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点研究之检讨——以近二十年来小说评点研究为中心

2021-09-22 作者:谭帆 来源:《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3期

摘  要:检讨小说评点研究史,尚有诸多缺憾。

关键词:小说评点;研究史;检讨

  

  摘要:小说评点研究约始于19世纪末,至今历经一百二十余年,可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以1950年、1980年和2000年为节点,其中近二十年是小说评点研究成果最丰硕的时期。近二十年来,小说评点研究可概括为“批评史背景下的理论研究”“文化史视野下的综合研究”和“文章学观照下的文法研究”三种思路。检讨小说评点研究史,尚有诸多缺憾,如小说评点史研究的缺失、文言小说评点研究被冷落、对小说传播最具影响力的“文本批评”被忽略等。未来的小说评点研究应关注这些问题,并在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和历史研究等方面不断开拓新领域。

  关键词:小说评点 研究史 检讨

  作者谭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200241)。

 

  以近二十年来的小说评点研究来检讨中国小说评点研究之得失出于两个层面的考虑:一是这个时段是小说评点研究史上内容最丰富、视角最广阔和成果最突出的阶段,足以观照和总结20世纪以来的中国小说评点研究,也可借此构想未来小说评点研究的新格局和新领域;二是出于研究对象数量之考虑,据不完全统计,近二十年来的小说评点研究空前活跃,其研究成果接近20世纪小说评点研究百年之总和,达1100余种,故缩短时段有利于研究史梳理的准确、合理和到位。

  

  从历史角度看,小说评点很早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与小说评点的出现几乎同步;而在明清时期的文人笔记、小说序跋和评点文本等著述中,对小说评点的记录、评判和研究更是所在多有。但从现代学术史的视角言之,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史的起始应该是在19世纪末叶,其中标志性的研究文献是1897年邱炜萲在《菽园赘谈》中对小说评点历史的回顾和对金圣叹《水浒》评点成就及其在小说评点史上“集大成”地位的评价。此举迅速引起了学界的呼应,狄葆贤、浴血生、定一等在《新小说》上连连肯定金圣叹小说评点的业绩。与此同时,人们对毛宗岗批点《三国演义》和《儒林外史》的评点也纷纷予以肯定。由此,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史正式拉开帷幕,至今持续了一百二十余年。

  20世纪以来,中国小说评点的研究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以1950年、1980年和2000年为节点,即1950年之前为一个时期,1950年至1979年为一个时期,1980年至1999年为一个时期,2000年至2020年为一个时期。据不完全统计,此时期的小说评点研究(含著作、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之总量约2270种。其中1950年之前五十年的研究论著约110种,1950年至1979年三十年的研究论著约240种,1980年至1999年二十年的研究论著约760种,2000年至2020年二十年的研究论著约1160种。递增之趋势非常明晰,而近二十年无疑是小说评点研究史上最为发达的时期。

  1950年之前的研究时段实则还可划分为晚清和民国两个阶段,晚清时期的小说评点研究采用的形式是“小说话”,大多是感悟式的评价,如邱炜萲《菽园赘谈》、平子《小说丛话》(《新小说》第8期,1903年)等。研究性的文献是从民国时期开始的,如俞平伯《论〈水浒传〉七十回古本之有无》(《小说月报》第19卷第4期,1928年)、隋树森《金圣叹及其文学评论》(《国闻周报》第9卷第24—26期,1932年)、胡适《跋乾隆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钞本》(《国学季刊》第3卷第4期,1932年)等。在研究内涵上形成了金圣叹评点《水浒》和《红楼梦》“脂批”两个核心。

  1950年至1979年之间的三十年是小说评点研究非常特殊的时段,其中前十余年间,小说评点研究接续民国时期研究之余脉,继续以金圣叹、脂砚斋的小说评点为研究中心,并逐步扩展到对李卓吾评点《水浒传》、毛氏父子评点《三国演义》和张竹坡评点《金瓶梅》等的研究。如俞平伯编《脂砚斋红楼梦辑评》(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金兆梓《谈谈金圣叹的批改〈水浒〉和〈西厢〉》(《新建设》1962年第1期)、吴世昌《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七十八回本)的构成、年代和评语》(《中华文史论丛》第6辑,中华书局,1965年)等。20世纪70年代后期,小说评点研究很快重新步入正轨,仅1977年到1979年的三年间,小说评点研究成果就达30余种,王利器《〈水浒〉李卓吾评本的真伪问题》(《文学评论丛刊》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郭豫适《谈〈红楼梦〉研究史上的评点派》(《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等著述都颇具学术内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小说评点研究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此时期的小说评点研究不仅数量庞大,研究内涵和研究视野也大为改观,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80年代初和90年代末两个时间段。

  经过短暂的三年过渡,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小说评点研究迅速升温,并快速完成了向学术研究的转型,奠定了小说评点研究的基本格局。这种“转型”和“奠基”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标志性成果之中:

  1.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的出版奠定了从“小说理论”角度研究小说评点的基础,在学术界影响巨大,刺激了小说评点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此后陆续出版的多种小说理论批评史都是这一研究格局影响下的产物,如黄霖《古小说论概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王先霈和周伟民合著《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花城出版社,1988年)、陈谦豫《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等。

  2.朱一玄、刘毓忱编《水浒传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开启了包括评点资料在内的经典小说研究史料整理之先河,至80年代中期,各种经典小说资料汇编陆续推出。而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以选文的形式整理小说评点史料,为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值得注意的是,经典小说的会评本也在此时期发轫,如陈曦钟等辑校的《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李汉秋辑校的《儒林外史会校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等。

  3.郭豫适《红楼研究小史稿》《红楼研究小史续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981年)和孙逊《红楼梦脂评初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等著作推动了经典小说评点的研究,这些论著既是“红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也是小说评点研究的开创性论著,并引发了对经典小说评点的研究热潮。

  4.张国光出版《〈水浒〉与金圣叹研究》(中州书画社,1981年),竭力为金圣叹“翻案”,进一步强化了金圣叹在小说评点研究中的核心地位,虽观点有偏激之处,但对廓清金圣叹研究的面貌确有推进之功;而《金圣叹全集》(曹方人、周锡山编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的出版又为金圣叹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在短短五年左右时间内完成的,以后十余年的小说评点研究大多是在这些基础上的延伸,并在理论研究、资料整理和经典小说评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确立了小说评点的研究价值和地位。而随着小说评点研究的深入和小说评点研究范围的扩大,小说评点研究的视野和格局也慢慢出现了变化。

  出现变化的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末叶,而格局的变化表现为整体研究的加强。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叶,小说评点研究很少有整体研究的论著(小说理论批评史除外),基本都是小说评点的个案研究,研究内涵也以小说评点涉及的小说理论思想为主。这种格局是符合学术史规律的,因为只有学术个案的长久积累和深化,才能带动整体研究,而缺乏以个案研究为根基的整体研究往往显得空洞和浮泛。同时,小说评点研究是在中国文学批评史这一学科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以理论思想为研究主体即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正是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小说评点研究在90年代末出现了对小说评点作整体研究的实践和要求打破仅对小说评点作理论批评研究这一狭隘格局的呼声。以下几位研究者的成果可为代表:一是林岗的系列论文及其结集的专著《明清之际小说评点学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从社会思潮和思想文化的视角探讨了小说评点在明清之际的发生、成熟和价值,观点和视角都一新耳目,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二是笔者的系列论文《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价值系统》(《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论中国古代小说评点之类型》(《文学遗产》1999年第4期)等和以此为基础的博士论文《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8年),提出小说评点具有“文本价值”“传播价值”和“理论价值”的价值系统,指出小说评点是一个文化现象而非单一的文学批评,呼吁小说评点应形成多元化的研究格局。这些观点也在小说评点研究中产生了较大反响。三是孙琴安《中国评点文学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将小说评点纳入中国文学评点史的长河中加以考察,虽然“评点文学”之概念似可再斟酌,但这种宏观的视野和历史的梳理是值得称道的。四是杨义的《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这是较早采用“叙事学”理论来分析中国叙事文体的专著,虽不以古代小说及小说评点为主体研究对象,但这种观念和思路对小说评点研究产生颇多影响,小说评点的叙事学研究开始出现。如陈果安《明清小说评点与叙事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1期)、郑铁生《明清小说评点对中国叙事学的意义》(《南开学报》1998年第1期)等,数量不多,但风气已开。

  以上我们对20世纪的小说评点研究作了粗浅的梳理和分析,目的是对近二十年小说评点研究的分析提供一个历史的背景和发展的源流。我们不难看到,20世纪以来的小说评点研究走了一条颇为艰难的研究之路,一直到80年代,小说评点研究才真正走上正轨,在研究观念、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都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为21世纪的小说评点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1世纪以来的小说评点研究正是上述研究史的自然延伸。

  二

  关于近二十年的小说评点研究,我们拟从横向展开的角度加以梳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从“著述体式”入手整理此时期小说评点研究的基本状况,二是从研究思路的角度分析此时期小说评点研究的特色和成绩。

  所谓著述体式,按常规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著作、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近二十年的小说评点研究用数据来统计的话,大致是这样:著作(包括专著、论集、批评史、学术史和资料集)260种左右,论文(主要是期刊论文)580篇左右,学位论文(硕士、博士)320种左右,总数近1160种。

  著作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小说评点的研究专著,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按时间排序):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白岚玲《才子文心:金圣叹小说理论探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曹立波《红楼梦东观阁本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吴子林《经典再生产——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文化透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石麟《中国古代小说评点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陈洪《金圣叹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和陆林《金圣叹史实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等,这些论著或整体研究,或个案分析,或史实考订,对小说评点的研究均有深度和广度。除专著外,还应关注的是近二十年来小说理论史、小说学术史中的评点研究和小说评点专题史料的整理,前者如王汝梅、张羽合著的《中国小说理论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黄霖等《中国小说研究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和吴敢《金瓶梅研究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等。后者如孙中旺《金圣叹研究资料汇编》(广陵书社,2007年)、刘强《世说新语会评》(凤凰出版社,2007年)、蔡铁鹰《西游记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10年)和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资料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等。

  这一时期小说评点研究的期刊论文高达580余篇,这一数目显示了小说评点研究的繁荣。与以往相比,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整体研究的学术论文明显增多。这些论文拓展了小说评点的研究领域,兼具小说评点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如宋莉华《明清小说评点的广告意识及其传播功能》(《北方论丛》2000年第2期)、吴子林《小说评点知识谱系考索》(《浙江学刊》2001年第2期)、纪德君《明清小说编创与评点的互动及其影响——以明清时期世情小说为例》(《文艺研究》2010年第10期)等都是这一时期小说评点研究论文中影响较大的作品。而在个案研究中,一些考据文章也颇为出色,如潘建国《凌蒙初刊刻、评点〈世说新语〉考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周兴陆《元刻本〈世说新语〉补刻刘辰翁评点真伪考》(《文艺研究》2011年第11期)、胡胜《抄本〈西游记记〉发微》(《文献》2007年第2期)等都考证精审,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当然,二十年时间有580余篇论文,看似成果丰硕,但也不能以此说明小说评点研究获得了多高的成就。如果从当下的评价体系来检讨的话,则问题能看得更为清晰,如以CSSCI来源期刊为标准,580余篇期刊论文中,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的有250篇左右,约占总数的43%;而如以所谓的权威期刊来衡量的话,则境况更为“凄凉”,250余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中发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杂志的仅寥寥数篇。研究的总体水准其实不容乐观。

  将学位论文纳入研究成果体系之中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随着中国学位制度的发展和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招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学位论文的地位日渐提升。由于在研究生(主要是博士)培养的评价体制中有论文发表的强制要求,以学位论文为基础发表的论文和以学位论文(主要是博士论文)为基础出版的专著都非常普遍,可以说,学位论文已成为研究成果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说评点研究同样也是如此,在短短的二十年中,研究小说评点的学位论文约有320种。以硕士、博士来划分,则硕士论文270种左右,博士论文50种左右。以小说语言为白话或文言来区分,则白话小说评点研究280余种,文言小说评点研究40余种。以经典文本排序,则《水浒传》评点研究80余种(其中研究金圣叹评点《水浒》的硕博士论文近60种,金圣叹以外的《水浒传》评点研究20种左右),《红楼梦》评点研究31种,《聊斋志异》评点研究25种,《金瓶梅》评点研究20种,《三国演义》评点研究18种,《西游记》评点研究11种,《儒林外史》评点研究8种,《世说新语》评点研究5种。值得注意的是,在近二十年近260种评点论著中,有22种以博士论文为基础,可见学位论文已是一个不容轻视的成果类别。但从上述数据看,问题也很多,比如硕士、博士论文之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学位论文的整体水准。因为从常规来看,硕士论文转化为研究成果的概率偏低,大量的硕士论文仅仅是为完成硕士学业和取得硕士学位而撰写的,学术性并非第一要义,故博士论文占比偏低是影响学位论文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再如,对经典小说评点的研究,整体上也数量偏多,在320余篇学位论文中,研究经典小说评点的竟达近200篇,这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所以,重复研究的论题、陈陈相因的思路在学位论文中比比皆是,影响了学位论文整体的学术质量。

  

  近二十年来,小说评点研究主要形成了三种研究角度:批评史背景下的理论研究、文化史视野下的综合研究和文章学观照下的文法研究。这三种研究角度在著作、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三种著述体式中都有体现,因而也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研究视角。

  由于受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格局的影响,长久以来,小说评点研究一直以“理论思想”为主要对象,于是对各种“学说”的阐释成了小说评点研究的首要任务,由此,小说评点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小说理论研究。这一境况在20世纪末的小说评点研究中已有明显变化,但因为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影响很大,而小说评点本身也确有理论的特质,故而近二十年来小说评点研究中的理论研究仍然是一条重要线索。只不过阐述理论思想的方法和视角已有明显的变化,传统小说理论诸如“典型”“结构”“本体”“形象”等不再是小说评点理论思想研究的主体,代之而起的是“叙事理论”的崛起和普遍化。这一点较早见于王平《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其中第八章“古代小说评点家的叙事理论”即专门以叙事理论来阐述小说评点中的理论思想。此后,“叙事理论”俨然成为小说评点研究的理论“新贵”,出现大量研究成果,如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杨爱君《明清小说评点中的叙事结构论》(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年)、张曙光《叙事文学评点理论的现代阐释》(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方志红《小说评点“春秋笔法”理论与中国叙事学》(《语文知识》2010年第2期)、刘玄《论陈其泰〈红楼梦〉评点中的叙事理论》(《红楼梦学刊》2015年第1期)等,可见无论宏观研究还是微观研究,叙事理论都是重要的理论思想和方法。

  从文化史角度研究小说评点由来已久,但较早从理论上明确提出这一思路的是笔者:“中国古代小说评点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而非单一的文学批评,评点在中国小说史上虽然是以‘批评’的面貌出现的,但其实际所表现的内涵远非文学批评就可涵盖。小说评点在中国小说史上所起到的作用远远超出了‘批评’的范围,形成了‘批评鉴赏’‘文本改订’和‘理论阐释’等多种格局,而其价值也显现为‘传播价值’‘文本价值’和‘理论价值’三个层面。”近二十年来,从文化史角度研究小说评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小说传播角度分析小说评点的功能和价值,如蒋玉斌《清代的小说评点与小说刊印》(《兰州学刊》2016年第6期)、甄静《元明清时期〈世说新语〉传播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中文系,2008年)等都是从传播方面研究小说评点的论著。与此相关,书坊与小说评点的关系研究在此时期成为热门选题,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程国赋《明代书坊与小说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此书虽不是评点研究的专门论著,但其第九章“明代书坊与小说评点”分四节全面梳理了书坊与小说评点的关系。余者如原方《余象斗“评林体”初探》(《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3期)和刘海燕《明建阳刊小说的评点形态与编辑活动》(《南开学报》2019年第1期)等。小说评点的传播研究及由此引发的书坊研究、建阳本小说评点研究等成为一时选题的热点,对小说评点研究的深入开展确乎有推进作用。从“评改一体”角度看待小说评点虽非此时期之特色,但此时期对“评改一体”的研究是最自觉的,成果也是最丰硕的。如吴子林于2009年出版《经典再生产——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文化透视》,从“经典再生产”的视角评价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改。纪德君在系列论文的基础上出版《明清通俗小说编创方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其中第三章“评点与通俗小说的编创”分别从“历史演义小说评点与编创的互动”“神魔小说评点对编创的引导”和“世情小说评点对编创的影响”等多方面探讨了评点与通俗小说编创之关系,所论颇有深度。曾晓娟于2017年出版专著《“评”与“改”:中国古典白话小说之雅化过程——以〈水浒传〉为中心》(南开大学出版社),论述比较深入,尤其文本比照非常细致。笔者在《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和《“四大奇书”:明代小说经典之生成》(王瑷玲、胡晓真主编:《经典转化与明清叙事文学》,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中系统揭示了小说评点“评改一体”的特性,并以“四大奇书”为例分析了通俗小说的经典化问题,在学界也有一定的影响。

  文章学观照下的小说文法研究也是评点研究的常规思路,其研究亦由来已久。但由于小说评点采用的思路和术语与八股文有密切关系,小说评点之文法一直受到研究者诟病。如胡适《水浒传考证》认为,这些技法“是八股选家的流毒,读了不但没有益处,并且养成一种八股式的文学观念,是很有害的”,“读书的人自己去研究《水浒》的文学,不必去管十七世纪八股选家的什么‘背面铺粉法’和什么‘横云断山法’!”鲁迅在《谈金圣叹》一文中对金圣叹将小说批评“硬拖到八股的作法”也深为不满,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小说文法长期难以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一直到80年代以后,小说文法才得到了真正的研究,如张国光《金圣叹小说理论的纲领——驳所谓〈读《第五才子书》法〉是“八股文法”论》(《古典文学论争集》,武汉出版社,1987年)等。到21世纪,小说文法及文法术语研究蔚为大观,成了研究者关注最多的领域之一,如陈文新《金圣叹论小说“文法”》(《水浒争鸣》第6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罗德荣《古代小说技法学成因及渊源探迹》(《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1期)、陈才训《文章学视野下的明清小说评点》(《求是学刊》2010年第2期)等。其中有两位研究者的成果最丰富,对小说文法研究的贡献也最突出,一位是暨南大学的张世君,一位是江西师范大学的杨志平。张世君长期关注小说技法研究,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于2007年出版专著《明清小说评点叙事概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杨志平于2008年完成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小说技法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以后专注于这一领域,发表十余篇小说文法术语的考释论文,并于2013年出版专著《中国古代小说文法论研究》(齐鲁书社)。古代小说文法及其术语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古代小说叙事法则的独特呈现,也是古代小说批评的主流话语,对古代小说的创作和传播均产生了重要作用。作为曾经在中国小说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批评话语和思想系统,古代小说文法及其术语值得我们重视,尤其在“以西例律我国小说”的大背景下,更需要探究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思想传统和话语系统。

  

  回顾小说评点研究史,尤其是近二十年的小说评点研究,我们完全可以得出小说评点研究成果非常丰硕这样的结论,情况也确实如此。但其中的不足也是明显的,首先,小说评点在中国古代延续了数百年,作品繁多,内涵丰富,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对中国小说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纵观小说评点研究史,迄今尚无一部完整的中国小说评点史,这与小说评点的成就及其在小说史上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其次,小说评点涉及面广,主要包括三个领域:以“章回体”小说为代表的白话小说评点,以“笔记体”小说为中心的文言小说评点和以“新小说”为主体的近代报刊小说评点,这三者的总和构成了中国小说评点的整体面貌。但至今学界未对中国小说评点资料进行系统整理,致使小说评点的“家底”仍然不明。据初步统计,现存的小说评点本有600余种,需要加以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再次,小说评点研究“重白轻文”倾向非常严重。以近二十年的小说评点研究为例:580篇左右的期刊论文中,文言小说评点研究约40篇;320余种学位论文中,文言小说评点研究40种左右;而在近260部评点研究著作中,文言小说评点研究仅6部。其中除董玉洪《中国文言小说评点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5年)、林莹《文言小说评点研究及编年叙录》(博士后出站报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20年)等之外,大多是对《世说新语》《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评点的个案研究。复次,小说评点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方法虽有所拓展,但在整体上仍然受传统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格局的影响,对小说评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认识尚需进一步突出和彰显。最后,在小说评点研究中,对小说传播最具影响力的“文本批评”被忽略和淡化。有鉴于此,未来的小说评点研究或许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加强小说评点的理论研究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推进小说评点的理论研究:第一,拓宽思路,跳出小说评点研究的自身格局和狭隘范围,接续西方叙事理论和新批评等理论资源,在更高的理论视野中评价和阐释小说评点的内涵。尤其要加强叙事理论的本土化研究,所以,如何使叙事理论更切合小说评点之实际仍然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第二,加强对小说评点的形式研究,探讨小说评点的形式之源。厘清小说评点与传统经典注疏、章句之关系,小说评点与经义、八股之关系,小说评点与诗文、戏曲评点之关系,白话小说评点与文言小说评点之关系等,从而揭示小说评点独特的文体内涵及形成机制。第三,加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小说评点研究,广泛探讨小说评点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加强作为思想载体的小说评点研究,挖掘小说评点的思想意义,展现小说评点的思想文化属性。

  2.强化小说评点的历史研究

  小说评点的历史研究首要的是夯实基础,对小说评点史进行多视角、多类型的研究。如小说评点的编年史、小说评点的断代史、小说评点的分体史、小说评点的形态史、经典小说的评点史、“评改一体”的编创史等。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往小说评点研究中成果比较丰富的理论史和文法史,撰写系统的小说评点通史。而就当下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格局而言,更为紧迫的是从编年史、断代史和分体史做起。具体而言,编年史旨在勾勒小说评点的历史全貌,为小说评点史的撰写打好史料基础;断代史则以晚清民初的小说评点为对象,尤其是对最有特色的“报刊小说评点”进行专门的历史研究;而分体史重在弥补以往小说评点研究“重白轻文”的偏向,切实加强文言小说评点的研究,将文言小说评点纳入小说评点历史研究的整体框架之中。

  3.完善小说评点的基础研究

  小说评点的基础研究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故小说评点研究要得到发展,一些基础性的工作需要完善。第一,全面整理小说评点总目,编纂小说评点总目提要。总目的整理可以先分为“白话小说评点”“文言小说评点”和“报刊小说评点”三个领域分别梳理;提要的撰写以“评点”为核心,版本考证也要侧重于不同版本之间评点之源流。第二,全面梳理小说评点者的生平资料,编纂系统的小说评点者小传。在中国古代,小说评点者是一个职业性较强的批评群体,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书坊主及其周围的下层文人、小说评点者中的文人、“自评”的小说家和近代报刊小说评点的报人。这四类评点者各具特色,也有不同的评点宗旨。第三,系统梳理小说评点研究史。包括整理研究总目,梳理从古至今有关小说评点的评论和研究文献;选择其中最具特色、影响和价值的有关小说评点的评论和研究文本,编选贯通历代小说评点研究史的选本,展示小说评点研究的脉络、特色和成就。第四,进一步加强个案研究。在研究史的框架中寻找小说评点个案,或开拓、或补足、或重写,视角上要有所创新,史料上也要有所发现。第五,稀见小说评点本的整理。搜集稀见小说评点本,包括稿本、抄本、刻本等,所收之书应为海内外现存,但未经影印或整理出版,同时具有较高评点价值和版本价值的评点本。

 

  以上,笔者对20世纪以来的小说评点研究作了梳理和评析,并在反思研究史的基础上对小说评点研究的未来格局和领域提出了建议。由于20世纪以来小说评点研究的丰富复杂,笔者没有对研究史上的众多学术观点和学术争鸣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评价,而主要是就研究方法及研究的整体面貌对小说评点研究作了简要的回顾和分析,给出的建议也纯然是个人的思考。挂一漏万和评价不当处敬请方家同好多多指正。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范利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常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