·121)
气论的审美之维
张晶(3·84)
气化与气氛:中西美学的比照与对话
刘毅青(3·94)
气韵西渐的节奏译法新探
李莎(3·104)
论意象范畴的转译会通
朱志荣(4·28)
“意象”与Image之辩——以《文心雕龙》与意象派理论为例
黄立(4·37)
论朱光潜世界美学视野下的“意象”翻译
曹谦(4·45)
“音象”论
韩伟(4·54)
·批评之批评·
批评与理论的互动
在理论的寓言里独辟蹊径——试论张旭东的理论批评
陈晓明(1·115)
批评、理论与创作的互动共荣——从新时期短篇、中篇小说创作谈开
段崇轩(1·125)
当代文学批评的理论自觉及其认识误区
徐勇(1·134)
·新媒介文学·
网络文学双年选
女孩们的“叙世诗”——2020—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女频综述
肖映萱(1·143)
“男性向”朝内转——2020—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男频综述
吉云飞(1·150)
数字人文研究
作为计算批评的数字人文
赵薇(2·157)
“跨学科”非“解学科”——文学研究中的数字人文应用
杨果(2·167)
数字人文方法论反思
李天(2·175)
网络文学批评建构
网络文学批评:“线上与线下”识辨
欧阳友权(3·142)
网络文学批评形态的区隔与和融
周兴杰(3·152)
构建网络文学批评融合发展机制
吴长青(3·161)
·学科概览·
百年根基之上眺望批评新路——2021年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综述
马征(1·157)
开拓文艺理论研究的当代面向——2021年文艺学动态
马涛(1·163)
中国美学再出发——2021年美学发展态势评述
陈凌霄(1·169)
·博士生论坛·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的多维阐释
张玉玲(1·175)
“译文”的脉络:位置、概念及其阐释维度
张雨轩(1·183)
文学批评的类型指向与范式演变
任杰(2·182)
“风景的发现”与作家汪曾祺的生成
张晓晴(3·168)
从以乡观城到城乡互看——李佩甫小说中的城乡关系书写
李超(3·176)
当代科幻文学中的人工智能形象
成业(3·182)
·新时代的文艺批评笔谈·
文学的流变和批评的责任
吴俊(2·4)
文艺批评个人话语的思想逻辑与审美价值
张福贵(2·8)
文学批评与“文学性”的重建
王尧(2·12)
·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
理论与当代社会
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历史演绎及其中国影响
段吉方(2·41)
走向文化社会学的资本研究——对马克思资本观演变中一个趋向的分析
汪正龙(2·51)
马克思主义审美需要论及其对文学研究的启示
傅其林(2·60)
·当代文学观察·
儿童文学研究之研究
构建中国特色儿童文学批评价值体系
李利芳(2·69)
中国儿童文学文体研究的状貌、问题和方法
张国龙(2·77)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三种方法
朱自强(2·85)
科幻文学创作理论研究
中国科幻未来主义:时代表现、类型与特征
吴岩(3·62)
科幻现实主义的多重意涵
孟庆枢(3·70)
论科幻现实主义创作特征
彭超(3·77)
新时代的乡村书写
新时代乡村书写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李云雷(4·4)
论新时代乡土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
张丽军(4·11)
新时代乡村小说的特征与风貌
张凡(4·21)
·文学现象论辩·
当代诗歌批评与研究
新世纪诗歌的写作精神与想象空间
卢桢(2·130)
新世纪“70后”诗人群体的创作路径与诗学反思
刘波(2·139)
诗人的“父亲”及其精神场域
霍俊明(2·148)
·文学阐释学研究·
中国古代阐释观念的特质
“言不尽意”的阐释学意蕴
李健(3·114)
“微言大义”与古代小说评点的索隐阐释
温庆新(3·125)
“宗经”观念下的文学阐释
周海天(3·134)
中国当代阐释学的建构
回到语言:文学阐释学建构的若干问题
江飞(4·117)
钱锺书的文学阐释学观念与方法
谷鹏飞(4·129)
从“文本阐释学”到“物质阐释学”
张进(4·137)
从阐释冲突到公共阐释:阐释自证的理论视野
李岳(4·147)
·新视界·
口头诗学
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中的口头叙事
冯文开(4·156)
神圣和世俗双重叙事下的口头文学
王艳(4·163)
民间寓言的完型要素
王尧(4·171)
·会议综述·
发掘传统面向现实——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2022年年会暨“阐释学与文学批评的话语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
陈梦晖(4·179)
在新形势下构建中国文论新话语——“中国当代文艺发展与文论话语构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19届年会综述
宋聪聪(4·183)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