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要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框架中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范畴和学理基础,结合生产力的质态结构,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新质生产力进行全面阐释。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遵循了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守正创新。只有不断深化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规律性认识,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才能在实践中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者刘元春,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上海200433)。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中阐明新质生产力的学理基础,是当前理论界的一个重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需要科学认识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时代背景,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所蕴含的科学内涵,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和实践要求,进而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实践,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形势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和国内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都对我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要求。站在“两个大局”的历史交汇期,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就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赢得发展主动权。
(一)生产力发展规律在新时代的最新表现形式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生产力已然不能满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需要,新技术的涌现已经汇聚起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磅礴动力,我国业已具备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环境和土壤,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是生产力发展规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最新表现形式。
(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选择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宣告,我们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构建新发展格局释放超大规模经济体发展潜力,带动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是我国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传统的以“量”为主要特征的生产力水平已无力破除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关键堵点。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急需一种以“量变”到“质优”为生成性逻辑的新的生产力质态,并通过创新驱动引领,实现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的过渡,以生产力的跃迁式发展填补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弱项,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三)“两个大局”下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深刻洞察
二、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传统生产力理论基础上,从质与量两个维度讨论生产力及其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术语革命与方法论革命。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新内涵,要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框架中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范畴和学理基础,结合生产力的质态结构,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新质生产力进行全面阐释。
(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框架中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学理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在理论建构意义上正式使用生产力概念,是在1845—1846年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命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生产力被视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本质代表着人类通过劳动对自然界进行利用和改造的能力。
(二)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术语革命与方法论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正是基于对新时代我国生产力发展实践的深刻认识和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理论范畴,是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矢”射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之“的”的生动体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术语革命与方法论革命。
作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意味着可以从质与量两个维度讨论生产力及其发展,使得高度抽象的生产力范畴变成更具可操作性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从量的角度来看,生产力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来剩余产品的增多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增加。在量变基础上,我们还需考察生产力的质态升级,也就是产品和部门的结构创新,以及社会生产力跃升带来的社会经济形态或社会发展阶段的更替。
(三)从生产力的质态结构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利用自然对象和自然力生产物质资料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质态结构,指构成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在质上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方式,包括微观质态结构和宏观质态结构。微观意义上的生产力的质的提升,更多体现在个人或企业层面生产能力的提升,是生产力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必要条件。而宏观意义上的生产力的质态升级会导致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总体跃升,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与更替。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技术不断发展,先进科学技术陆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促进生产力中的物质要素和人的要素的发展与升级。从微观层面看,具有巨大潜力的前沿技术和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首先会带来部分行业中局部生产力构成要素的变化,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而持久的变革。从宏观层面看,数字平台的出现带来了新型生产组织方式,将科学技术、劳动者与生产力中的物质要素有效结合,这种社会分工的深化带来了社会总劳动时间的节约、部门和产品的多样化以及社会总劳动范围的扩大,进而实现了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三、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一论述既遵循了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守正创新。我们要深化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规律性认识,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创新为基础
(二)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更强调生产力质态
(三)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根本遵循
四、在实践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提高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本领,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规律性认识,加强顶层设计,落实各项具体要求,在实践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二)加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顶层设计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核心要义在于实现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有机统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又要在实践中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准确把握其在国家战略总体布局中的定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根据当地资源禀赋确定重点发展方向,统筹布局规划,加强分类指导,持续提升执行政策和措施的针对性、准确性,确保人员、资金等生产要素有效集中到关键领域、重点方向。此外,还应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激发创新潜力。
(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探索
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下,国际科技和产业竞争正逐步向基础研究前移,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演进壮大都高度依赖基础研究的原创性突破。因此,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同时,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创新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
首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营造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社会生态,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举措,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缩短科技创新成果从产生到应用再到市场化推广的周期,最大限度发挥其经济价值。
其次,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强清洁能源研发、应用和推广,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全产业链优化,构建安全稳定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供应系统;加强先进绿色技术研发应用,统筹布局前瞻性重点专项技术攻关方向,加快推动形成一批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和代表性企业。同时,以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着力点,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升级。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
最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储备有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发挥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各展其长。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张天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