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4期目录

2021-12-06 作者:中国文学批评 来源:《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4期

摘  要:《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4期目录

关键词:《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4期;目录

  ·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典型范畴在中国·

  “典型”在现代中国的百年旅行——外来理论本土化的范例 

  摘要:现代西方文论的“典型”观念从“五四”时期起逐渐传入中国,先后经历转型期、构型期、定型期、变型期及再构型期等五个时段,至今正好百年,已成为中国主流文艺理论和批评体系的核心范畴之一。典型在现代中国兴盛的原因,一是出于把握以鲁迅为代表的新形象创作的迫切需要;二是典型这一富有理论威力的西方理论的及时输入;同时,中国古代小说评点中的“性格”等相关理论传统为中国现代作家倾心接受西方典型理论提供了本土传统的无意识基础。对典型理论在我国文论界的百年旅行进行反思,有助于对当代中国文论及其对古典传统的传承作新的建设。通向未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或许可以在中国式“性格”等相关理论传统与西方典型理论的对话及交融中寻求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典型理论  百年旅行  外来理论本土化  古典“性格”理论 

  作者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北京100875)。 

  思想表征与话语实践:“典型”概念的理论史述评 

  摘要:作为一个关键的文论概念,“典型”的理论史脉络展现出其语义与语用的多重性、复杂性及其与历史时代、思想观念的联动关系。典型理论在西方传统中具有丰厚的积累,在其走向辩证的历史趋势中成为西方思想史/文论史的一种内在线索以及外在表征,并显示出西方思维方式的特殊性。马克思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并在具体性的方向上从阶级性、倾向性、历史性、真实性等各个方面对典型理论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建构,从而强化了典型理论的理论根基与解释效力。对于中国文学场域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典型理论不仅是一种思想资源,还是一种参与本国意识形态建构与思想文化建设的话语实践,从而使典型的“理论旅行”极具本国特色。经由作为思想表征与话语实践的“典型”,我们能够较为便捷地认识特定的历史时代与思想观念以及它们之间历时性的联动关系。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激活典型理论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关键词:典型  思想表征  话语实践  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 

  作者金永兵,西藏大学教授(拉萨850000)。 

  典型辩证法的三重意蕴——重探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中的典型论 

  摘要:在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一度成为人物塑造主导规范的典型论,乃是围绕辩证法的思想意蕴展开的,具体而言又体现为共性与个性的性格意蕴、人物与环境的历史意蕴、国民性与阶级性的政治意蕴。无论是外部输入还是内发生长,这三重辩证法意蕴都已然通过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实践生成为典型论的理论内核。三重辩证法意蕴的环环相扣、相互缠绕,不仅为典型论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理论空间,也为后来典型论走向片面强调阶级性的发展埋下了线索。而新时期以来对典型论的纠偏正是通过对三重辩证法意蕴关系的松绑实现的。随着典型被还原为人物塑造的创作方法,三重辩证法意蕴中积蓄的文学能量也在逐渐消退,如何重新激活典型概念的现实能量,还需要新的努力。 

  关键词:典型  共性与个性  人物与环境  国民性与阶级性 

  作者金浪,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重庆400044)。 

  ·作家聚焦·东西专辑· 

  东西小说文本的美学——从《耳光响亮》到《回响》 

  摘要:从《耳光响亮》到《回响》,东西的长篇小说体现出复杂的文本特性,包括隐喻和互文、解构、戏剧性、戏谑等美学构造及境界。纵观东西的创作历程,他对小说叙事美学有着执着、独特的追求,这种追求源于他对叙事内容和叙事立场的整体性思考,其所要完成的是一种在接受传播过程中能够触发意义再生产机制的叙事性文本。《回响》中对于婚姻生活和情感缠绕的细腻描述、人物间心理博弈和自我纠结的深广挖掘,呈现出一个具有生活经验性真实的隐喻文本,不仅超越了东西自己以往的创作,而且在当代文学中也具有独树一帜的意义。 

  关键词:东西  《耳光响亮》  《回响》  文本 

  作者吴俊,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210008)。 

  我们时代的情感危机——读东西《回响》 

  摘要:东西是深具先锋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写作者,他总是试图穿越时代的表象而进入人们的心灵内部去书写,其长篇新作《回响》引人深思。小说以侦破推理的形式,借由冉咚咚的情感际遇,书写了我们时代生活的另一面、“不完美受害人”身上的暗黑力量以及当代人的情感生活、情感逻辑。也许,《回响》并没有告诉我们何为真正的爱和真正的情感,但是,它却深刻地写出了我们在爱面前的犹疑、纠结、软弱、不安,切实写出了当下时代人内心的情感危机。 

  关键词:东西  《回响》  冉咚咚  侦破推理  情感危机 

  作者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100875)。 

  一桩命案的三重真相与再造文体的多种可能——论东西《回响》 

  摘要:东西的长篇新作《回响》带有推理小说的文类特征,但看似通俗的形式并未改变其严肃的文学追求。小说中一以贯之的,仍是对复杂社会结构下人的生存处境与精神境遇的思考,那是长期以来东西始终关注的文学主题。对人物心理深度的挖掘,令《回响》摆脱了通俗文类模式化的书写,具有了“纯文学”品质;而那些精心设计的案件背后所隐藏的广阔而丰富的社会图景,又令这部作品甚至超越了“纯文学”的概念。东西写作《回响》,不仅是对他个人的一次超越,也为当下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可能。 

  关键词:东西  《回响》  推理小说  纯文学 

  作者丛治辰,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北京100871)。 

  “爱”的多重奏——论东西小说的感情谱系 

  摘要:东西的小说多写人的感情世界,即使在其几部现实性很强的长篇小说里,也常常从人物的欲望、感情和心理方面切入,从而形成与现实世界的呼应关系。从感情谱系入手,我们能更深入地探究东西叙事中的核心元素,即“爱”的产生与变迁。其新作《回响》,是一部“爱”的多重奏,是东西感情书写的集大成之作,集中表现了人物复杂的情感纠葛及其多重演化。 

  关键词:东西  《回响》  “爱”  感情谱系学 

  作者张柱林,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南宁530006)。 

  写作小辞典 

  作者:东西 

  ·文学现象论辩·当代诗歌批评与研究· 

  新时代与诗人角色的定位 

  摘要:诗人角色是一种社会角色。新时代诗人角色的认定,既要坚守自己的私人空间,安放自由的心灵,同时又向世界敞开,要在社会的大变局中不断调整自己在公众世界中的位置,从独特的角度使“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相对接,构建属于自己的独特诗歌空间。真正有使命感的诗人,都是有高洁品格的诗人。一个有志于学诗的人,不只要下诗内功夫,还要下诗外功夫,要高度重视自己的品格修养,把自己的生命与诗融合起来,成为一个无愧于新时代的真正的诗人。 

  关键词:新时代  角色认定  诗歌空间  砥砺品格 

  作者吴思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教授(北京100089)。 

  新诗语言诗学传统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新诗语言诗学是新文学传统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新诗百余年间变革与建设的重要资源。其诗学传统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言之有物的真诗品格,主张用现代白话表达情感与思想的真实,与凸显格律声韵要求的文辞雕琢藻饰的诗歌传统形成鲜明区别。二是言文合一的现代语态,直接突破了诗歌格律的僵化界限,开放了思想,解放了诗体,创新了现代诗歌。三是言意协调的自由诗体,直接促进了注重句子关系与诗歌语义关系的自由诗体的形成。现代白话与现代自由诗体的有机结合,是语言与诗体互恰性转变为语言与诗体互融性的有效机制与途径。 

  关键词:五四传统  语言诗学  言之有物  言文合一  言意协调 

  作者王泽龙,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歌研究中心教授(武汉430079)。 

  现实主义视野下的城市诗歌  

  摘要:城市诗歌通过特定的城市场域,运用一定的艺术方式表达人类独特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在“人与城”的相互砥砺中呈现人类的审美趣味和精神文化。秉持现实主义精神反观城市诗歌,可以真实客观地再现城市现实和城市心灵。现实主义视野下的城市诗歌具体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导引着城市诗歌的发展,基于对城市文明的认同,诗人用一种温暖的情调表达对城市的讴歌;另一方面,着眼于现代科技文明对人性造成了严重的压抑与摧残,批判者立足现实并围绕现实展开思考。 

  关键词:现实主义  城市诗歌  讴歌  批判 

  作者邱志武,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大连116600)。 

  ·中国文论话语建构·叙事的传承与新变· 

  听觉叙事研究的缘起、话语创新与范式转换 

  摘要:听觉叙事指叙事作品中与听觉感知相关的表达与书写,不论传媒变革为讲故事的行为提供了多少新的手段,从本质上说它们都未摆脱对口头讲述的模仿。人类听力的钝化与周遭环境变得日益喧闹有关,今天的叙事作品中很少看到对各类听觉事件的妙用,批评家似乎也感觉不到这方面的萎缩与退步。感知体验的匮乏带来的后果是表达上的捉襟见肘,为此需要实现话语工具的创新,将聆察、音景等与听觉有密切关系的概念术语引入叙事学领域。研究“语音独一性”问题需要跳出形而上的研究范式,追踪书面文字的语音残余靠的是细读功夫,从听觉角度实现文本意图的“现场还原”。 

  关键词:叙事  听觉  语音  话语 

  作者傅修延,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南昌330027)。 

  叙述空间与中国小说叙事传统 

  摘要:所谓“叙述空间”,即叙述行为发生的场所或环境。以“叙述空间”概念考察中国小说叙事,可以看出中国小说发展至唐代已正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叙事传统,这种叙事传统在形式上最突出的特征表现为:叙述空间与故事空间往往共存于同一个叙事文本之中,并成为该文本叙事结构与文学修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文言小说还是白话小说,“叙述空间”都堪称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传统中最富有文体特征且最具有标识性的重要形式,这一叙事形式从唐传奇开始一直延续到晚清,甚至在接受西方影响的五四新小说中亦时有所见。真正构成中国小说叙事传统的,既不是某种题材或母题的书写,也不是某个观念或思想的表述,而是“叙述空间”这一结构性要素在叙事文本中或隐或显的存在。 

  关键词:故事空间  叙述空间  模拟语境  中国小说  叙事传统 

  作者龙迪勇,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南京211189)。 

  “本体书写”与“以物观物”的互释 

  摘要:近20年来,西方学界兴起的“思辨实在论”和“面向物的哲学”大大丰富了之前的“物质文化”研究范式,成为“物转向”的新动力。但国内对于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质文化”范式,相对忽略了在西方已经备受关注的“本体书写”层面。存在于“关联”思想之外的物本体有四种书写策略,即数学公式、罗列、暗指、主体性,它们可产生多种写作效果,服务于不同修辞意图。中国的思想传统也对物本体进行了思考,“以物观物”可被视为本体书写的中国方案。比较西方的“本体书写”和中国的“以物观物”之间的异同,可以互相阐发。 

  关键词:物转向  本体  本体书写  以物观物 

  作者唐伟胜,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南昌330022)。 

  非人类叙事:概念、类型与功能  

  摘要:非人类叙事指的是由非人类实体参与的事件被组织进一个文本中,主要包括自然之物的叙事、超自然之物的叙事、人造物的叙事、人造人的叙事四种类型。在叙事作品中,处于故事与话语两个层面的非人类实体通常扮演叙述者、人物、聚焦者三种角色,由此发挥三种叙述功能,即讲述功能、行动功能和观察功能。将非人类叙事纳入考察范畴,既可以丰富现有的叙事理论,摒弃叙事研究的“人类中心主义”,同时也可以对文学史上大量存在的非人类叙事文本做出应有的批评和阐释。在“非人类转向”语境下提出非人类叙事,其目的不是否定人是“讲故事的动物”这一基本观点,更不是否定“文学是人学”这一立场,而是试图借此加深我们对人类与非人类之间关系的理解,使人类更好地介入生物圈。 

  关键词:非人类叙事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转向 

  作者尚必武,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上海200240)。 

  ·批评之批评·作家批评研究· 

  细节连缀或情境隔离——论作家批评的方法与观念 

  摘要:近年来,随着作家批评的兴起,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话语格局也受到了巨大冲击。虽说与学院批评相比,作家批评并不倚仗系统的理论知识,但它在经典重读中对写作经验的倡扬,却反映出一些特殊的方法与观念。在这当中,基于“现代小说”观念的细节连缀法,由于推崇经典小说“有序而不乱”的整体结构,因此就以连缀弥合叙事线头的方式,驱逐了闲笔或离题一类的“冗赘”叙述。而以中国古代小说观念为批评依据的情境隔离法,则从经典小说的“离奇与松散”中,通过证明闲笔或离题的文本合法性,一再挑战了当代文学的现代性理念。 

  关键词:作家批评  细节连缀  情境隔离 

  作者叶立文,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430072)。 

  作家批评的个性、问题与当代意识 

  摘要:近年来,当代文学批评的内部危机刺激了作家批评的兴盛。作家批评的自由、灵性、想象力、语言特色,增强了当代批评的活力。但作为传统印象派批评的延续和发展,除了带有印象派批评的某些局限外,作家批评在批评对象择取和批评理念、方法等层面,也显现出一定的不足。这些不足和历史性因素有关,但更根本的却是和文学边缘化的时代背景有关。作家今天操觚批评,需要增强自我的当代意识,以自己的方式直面现实问题,并破除文体局限。 

  关键词:作家批评  文学边缘化  当代意识 

  作者李勇,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郑州450001)。 

  王蒙文学批评的思想内涵与文体风格 

  摘要:作家批评是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王蒙的文学批评践行了评论家应该是思想家的理念,以其鲜明的思想性和时代感成为作家批评的典型代表。王蒙的文学批评始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已逾60年,其独特的批评文体包含着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思想情感力量,既是一种直觉式审美批评,又是一种生命批评。王蒙的文学批评体现出社会批评和美学批评、主体论和本体论的统一,是审美、思想与生命的时代交响。 

  关键词:王蒙  文学批评  审美  思想  生命 

  作者温奉桥,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青岛26610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陈静)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