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4年第3期目录

2024-10-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摘  要:

关键词:

  ·特别关注·“世界中国学”专题 

  论“世界中国学” 

  摘要:建立“世界中国学”必将会对中国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引出有关“世界中国学”定义、性质、功能、研究范围、话语体系等理论问题的探讨。通过在全球背景下对这些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可知,“世界中国学”应以中华文明的知识总体为研究对象,聚焦中国知识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流通、消费和再生产,为人类的进步繁荣提供客观、公正、准确和符合中国实际的信息、资料和观念;其价值旨归是信息功能和教育功能,并为世界各地生产的中国知识提供评价的基本准则;其终极目标是为文明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 

  关键词:世界中国学 汉学 中国学 知识生产 

  作者顾明栋,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访问讲席教授(上海200240)。 

  全球化历程中的中国知识世界化——世界中国学的性质、特点与研究方法 

  摘要:世界中国学的历史表明,中国的知识、思想始终参与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世界性”是这一知识体系的本质特征。同时,它始终与中国自身的学术发展有着紧密的互动关系,这个过程既是中国学术世界化的过程,也是中国的学术参与世界新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中国文明的整体性和互鉴性是世界各国汉学家展开中国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们与世界各国汉学家展开对话,探究知识与学问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世界中国学 全球化 交流互鉴 学术史 

  作者张西平,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北京100083)。 

  百余年来欧美汉学家对中国美学的跨文化阐释 

  摘要:依据不同时期汉学家中国美学研究的特点,我们将百余年来欧美汉学家对中国美学的跨文化阐释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上半叶以欧洲汉学为主,重在揭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审美意识,是欧美汉学家中国美学研究的开创期。20世纪下半叶以北美汉学为主,开始出现研究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成果,可视为欧美汉学家中国美学研究的转型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很大变化,中国学者的加入极大促进了欧美汉学界学科意义上中国美学研究的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美学研究成果,内容涉及中国美学各个方面,可视为欧美汉学家中国美学研究的发展期。分阶段、分层次地讨论欧美汉学家的中国美学研究,可丰富中国美学的研究内容,突破仅仅在自身文化语境下研究中国美学的局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关键词:欧美汉学 中国美学 跨文化阐释 

  作者李庆本,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教授(杭州311121)。 

  ·热点聚焦· 

  “五个必须”:完善宏观经济治理的中国之治 

  摘要:“宏观经济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是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探索的重要突破。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体制不断完善、宏观经济治理能力逐步增强的关键原因,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善于认识和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把宏观经济治理建立在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上。“五个必须”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的长期积累,特别是对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理论探索的深化,是围绕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作出的理论回应。立足新征程,自觉并灵活运用经济规律,成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宏观经济治理的实践要求。 

  关键词:经济规律 新发展阶段 宏观经济治理 宏观经济调控 

  作者刘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与发展着力点 

  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要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框架中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范畴和学理基础,结合生产力的质态结构,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新质生产力进行全面阐释。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遵循了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守正创新。只有不断深化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规律性认识,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才能在实践中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者刘元春,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上海200433)。 

  ·对话与争鸣·家哲学研究 

  无家的哲学与想家的儒学 

  摘要:“家哲学”是近年来汉语学界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张祥龙批评西方文明的无家及其对现代中国的影响,提出以恢复儒“家”为救赎思路。海德格尔与奥托对于人之奇异的解释表明,哲学与信仰在其原本意义上的确无家。张祥龙视海德格尔为儒“家”复兴的重要对话者,其实,海德格尔的此在哲学在旨趣上与儒“家”思想相互迥异甚至矛盾。儒“家”的当代复兴总体上长于理论、伦理和情感的温暖化,短于社会制度和经济分析,对“家”之差序结构、制度压抑与代际矛盾问题缺乏足够关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提供了一个相反的角度,从另一端分析了父亲地位与家庭制度的社会规范和文明压抑功能。 

  关键词:家哲学 张祥龙 救赎 压抑 

  作者陈建洪,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珠海519082)。 

  重新理解中国文明中的“家” 

  摘要:近年来,学术界开始重新理解中国文明中的“家”。这是因为,在晚清民初,随着中国的现代转型,家国结构、人伦关系、家庭道德全面解体、重组。而经历百年之后,中国文明传统中的“家”最基本的要素,即以父子、夫妇为基础的家庭模式与以孝为基础的家庭道德,在现代中国仍然是支配性的。当代学术研究“家”与“孝”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从现代哲学的角度出发,讨论“家哲学”;二是从传统经典出发,理解中国人伦关系、家庭关系的古今之变。这些不同的进路,融汇成为当代学术重新寻找“家”的潮流。 

  关键词:家 孝 家哲学 人伦 

  作者陈壁生,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100084)。 

  ·学科反思· 

  分子水平的经济行为决策机制——遗传经济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摘要:作为一门融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遗传经济学专注于在基因水平上揭示个体经济行为决策的底层逻辑,以基因作为衡量“偏好”的物质基础。遗传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21世纪生物科学理论与技术的进步,通过研究基因与经济决策之间的关联性,遗传经济学有望揭示个体差异在决策中的作用,为人类行为的个性化研究提供新的维度。 

  关键词:遗传经济学 基因经济学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孟德尔随机化 

  作者朱晨,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100083)。 

  当代中国法律人类学研究评述 

  摘要:针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调研工作是法律人类学的立学之本。当代中国法律人类学在法律民族志研究、学科体系化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按照研究对象、研究进路、研究方法以及与国外的互动关系等主要指标或要素可以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恢复与重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崛起与振兴阶段:21世纪00年代;拓展与深化阶段:21世纪10年代以来。从规模、学科、区域、议题、国际化等五个方面来看,当代中国法律人类学有着显著的发展特点,同时也存在着若干不足之处,缺少对世界法律人类学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展望未来,中国法律人类学研究在对内与对外两个方面,均有着诸多可以继续着力的方向。 

  关键词:法治中国 法律人类学 法律民族志 习惯法 

  作者王伟臣,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上海200083)。 

  ·方法与范式· 

  经济学中的“严谨性”与“相关性”之争: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摘要: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降,针对经济学的典型批判和论争基本上基于一种“权衡预设”展开——过度追求经济学的逻辑“严谨性”以至于牺牲了现实“相关性”,应当在二者之间寻求正确的权衡。对20世纪初经济学学科正式创建以来的经济思想史考察发现,经济学中的“严谨性”与“相关性”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内在统一—潜在分化—公开对立—持续割裂的演化,在此过程中,对“严谨性”的理解出现了“经验严谨性”向“数学严谨性”的转向,由此产生了流行的“权衡预设”。鉴于这种转变并非一个自然而然的先天注定的演进过程,经济学亟需破除当今单一狭隘的“数学严谨性”标准,摆脱传统的“权衡预设”陷阱,秉承方法论多元主义,真正实现“严谨性”与“相关性”的统一。 

  关键词:严谨性 相关性 数学严谨性 经验严谨性 方法论多元主义 

  作者李黎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任维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集体传记法在国际组织研究中的应用——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群体为例 

  摘要:准确识别国际组织负责人潜质和成长路径特征,是有计划培养和成功推送国际组织人才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当前,相关研究缺乏方法路径创新,而引入集体传记法能够分析相关群体及其与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相互影响。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例,该组织是助力发展中国家教育、科技、文化事业进步的专门机构,运用集体传记法对其总干事群体进行分析,能够清晰勾勒出这一群体的典型画像、职业成长路径及变化趋势,有利于开拓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视野与思路,为发展中国家有效识别、培养相关国际组织负责人提供更多参考。当然,集体传记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研究者在诠释群体特征及其与社会深层次互动时应谨慎行事。 

  关键词:集体传记法 国际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 职业生涯 

  作者王中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部副研究员(上海200032);胡啸天,上海海关学院党校工作部(继续教育部)讲师(上海201204)。 

  ·学术评论· 

  社会学视域下的中西概念、理论比较 

  “伦”与“规范”的中西观照 

  摘要:建构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离不开本土概念和西方概念的相互比较与观照。古典群学中的“伦”和西方社会学中的“规范”这两个基础性概念也具有比较和观照的可能。“伦”与“规范”都要确立与人群类属相符的关系原则,从而引导或制约人的社会行为。一方面,两者互有区分,“伦”最初源于“人情”,主要表现为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等特殊主义属性,而“规范”主要依据“理性”,具有普遍主义立场。另一方面,两者具有互补性,“伦”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朝向普遍主义方向迈进的秉性,从而实现它与作为普遍主义的“规范”的观照,而“规范”则要通过“伦”的道德情感来弥补工具理性和个人主义的不足。“伦”是中华文明特质和传承的体现,有助于增强中国社会学话语的世界影响力。 

  关键词:伦 规范 群学 中西观照 

  作者高和荣,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厦门361005)。 

  亲密关系:伦理需求抑或社会交换——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分析 

  摘要:亲密关系的模式比较是中西文化的社会关系比较的核心问题。黄光国的“人情与面子”理论模型提出了“情感”与“工具”的“混合性”问题,与其后泽利泽关于“亲密关系的购买”研究的问题取向有异曲同工之处,但黄光国在其模型中提及的“需求法则”相当程度上被后续研究忽略了。以家庭主义血缘和拟血缘为中心的“深度感情关系”,一定程度上延续了“需求法则”的研究传统。三者的比较,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亲密关系模式的突出差异。个体主义文化认知始终预设了情感与工具的二元分离,这种价值层面的二分在实践中促成了情感与工具两个要素之间的混合性交换互惠。家庭主义的“伦理本位”文化模式,趋于形成情感与工具在价值与实践双重层面的高度融合,其伦理责任观始终突出情义优先的“需求法则”。 

  关键词:亲密关系 家庭主义 个体主义 需求法则 社会交换论 

  作者沈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南京210023)。 

  中西法律比较视野下的“情理” 

  摘要:从法律史的视角出发,对“情理”与“法律形式主义”、“司法衡平理性”和“法律现实主义”的比较显示,“情理”逻辑下的司法过程不仅不同于法律形式主义所主张的对于法律文本的三段论适用,也在根本上区别于普通法传统的衡平推理。法律现实主义发现了司法过程中的情感、性格、习惯等非理性因素,进而将这些因素或视为外在于理想司法过程的干扰因素,或认为其必须转换为更高层面的法律理性。与此不同,中国传统司法中的“情理”逻辑则在根本上承认了这些因素存在于审判过程中的合理性和重要性。作为整体认识世界方式和最高目标的“情理”是传统中国司法与西方司法的关键区别,中西司法审判的差异恰恰也同时揭示了社会整体层面的中西差异。 

  关键词:中国传统司法 情理 法律形式主义 衡平司法 法律现实主义 

  作者凌鹏,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唐睿清,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北京100871) 

  早期中国研究中的文明阶段论评析 

  摘要:文明论的整体框架涵盖文明阶段论与文明类型论等方面。有关早期中国文明的演变历程和阶段划分,古说有以三代为中心的三阶段说和皇帝王霸四阶段说,今说包括从三阶段到六阶段的不同分法。通过对参哲学、思想史领域之说和考古学、人类学领域之说,可见古今诸说的异同和特色。关键在于,保持“三代”作为一个完整的文明阶段论概念。与此相对,巫文化延续性、殷周之际变革的意义更适合置于文明类型论的背景来看。文明阶段论的划分标准至少包括两点:精神层面(天人关系)和制度层面(政教制度)。对早期中国文明及其各基本阶段的系统考察,有助于理解中国之为中国、文明之为文明。 

  关键词:文明阶段 文明类型 三代 天人关系 政教制度 

  作者赖区平,中山大学哲学系暨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副教授(广州510275)。 

  从“发展”到“全球发展”:理念与逻辑的演变 

  摘要:发展研究力图基于西方社会变迁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转型和发展的政策方案,但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结构主义发展理论、依附理论等尝试考察发展中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真实处境,虽然其政策主张没有能够帮助拉美国家寻找到经济持续增长的路径,但对结构的关注促成了人们对世界体系整体特征的思考,使得全球发展理念逐渐形成,并体现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工作议程之中。当下,全球化进程遭遇严峻挑战,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严重偏离既设目标,表明全球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探索构建“广义发展研究”的知识框架,将西方社会变迁和知识生产过程纳入研究视野,突破西方—非西方的二元逻辑对立,促进发展知识的转型和创新。 

  关键词:发展 全球发展 发展研究 全球发展治理 

  作者徐天祥,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高明,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昆明650221)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苏威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