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3期目录
关键词: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3期;目录
·建党百年·延安文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正值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总结党领导文艺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深刻理解这一百年中国文艺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理论逻辑,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中国文艺的繁荣和发展。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成果,在其影响下的延安文艺代表着中国现当代文艺发展的主流方向。延安文艺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后也一直规范塑造着当代文艺的基本路向和实践品格,对当代文艺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为此本刊特推出“建党百年·延安文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进行深入研究。
延安文艺与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
摘要:在百年中国文学发展中,延安文艺的生成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节点”。延安文艺上承五四文学的启蒙精神,又在“左翼”文艺运动理论建设的基础上,切实推进了新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之路。延安文艺的精神影响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隐,而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现实境遇中得以不断发展,并内化为当代文学所特有的文艺传统和精神文化现象,渗透于中国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探讨延安文艺与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正视当代文学所面临的诸种问题,认识延安文艺精神建构的当代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延安文艺 精神遗产 历史经验 当代意义
作者赵学勇,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安710119)。
毛泽东《讲话》与柳青的创作转向
摘要: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引下,柳青在延安时期不仅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对文学功能、文学价值和创作方法的认识也发生了多方面的转向。长篇小说《种谷记》就是他这一时期创作受《讲话》影响的集中体现。《讲话》促使了柳青创作的改变和新的创作理念的形成,即内容上注重对“革命动力”“革命发生”的掘进和艺术呈现;立场上坚持党员立场又保有文化人的“岗位”意识;方法上强调“深入生活”,从描摹现实生活转向追求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种谷记》是柳青代表作《创业史》的前期探索,它影响、规范甚至成就了柳青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创作。以《种谷记》为中心,梳理柳青在《讲话》前后的创作转变,既有利于推进柳青研究,也为厘清“延安文艺”与“人民文艺”的关系,提供了借鉴意义。
关键词:延安文艺 毛泽东《讲话》 柳青 《种谷记》
作者梁向阳,延安大学文学院教授(延安716000)。
·作家聚焦·滕肖澜专辑·
从世情书到风俗画 ——滕肖澜、上海故事与市民文学的传承
摘要:市民小说是城市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类,然而在现代文学以来的文学史叙述中却处于边缘位置。滕肖澜以其上海当代故事的书写尤其是近作《心居》,显示了对中国传统“世情书”以及法国“风俗史”小说从观念到手法的继承与创变,是市民文学在当下的呈现形态。此个案显示出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而来的“新市民小说”的新变,尽管同样聚焦于日常生活,却区别于“新生代”“晚生代”或者“新写实主义”,而带有传统伦理观念与消费社会世俗化相融合的特点,具有本土“风俗画”与心灵史的特质。
关键词:世情小说 风俗史 城市文学 市民小说
作者刘大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新世纪家庭文学的新样本——评滕肖澜长篇小说《心居》
摘要:滕肖澜的长篇小说《心居》以上海为背景,从房子这一当代社会新热点入手,从住房、家庭关系、婚姻等多方面对当下的家庭作了真实而生动的书写,通过物质、精神与社会的多重空间,表现了中国家庭生活的变迁,同时也在家庭文学上努力探索新的艺术道路。作品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和家庭文学的叙事风格,又从社会与家庭的新发展出发,提炼新的家庭精神,创新家庭文学的叙事策略。
关键词:滕肖澜 《心居》 空间 家庭文学
作者汪政,南京晓庄学院教授(南京210019)。
书写当代城市生活的新海派——略论滕肖澜的小说创作
摘要:“70后”重要作家滕肖澜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直面当下的城市生活,呈现上海在发展转型中的世态人情,关注不同代际的人物成长、生活境遇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滕肖澜对上海生活的深度叙写,对上海人的深入刻画,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现实生活与人性深度的理解,对沪语的运用与提炼,都展现出她对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不断探索的过程。她发现和叙写了当代城市演进中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不仅将自己的小说审美和技艺提升到新的高度,更体现出一个当代作家对海派文化的开放性与稳定性的理解与敏感、对中国经验与时代发展的认识与呈现。滕肖澜的新海派写作拓展着上海文化的新空间。
关键词:中国经验 现实主义 上海生活 上海人 新海派
作者王雪瑛,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兼职教授(上海200234)。
市井、职场与大众情感——滕肖澜小说读札
摘要:上海青年作家滕肖澜以书写上海的市井生活见长,又融合了新时代职场小说的特点,自成一格。她的创作承接通俗文学的故事性、日常性,接续新时期以来上海书写中的文脉资源,寻找新的生活层面和书写方式,并形成了有个人特点的新时代通俗写作方式,书写出以“家”和职场为空间的当代上海人生活的样本和哲学。
关键词:滕肖澜 心居 上海书写 通俗性
作者项静,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上海200241)。
挖掘人心深处的东西,才最有意思
滕肖澜
·中华美学精神·古代批评的当代阐释·
小说评点研究之检讨——以近二十年来小说评点研究为中心
摘要:小说评点研究约始于19世纪末,至今历经一百二十余年,可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以1950年、1980年和2000年为节点,其中近二十年是小说评点研究成果最丰硕的时期。近二十年来,小说评点研究可概括为“批评史背景下的理论研究”“文化史视野下的综合研究”和“文章学观照下的文法研究”三种思路。检讨小说评点研究史,尚有诸多缺憾,如小说评点史研究的缺失、文言小说评点研究被冷落、对小说传播最具影响力的“文本批评”被忽略等。未来的小说评点研究应关注这些问题,并在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和历史研究等方面不断开拓新领域。
关键词:小说评点 研究史 检讨
作者谭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200241)。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中的“文妙”观念
摘要:以金圣叹、毛宗岗父子、张竹坡、冯镇峦等为代表的小说评点家,一方面强调小说家贵在“有意作文”,另一方面又强调读者宜把小说“当文章看”,从而形成一套重视小说“文章之妙”的观念。在他们看来,小说阅读与评赏不宜仅停留于“看故事”,而应注重考察其以“造”“变”为主的“文理”。为此,他们除了对小说文本创构的细微之妙进行细致体察外,还借助“画境之妙”赞扬小说文本创构之美。这种强调“文章之妙”的小说评点,并非为提高小说文体地位而进行的“攀附”,而是关于小说文本审美效果堂堂正正的宣示。
关键词:小说评点 事为文料 文章之妙 画境美 文本审美
作者李桂奎,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济南250100)。
明代《西厢记》评点中的读者意识
摘要:中国文学评点具有自觉且充分的读者意识,文学评点本也极易成为作者、评点家、读者思想交流、碰撞、对话的载体。以明代《西厢记》评点为例,其中蕴含的读者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明代《西厢记》评点诸本力图补充与戏曲故事相关的资料,对重要情节和人物作点睛式品评,以此加深读者对原著的认识;注重为读者讲解相关程式体例,并校释隐语、反语、市语等,有助于为读者排除阅读障碍;明代评点家对《西厢记》具体而精妙的品评,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在让读者体验到有别于舞台的审美乐趣外,亦可有效提升和丰富其艺术品位与修养。
关键词:明代 《西厢记》评点 读者意识
作者罗剑波,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上海200433)。
作为副文本的清代古文自评
摘要: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古文评点的载体主要是选本,施评者一般是专业的选评家,在这种主流背景下,清代别集随文所附的古文自评,就格外引人注目。这些自评既体现了部分清代古文家对于本朝文化、文学以及自身才华的强烈自信,具有重要的文化史、精神史意义;又体现了清代古文评点发展的新动向和新特点,具有独特的批评史意义。其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古文观念及理论,记录了生动的古文批评图景和细节,具有其他文献无法替代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清代古文自评 副文本 士人心态 理论意义 文献价值
作者余祖坤,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430079)。
·中国文论话语建构·文学经典化·
文学经典的内部构成:原创性和可阐释性
摘要:何为经典?构成经典的内在因素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或可用历史主义、实证主义等方法论证构成经典的某种内在规定性,即原创性和可阐释性。原创性由三个维度构成:思想价值维度、知识创新维度和情感表现维度,三者之间互相依存且互为目的,同时每一个维度又都由若干子项目构成独立的坐标。可阐释性在原创性的基础上生成,即在思想、知识、情感三维之上加上时间的维度,二者构成经典的内部核心要素。
关键词:文学经典 原创性 可阐释性 时间性
作者卓今,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沙410003)。
“阐”“诠”视角与当代文学的经典化
摘要:作为文学研究与批评的主要路径,“阐论”和“诠证”彼此既独立又统一,二者的独立性形成文学批评的内在逻辑,统一性又为文学史的书写提供了参考和选择。这可为思考当代文学批评实践提供一种视角,考察其如何在不同的现实语境中展开,又呈现出怎样的文学史形态,面对文本和面对文化场域嬗变时的结构性区别是什么,以及在何种逻辑中组织批评和批评史,并最终如何进入知识的生产、传播与接受、参与作家作品的经典化过程。
关键词:“阐”“诠”路径 文学批评 文学史 经典化
作者赵坤,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副研究员(青岛266237)。
现代社会文学经典化的参与力量及其价值分区
摘要:文学经典化是一个多种力量参与的复杂历史过程。文学经典化包括经典地位建构和经典性阐释两大价值分区,由于社会形态的变化,现代社会文学经典化的参与力量远较传统社会多元,各种力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有隐秘的对抗与角力,也有调和与妥协。现代社会文学经典化的参与力量包括有政治或社会诉求的学者、粉丝型学者、以文学研究为业的“零度介入”的专业批评家、一般读者群体等,其在价值分区和价值等级上也表现出差异。
关键词:文学经典化 现代社会 参与力量 价值分区 价值等级
作者田淑晶,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天津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天津300191)。
史铁生文学经典化历程初探
摘要:史铁生特殊的生命境遇及其对文学独特的理解,决定了他“孤独”“务虚”的自由化风格的写作,其文学的经典化由此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面貌、路径。通过回顾史铁生文学的经典化历程,可见其文学经典化的根本线索和本质依据在于作家作品内部。
关键词:史铁生 经典化 “脱轨” 本源价值
作者顾林,鲁东大学张炜文学研究院讲师(烟台264025)。
·新媒介文学·网络文学评价研究·
网络文学经典化与评价体系建构
摘要:文学经典是时代性的,网络文学经典是时代文学机制的产物。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更具有消费性、亲民性,更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评价网络小说不能简单套用现代文学以来的思想艺术标准,而应在艺术考量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网络小说的网络性、大众性、市场性、文化产业转化的影响力等。经典网络文学作品具有完美的艺术形式和动人的艺术力量。中国网络文学难觅“永恒经典”,但产生了大量的“时代经典”和具备经典“潜质”的作家作品。
关键词:网络文学 经典 大众文化 文学机制
作者周志雄,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合肥230039)。
新媒介的“连接主义”与网络文学评价范式变革
摘要:对网络文学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于作品,网络文学的意义与合法性在于它实现了印刷文化压抑的连接性,主要体现为人群的连接、文本的连接与媒体的连接。不能仅以市场效应衡量中国网络文学,这是将其等同为传统的通俗文学,模糊了它的连接性;也不能仅以技术标准衡量中国网络文学,这是将其等同为西方电子文学,与西方电子文学“向心的”连接性相比,中国网络文学形成了“离心的”连接性。基于中国网络文学的特殊性,可建构文学性与连接性相结合的动态评价体系,探索新媒介文艺批评的中国话语。这种评价体系要求研究范式从传统的作品阅读、纸质文献的调查走向网络空间,采用网络民族志的方法搜集整理电子文献,实现现实与网络的双重田野考察。
关键词:数字媒介 连接主义 网络文学 文学评价
作者黎杨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430079)。
构建网络文学网站社会效益评价体系——基于25家网站数据分析
摘要:网络文学网站的社会效益评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构建网络文学网站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7个准则,36个指标。我们选取25家网络文学网站进行数据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出社会效益分值,为未来我国网络文学网站社会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希望能够激励网络文学网站全面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
关键词:网络文学网站 社会效益 评估体系
作者禹建湘,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长沙410083)。
·博士生论坛·
中西比较视域下的“兴”与“象征”
摘要:“兴”和“象征”是分属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美学的两个重要概念,二者都从原始生活的具象而来,发展为感性地认识世界、表达情感、寄寓美德的艺术手段。兴包含譬喻与起情两个因素;象征则兼具及物和情感两种属性,因此在中西比较视域中“兴”经常被解释为“象征”。这一解释强调两者之间相似的情感显现方式,却忽视了本质区别:“兴”更多作用于感觉,“象征”更多作用于观念,二者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生成机制与表达路径。由此可见,兴与象征可以互为参照,却不能等量齐观。
关键词:兴 象征 情感 意象 共通感
作者吴蔚,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210097)。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