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形成的将人的自我意识和能力在社会生活中转化的过程,体现为人的发展与文化生命体的实践创造,反映人类生存发展和精神生活的历史变革与演进,表征文化积极合理的要素与人类社会进步程度。作为中华文明、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融合而成的新的生命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既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精髓,又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要承担的新的文化使命的核心所在。今天,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理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逻辑,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历史观和新文明观阐明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逻辑、文化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和文化体用贯通的实践逻辑,运用“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境界。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刻理解其中包含的丰富的原理性理论与方法论原则,彰显其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的导向作用。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强调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调把握文化发展的本来,赋予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思想以时代内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刻彰显了文化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的基因,着力赓续中华文脉,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由此推陈出新,谱写当代华章,在创新发展中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以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相对于“第一个结合”侧重于彰显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生命力而言,“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生动力。作为一种科学方法,“两个结合”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宣传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新闻舆论、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国际传播等各方面工作,指明了科学路径。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归纳将传统文明转换为现代文明的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彰显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支撑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全面深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更好集聚人才和智力资源,形成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提高人们的品质、体质、智能和潜能,实现中华民族“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促进全体人民精神共同富裕,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明确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开放式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文化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其“体”以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个结合”,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更好满足人民高质量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基础性、原则性内容。其“用”体现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出更多与信息化时代相匹配的文化精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打造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为有机组成部分。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切实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用不离的方法。今天,我们要深入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以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全球文明对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阐明植根于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吸吮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养分,凝聚着14亿多人民奋斗伟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和创新图景中所彰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特质。以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使与时偕行的中华文明不断汲取时代精华,积极回应世界文化发展的内在需要,表明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必将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塑造中华文明新辉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根基,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文化选择,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资源与基本内涵
中华文明是华夏各族文明“多元一体”汇合而成的,经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多年来碰撞与交融,至近代以来逐渐向工业文明过渡,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变革中探索,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发展,奠定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 在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有容乃大的中华文明与古为新,在遭受西方文明冲击的过程中展现顽强的韧性,赓续血脉并焕发勃勃生机。以中华文明的历史传统为源,以中华民族的实践创造为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彰显了人类新文明的内在规定性,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定世界历史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文明发展的规律。
中华文明在历史上从未中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是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共同缔造的文化生命体,体现了各民族在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集体意识。中华文明具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五千多年来弦歌不断,反映了人民群众奋斗和探索的生活实景以及浸润其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到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形成了以儒释道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体系,是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们代有传承的精神实在,并演化为书法、绘画、诗词、戏曲、茶道等艺术表现形式,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实际促进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构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底色。
通常认为,人类文明史大致经历了文明发展的四次重大变迁。第一次发生在约250万年前,“人猿相揖别”,人类开始制作和使用劳动工具,自觉开始使自然人化的过程;第二次发生在约1万年前,人类从采集食物转向种植,开始农业生产实践;第三次发生在200多年前,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开始发展机器化大生产;第四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进入知识生产和消费阶段,生产生活具有越来越强的智能化特征。上述过程大体表现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乃至智能时代的变迁。其中,伴随现代文明的人的生成凸显了主体性特征,体现为思想发展与文明创造。现代思想家所言的“现代的大工业城市”不同于以往“自然形成的城市”,是在商业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等过程中形成的,进而带来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面更新。“因此,现代社会发展过程即现代化过程,实质上是16世纪以来尤其是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动力所引起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转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全面变革的过程,是新的文明形成的过程。”在现代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反映了从资本逻辑到劳动逻辑的转向,展现了现代化的新路径及其内蕴的文明新形态。
“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国家的形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体现为生产发展、社会分工、城市兴起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文明标准:城市、阶级、王权和国家。二里头文化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良渚文化表明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实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要继承中华文明的古代传统,而且要继承近代传统。正如冯契所言:“我们有五千年民族文化传统,这是足以自豪和需要批判地加以继承的,但是,构成当代人直接精神背景的,却不是原封不动的古代传统。古代文化中那些在当代仍然有生命力的东西,大多是经过近代历史的筛选,并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形的东西。所以,批判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问题,首先应该注意的是自1840年以来一百余年间(主要是20世纪)形成的近代传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历史文化传承而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变革中接续创造而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成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伟力,超越了资本主义的文明限度,成为中华文明复兴的实践确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体现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明创造,符合世界历史走向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走势,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彰显了守正创新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包括促进新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激发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的精神文明,诉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文明,由此构成一个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基本结构,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标识性概念,是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关键范畴,涵盖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的物质条件、价值观念、治理体系以及现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科学素养和精神状态。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价值目的,现代生产之所以推动社会进步,关键在于为人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在马克思看来,“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为此,必须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但资本逻辑造成人的发展的单向度化乃至畸形化,使人在劳动中与其类本质相异化,因而实现现代文明的转型成为满足人的需要的重要举措。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发展是现代化的基础,精神文明体现了人们在文化实践中产生的现实的物质力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自我,表明文化建设在治国理政中具有突出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具体化,逐渐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形式,形成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展现其生命存在的内在价值与不竭动力的自我意识,是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之所以能够在精神上实现由被动转为主动的文化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阐明中华文明的历史规定和现实特质,展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价值。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体性内容。作为古人类发祥地之一,中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在演进历程中不断融入新的文明因素。“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个文化生命体取精用宏的过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现代激活,而且在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过程中体现科学理性精神。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文化形式彰显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努力使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屹立于世界,破除古今中西之争的观念壁垒,以文明交流互鉴的思路开启体现世界精神的新文明。在这个意义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体现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新文明,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历史意义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创造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所体现的制度优势和文化优势,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着眼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在强大的物质基础上实现文明更新,以自立自信的精神气度和开放包容的文化姿态面向未来,反映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必要性,蕴含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价值诉求。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遵循“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马克思深入研究了亚细亚所有制、古代所有制、日耳曼所有制等前现代社会,分析了印度、中国与俄国村社的发展,指出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在经济学—哲学研究中将现代社会发展及其超越作为其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议题。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中国有识之士面对“被命于物质之下”的西方文明和“衰颓于静止之中”的东方文明而选择的“第三新文明”。“马克思论述欧洲现代化的重要之处,在于他没有把欧洲的现代化归因于工业革命和技术变革……而是认为技术的变化与革新乃是由社会制度、习俗和社会行为的变化所引起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使中华文明实现了现代转型,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生动力。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变革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使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明确的文化支撑,形成了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形态。中华文明的海外传播历史悠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受到世界关注,盛唐时代尤其如此,至今流传着阿倍仲麻吕入唐留学并与当时很多诗人相交甚笃等佳话。古代丝绸之路开通到中亚、巴比伦、缅甸、印度,为沿线各国人士津津乐道。启蒙运动以前,一些欧洲哲学家在中国思想中“发现了一个新的道德和物质的世界”,感到对中国“应该赞美、应该惭愧,尤其应该效仿”。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历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涤除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过时的观念、陈旧的制度、落后的习俗,使之走向现代,使“郁郁乎文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别开生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实践转化,成为一种新的生命体,使人们陶冶情操、塑造文明,在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过程中推陈出新,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观念前提。
中华文明的实践创造体现了世界视野,体现了兼容并包的文化气度,也不断使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严复先生所谓“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实则一种体现时代局限性的文化现象,“好古而忽今”非“中之人”所独有,无视时代发展大势而沉浸于古典学典籍中论证某种形而上的可能性,都是超历史的思维方式,“今以胜古”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体现了历史发展规律,亦非“西之人”所独有。今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会停留于西方古典学论证的某种观念框架,而应着眼于解决时代问题的文明更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就要建设符合“社会的人类”需要的“人类的社会”,完善其中的文明秩序,将新的文化生命体的总体性生成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实践中。
现代社会发展具有世界历史性特征,这是随着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的形成而产生的,不同民族的历史性实践都融入世界体系,普遍交往冲破了国家和民族的限制,在消解往日传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新的传统。西方现代性不仅反映了资本逻辑的悖谬,而且造成了不平等的世界格局。改变这种不平等的格局,必须具有一种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世界历史视野,使不同民族在世界历史进程中面对共同的难题,实现共同发展,由此解决复杂而深刻的现代性问题。这需要一种世界主义的发展格局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对话意识,使文明的发展促进时代的进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是要在世界历史视野中实现文化的“涵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大历史观审视文明交往过程,以开放包容的文明观促进对话和合作,为解决当今全球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今天,我们要将在遵循现代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经过百余年创造性探索形成的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在归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过程中彰显其实践逻辑,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现代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涉及社会生活的全方位变化。当一个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就越强,对实现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越丰富越具体,对理论研究所要解决问题的现实诉求就越强烈,对体现时代精神的原理和方法的运用就越自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要引导人们形成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现代思想观念,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今天,文化创意产业、数字经济、动漫文化等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文化业态,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媒体等不断创新文化表达方式,人们开始创造数字文明。青年是智能时代的主要生产者和消费者,主要从事以智识为基础的工作,因而反映现代化发展的风向标。为青年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自我创造条件,反映了面向未来的文明创造及其时代价值。
新时代新征程,以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激励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探究中华文明传承发展规律,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禀赋,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立德化民、兼爱尚同、刚毅坚卓、自强不息的智慧和境界,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和网络文化建设,发展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精神期待,更好发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优势,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创造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时代风采和世界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人类文化发展是一幅交相辉映的历史画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塑造的,具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明确的哲学内涵,体现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文明史意义。这种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创造秉持胸怀天下的世界意识,以为人类增福祉、为世界谋大同的文化境界审视和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突出问题,批判现代西方文明误区,塑造崭新的现代文明格局,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彰显了面向未来的世界文明发展的精神境界。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莫斌