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实验室建设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

2024-08-19 作者:于文轩 吴泳钊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4年第2期P40—P44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摘  要:在新文科背景下,传统的文科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式、方法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文科实验室应运而生。文科实验室通过文、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利用数字信息手段通过大数据、仿真、模拟和实验等研究方法,变革传统文科教学和研究范式,以高效和低成本的方式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循环,推动文科研究范式的变革。文科实验室建设为公共管理学科的科研、教学与实践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可望成为全面激活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新动力。

关键词:新文科;文科实验室;跨学科发展;公共管理学

作者于文轩,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吴泳钊,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厦门361005)

  2020年11月3日,在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奔腾而至,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需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新文科强调传统人文社科专业要引入科技和信息技术、推动理工农医多学科交叉融合,面向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向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解决传统人文社科学科理论脱离实践、教学和实践脱节、教学和研究方法陈旧等问题。2023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指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的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合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在这个背景下,传统文科专业不进行全面改革是没有出路的。作为新文科建设试验田的文科实验室建设被寄予厚望,肩负“提供技术支撑,丰富文科研究范式”“推动理论与实践累进式发展”“开展多学科协同和文科交叉创新”“推动人才培养方式变革”和“提升研究决策支持能力”五大使命。那么,公共管理为什么要建设文科实验室?发展文科实验室对公共管理“新文科”建设具有哪些意义? 

  一、公共管理学建设文科实验室的必要性 

  公共管理文科实验室是公共管理学转向“新文科”的重要载体。从学科发展来看,公共管理学不再是传统政治学的分支学科,而是越来越走向多学科交叉、实证主义和定量研究的研究路径。就学科教育需求而言,公共管理学不再“坐而论道”,需要培养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公共管理人才。在人工智能颠覆性影响的背景下,公共管理学需要整合新技术来应对新挑战。 

  (一)适应公共管理学科新发展的需要 

  公共管理学已经超越了传统政治学范畴,更加贴近国家战略需求,强调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应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公共管理学得到系统恢复和发展,经历了强调引进和吸收西方理论的第一代公共管理学。随着研究领域的拓展,公共管理学不再局限于理论层面的讨论,更加关注真实世界的治理问题,形成强调了解真实世界的第二代公共管理学。随着学科发展深化,中国公共管理学逐渐重视研究方法的科学使用,形成了强调采用更加严谨和系统的研究方法来提高研究质量的第三代公共管理学。当前,公共管理学已经形成了强调多学科交叉,强调教学和理论研究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的第四代公共管理学,高度重视实证主义和定量研究方法论,注重研究的可验证性、可重复性以及客观性。 

  现代社会风险的复杂性让公共管理学亟需超越传统的单一学科生产模式。单一学科的方法论容易导致研究者对政策问题的多维性及复杂性视而不见,限制了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进而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孕育与发展。鉴于现代社会治理的复杂性日益增强,迫切需要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与方法论来应对这些挑战。因此,公共管理需要借助文科实验室来推动知识融合和创新。 

  (二)培养公共管理学科人才的需要 

  当前,公共管理学科教育不再是“坐而论道”。公共管理学研究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理论探讨阶段,必须让学生深入实际的田野世界,研究治理活动的“真问题”。一方面,公共管理的教育需要对传统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使其更加聚焦于实际应用,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公共管理情境。另一方面,公共管理研究者需要紧密关注公共管理的问题和挑战,并与公共管理的实践者紧密交流与合作,避免实践探索成为没有理论基础的“无源之水”,防止理论创新沦为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在学术界与业界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才能共同推动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和创新。另外,当前公共管理要向“新文科”转型,就需要在文科实验室的基础上,融合数据科学、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培养能够有效应对复杂公共问题、适应技术发展和社会变迁的新时代公共管理人才。 

  (三)应对人工智能颠覆性影响的需要 

  在“AI for Science”引领的“第五范式”科研时代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的学科转型成为重要课题。一方面,随着计算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五研究范式的兴起,公共管理学领域的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学科边界及研究主题等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另一方面,计算社会科学的崛起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整合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特别是面对人工智能颠覆性技术的影响,公共管理学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转变为智治时代的新文科。 

  二、发展文科实验室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影响 

  发展文科实验室,可以为公共管理学的科研、教学和实践带来全面而深远的影响。 

  (一)打开多学科交叉研究“新视野” 

   文科实验室借鉴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更敏锐地发现新问题,丰富公共管理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新的研究方向。一方面,引入计算科学的文科实验室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分析巨量的公共数据,以预测和解决公共问题。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是一个运用人工智能的跨学科文科实验室,他们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社区治理问题。实验室旗下的政策实验项目“少数族裔生存数据”探索消除种族歧视和提高黑人社区的权利和福祉。另一个实验室项目“承诺跟踪”根据公民习惯开发了一种在线工具,使公民能够监控并评估政府承诺的履行。另一方面,文科实验室还能够将以往容易忽视的“地域”特征带回公共管理学。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建设的“数字人文实验室”通过地图可视化犯罪数据,可提供直观的社区犯罪动态。该实验室一方面面向研究人员提供犯罪地图,通过公开洛杉矶各社区犯罪统计信息,鼓励相关研究人员共同参与洛杉矶犯罪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面向公职人员提供政策地图,政策地图集成并可视化呈现大量人口、房产、犯罪等数据,助力当地公共部门提升行政效率。 

  (二)创设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途径” 

   在公共管理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主要是理论研究者和公共行政实务者分属于不同群体,负责不同工作。理论研究者通常专注于学术理论研究,大多数理论研究者只能通过调研的方式间接地认识田野世界,而实务者则致力于解决具体问题,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视野局限。对此,公共管理文科实验室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途径”,既能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际管理情境,又能针对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具体而言,公共管理文科实验室为公共管理学引入计算社会科学、心理实验、数据科学,推动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强了公共管理实践选择的多元性。以社会计算科学为例,2009年Lazer等15位学者在Science上发表“计算社会科学”(CSS)的观点文章,强调了CSS通过跨学科知识和数理统计模型来分析语言、位置、图像和视频等多元数据,增进社会科学家对复杂社会现象的理解,从而在风险评估、风险防范中取得新进展。这表明,公共管理文科实验室为公共管理迈向新文科提供理论与实践累进式互动的发展机遇。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动态交互过程,深化和创新公共管理的学术研究,有助于寻觅和发展中国特色公共管理理论。 

  (三)提供实证研究的“新平台” 

   公共管理文科实验室有助于研究者从传统的“观察”或“询问”的调查,向更为深入的行为和决策等实验研究转变。这种研究超越了对研究对象的现象描述和意义转译,转向关于个体及群体的实证层面的系统性研究。一方面,公共管理文科实验室通过实验研究、行为分析和心理测量,有助于研究者更理解决策行为和社会互动。例如由哈佛大学创建的行为洞察小组,是世界知名的助推研究实验中心,利用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改进公共健康的推广策略,推动了行为公共管理的发展。另一方面,借助AI和模拟仿真等技术,文科实验室可以为研究者制造出“虚实结合”的研究环境。借助AI虚拟仿真技术,文科实验室能再现复杂的研究场景,构建富有沉浸感的虚拟场景,为实践中的访谈、实地研究乃至实验研究提供逼真的预演环境。AI虚拟仿真技术也能模拟突发事件或重大活动的应对过程,使研究人员得以在预设环境中进行决策研究,有助于他们更准确地预见和理解各种可能的现实情境。 

  (四)拓展公共管理学科培养的“新手段” 

   公共管理文科实验室分别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学生实践”三个方面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出丰富新颖的教学手段。首先,文科实验室能提供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提升公共管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文科实验室拥有大量的在线课程、电子书籍和多媒体内容,这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也方便了学生及时获取更丰富的学习材料。尤其在当今信息飞速更新的数字时代,文科实验室通过丰富的真实案例和多元的教育内容,助推公共管理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其次,文科实验室能够鼓励教师尝试和开发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文科实验室设计和模拟公共服务提供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公共管理的理解。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提供了一个名为“公共政策挑战”的竞赛。学生需要围绕一个具体的公共政策问题,形成团队,提出并实施解决方案。实验室邀请不同专业学生参与到公共政策的模拟决策过程中,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选择政策制定者、分析师、利益相关者等角色。在模拟政策过程时,学生们可以自由地讨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模拟选举、投票等方式来决定政策。最后,公共管理文科实验室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与本地社区合作,全面提升未来公共管理者的决策和实践能力。学生可以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通过实践来提高公共管理专业素质。例如,“贝克社会影响和创新中心”与乔治城大学实验室合作,通过公司提供的数据、技术工具和地方社区提供的参与机会,学生可以参与社区规划、公共服务提供、社区发展等实际项目。 

  (五)为政府决策科学化提供“新思路” 

  公共管理文科实验室可以开展政策试验、深入理解社会问题,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推动公共决策过程的革新和优化。 

  从对社会问题的洞察上看,公共管理文科实验室能够助推政府多维度深入理解公共管理世界。例如,借助心理学的知识,可以理解政策受众对于某个问题的认知和态度;利用计算社会科学,可以量化社会问题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借助地理信息科学,可以分析出空间位置对政策目标的影响。所以,公共管理文科实验室所崇尚的多学科知识融合,不仅是对学科发展有所裨益,更有助于政府深入探究社会问题的根源。荷兰的行为洞察团队就将关于“助推理论”的成果推向了政府决策层面。在青少年犯罪问题上,洞察团队发现青少年违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认知和判断能力不成熟。基于这一认识,团队帮助政府设计出既能最大限度保护青少年,又不会过度惩罚他们的预防和干预策略,这对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极为有效。 

  从公共政策的制定上看,文科实验室可以为政府决策开展政策制定、试验、监测和评估。文科实验室能提供一个因素可控的环境,让公共管理学者开展实验研究,模拟和试验各类政策的效果。这种在受控环境下的模拟试验,能够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准确地理解政策效果,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纽约市的“市长数据分析办公室”运用大数据和分析工具,曾通过分析过去的火灾记录、建筑信息和其他相关数据,帮助纽约市消防局预测火灾、阻断风险。 

  总结与讨论 

  当前,文科实验室建设已经成为热潮,然而关于“为何而建”以及“如何建设”的讨论相对缺乏,而这又恰恰是把握“新文科”发展方向的重要锚点。因此,公共管理文科实验室可以引领公共管理学实现新发展。 

   “新视野”是基于多学科的研究工具,为公共管理学研究打开拓宽研究领域,发现新的研究切入点,有助于扩展学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新途径”为公共管理新文科建设探索出一条理论创新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公共管理文科实验室既能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际管理情境,又能针对实践中的“真问题”集交叉学科之所长,攻坚重大治理难题。公共管理文科实验室作为实证研究的“新平台”,一方面运用了自然科学实验室的因果识别研究,能够着重研究实验室对象的“行为”与“决策”属性。另一方面,文科实验室又以数字孪生、行为实验、模拟仿真等方式,为研究提供观察“窗口”,是公共管理学向实证研究深化的重要依托。“新手段”提供了丰富的公共管理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这些贴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手段适应新文科建设要求,与公共管理的综合性学科特征高度契合。“新思路”是在政府决策科学化的站位上强调公共管理学科从实践中来,最终还是要回到实践之中,为社会治理赋能。因此,公共管理文科实验室助推政府决策科学化,既是文科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产出面向,也是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使命。 

  尽管文科实验室与公共管理学科的融合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但其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例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设备和系统的采购和更新、传统人文社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出来的研究和教学人员对新研究和教学范式的不适和抵制、跨学科的合作带来的团队协调和资源配置的挑战等。对此,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体系需要在理念、体制、机制、方法上开展系统性创新。公共管理学科的领先科研和教学机构及学者有责任先行先试,探索建立可以被推广和复制的公共管理新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最佳实践。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刘倩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苏威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